•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聯合國糖尿病日——甜蜜殺手知多少?

    2016年11月14日,是第10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它的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是由于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已成為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它對人體的危害僅次于癌癥,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2015年,全球有500萬人死于糖尿病,而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疾造成的死亡人數分別是150萬、150萬和60萬。

    我國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近年來患病人數一直保持迅速上升的趨勢,2015年底的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成人患者已超過1億,約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6.4%,接近我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糖尿病同時也是全球最受關注的疾病之一,2015年全球糖尿病醫療保健支出總額為6730億美元,預計至2040年增長至8020億美元。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是加拿大生理學家、外科醫師班廷的生日,他與貝斯特等一同從動物胰腺中提取出了可供臨床應用的胰島素,因此獲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后來又第一次使用胰島素治療,成功挽救了一位糖尿病患兒的生命,為臨床治療糖尿病作出了巨大貢獻。胰島素的發現和胰島素的合成,使眾多繼發性糖尿病患者獲得了生存機會,也為胰島素抵抗等理論的提出奠定了生物學基礎,成為永遠值得紀念的醫學發現。

    為了紀念班廷的功績,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把每年的全美糖尿病最高獎項命名為班廷獎;而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聯合發起世界糖尿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在這一天廣泛開展糖尿病宣傳、教育和防治工作,以推動國際糖尿病防治事業的開展,將其定為每年11月14日來紀念這位“胰島素之父”。

    2006年底聯合國通過決議,從2007年起,將“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將專家、學術行為上升為各國的政府行為,促使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強對糖尿病的宣傳教育、防治和監測,提高對糖尿病的認識,更加關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加強對糖尿病預防措施、治療手段的研究,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同時,還將藍環標志定為聯合國糖尿病日的標志,象征著糖尿病的世界性,號召世界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抗擊糖尿病。

    糖尿病和并發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如果有糖尿病癥狀如口渴、多飲、疲乏無力等臨床表現,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即可被診斷為糖尿病。如果單次血糖達到糖尿病標準,但患者無任何癥狀,則需要在不同時間重復一次血糖檢查。如果有兩次血糖值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即可被診斷。

    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后,應進一步明確糖尿病的類型和有否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的類型一般分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繼發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常見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最主要的糖尿病類型,在成年糖尿病患者中約占九成。

    糖尿病目前仍然是一種尚未被醫學界攻克的疾病,人類還沒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保持健康生活習慣而獲得長期的良好控制。因此,降糖藥物不能隨便減量或停藥,如果要調整藥物劑量,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相信“食療”、“偏方”,而拒絕藥物治療。

    在大多數國家,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是造成人們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仍處于未被診斷而不自知的狀態,由于他們并不知道自己何時開始有糖尿病,其中有些人一經確診就已經有多種糖尿病并發癥。

    糖尿病并發癥通常影響到多個系統,如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腎臟、腦、眼底等多個系統或臟器,例如視網膜病變導致視物模糊不清甚至失明、心腦血管病變導致腦梗及冠心病、腎臟病變導致尿毒癥和腎衰、神經系統病變導致感覺異常等等。最為人熟知的“糖尿病足”,就是由血管和神經病變共同導致的,患者會出現潰瘍、感染、骨髓炎、關節病等癥狀,嚴重的需要截肢。

    眾所周知,健康生活方式和堅持體育鍛煉可以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其實,對于已經確診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堅持做到這些,再加上藥物治療,也可以延緩、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戒煙戒酒也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吸煙會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升高血糖,增加胰島的負擔。煙酒都對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加劇糖尿病并發血管病變的危險。

    飲食與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與生活方式最為密切的慢性病,促進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對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發揮著重要作用。

    很多人認為,只要不吃糖、少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了,這是一種典型的誤解。糖尿病的發生主要與代謝異常有關,與吃糖并沒有絕對的因果關系。吃糖太多會引起肥胖,而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幾率顯著高于一般人,因為過度堆積的脂肪容易引發胰島素抵抗,造成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引發2型糖尿病。從這一方面來看,吃糖確實導致糖尿病的發病幾率增加,但就算不吃糖,如果煎炸食品、大魚大肉吃得太歡,糖尿病一樣會找上門。因此,合理的飲食計劃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基本措施,飲食控制的基本原則是: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少吃多餐,多吃蔬菜、粗糧,少吃肉類、精米白面,控制脂肪和糖的攝入。

    然而,雖然糖尿病的發病與肥胖密切相關,卻不意味著只有胖子會得糖尿病哦,體型正常的人也一樣需要密切關注自身健康指標,定期體檢,保持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據調查,約有一半中國人處于“糖尿病前期狀態”,也就是空腹血糖或糖耐量檢查結果偏高,但還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一人群有很大的風險在未來罹患糖尿病。

    除了飲食,適當的運動也是預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美國糖尿病協會推薦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至少150分鐘的運動。

    2型糖尿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但并不是單基因遺傳,而是具有高度的遺傳異質性和復雜的環境危險因素。因此,不要誤以為家族中有多位糖尿病患者,自己就一定會患糖尿病。即使攜帶有糖尿病易感基因,通過后天的努力也完全可以預防它。

    • 發表于 2016-11-11 00:00
    • 閱讀 ( 78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