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有些人卻對此感到擔憂,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喝可樂會導致骨質疏松。那么,到底什么是骨質疏松?導致骨質疏松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喝可樂真的會導致骨質疏松嗎?預防骨質疏松該怎么做呢?

什么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減少,骨質量受損及骨強度降低,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
骨質疏松癥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下面主要涉及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導致骨質疏松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骨質疏松癥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響。
先天因素指種族、性別、年齡及家族史;
后天因素包括藥物、疾病、營養及生活方式等[2]。其中,營養在骨質疏松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已知有鈣、維生素D、蛋白質和能量,還有磷、鎂和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C和維生素K等都與骨骼健康有關[3]。
此外,吸煙、過量飲酒、攝入過多的咖啡、碳酸飲料、食鹽等也是影響骨質疏松癥的膳食危險因素[4]。
喝可樂會導致骨質疏松嗎?
可樂中與骨質疏松相關的成分主要是磷酸和咖啡因。
磷酸:
磷酸是可樂酸味的來源。其中,磷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它與鈣一樣,都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
有研究認為,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磷,可損害鈣磷的平衡機制,從而不利于骨代謝和骨質疏松的防治。
特別是對于敏感人群,如生長發育期的年輕人和對鈣的吸收和存留功能減退的老年人,攝入高磷飲食可能引起低鈣血癥和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而促進骨吸收,加速骨丟失,使骨量減少,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成為骨質疏松的誘因。
事實上,對于18-49歲的成人來說,每天磷的推薦攝入量是720毫克,最高不超過3500毫克(即“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值)[5]。
而1罐可樂(330毫升)中含磷33毫克[6],只占到一天磷推薦攝入量的4.6%,而且和最高攝入量3500毫克相差100多倍。另外,1罐可樂中磷的含量還不如喝100毫升牛奶(73毫克磷),或吃1兩瘦豬肉(95毫克磷),或吃1兩豆腐(60毫克磷),或吃1個雞蛋(65克磷)來得多。
咖啡因:
除了磷,咖啡因也是影響鈣吸收的重要因素。
咖啡因屬于一類名為甲基黃嘌呤的化學物質,它通常存在于咖啡、濃茶、巧克力等飲品或食品中,如果過量攝入會產生輕度利尿作用,增加尿中鈣質的排泄。因此,大量喝濃茶、咖啡的人患骨質疏松的風險也會相對較高。
其實,無論磷還是咖啡因,要對人體骨骼健康產生危害,都是需要達到一定量的。我們尚不清楚究竟要喝多少可樂,喝多久才會導致骨質疏松。
但由于骨質疏松的發生受到多個不同因素的影響,如果簡單地認為喝可樂就會導致骨質疏松,就是比較片面的理解了。但即使這樣,可樂終究是一種高糖高熱量的飲料,日常攝入過多會產生很多其他方面的負面影響,還是建議適量飲用。
預防骨質疏松該怎么做呢?
均衡飲食
增加飲食中鈣及適量蛋白質的攝入,低鹽飲食[2、7]。
其中,鈣的攝入對于預防骨質疏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牛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的最好來源。豆類、堅果類、可連骨吃的小魚小蝦、貝類、魚類、蛋類、某些深綠色葉菜等也可作為鈣的來源之一。
如果難以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一些鈣劑。
此外,還應避免嗜煙、酗酒(建議每天喝酒的量控制在標準啤酒570毫升、白酒60毫升、葡萄酒240毫升或開胃酒120毫升以內)、過量攝入咖啡因(建議喝咖啡加奶)和高磷飲料。
適量運動
運動能使骨骼更強壯,還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反應性,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的風險。
平時應有計劃地進行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啞鈴等。具體運動量應視自身實際情況而定,運動后微微發汗,全身舒爽是合適的,如果運動后十分疲勞,說明過量,應循序漸進[8、9]。
增加日光照射
平時適當曬曬太陽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有重要的作用。建議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保證20分鐘日照[2]。
參考資料:
[1]張智海,劉忠厚,李娜.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第三稿·2014 版).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4(9):1007-10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防治骨質疏松知識要點.2012-10-10
[3]顧景范,杜壽玢,郭長江.現代臨床營養學 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4]王萍玉,張亨菊.骨質疏松癥的膳食危險因素研究進展.衛生研究
[5]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科學出版社
[6]美國農業部食品營養成分數據庫.
[7]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診療指南.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1, 4: 2-17
[8]孟迅吾.應重視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防治的基礎措施.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9]賈軍,馮世慶,張超等.骨質疏松及其預防.國際骨科學雜志
作者:劉萍萍,國家高級營養師,高級健康管理師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