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香味漸漸淡了。金秋十月,對人們來說應該是美好的,秋高氣爽,心曠神怡。可對于南京城里的鴨子來說,絕對是個不堪回首的記憶。此時,南京人都會一邊嗅著桂花的沉香,一邊制作皮白肉嫩、令人垂涎欲滴的鹽水鴨,因此,這時的鹽水鴨名桂花鴨。南京河湖密布、多產優質湖鴨,制鴨技術已逾千年,有“無鴨不成席”的俗語為人津津樂道。南京人愛鴨子身上的每一寸肌膚……如此吃鴨,是苦大仇深還是愛得太深?
烤你的肉:金陵烤鴨

為什么要先說南京的烤鴨?第一,它被北京烤鴨搶了幾個世紀的風頭,要給它出口氣;第二,南京烤鴨在制法、口味上別具一格,有必要強力推薦。其實,現在的北京烤鴨有兩種制作方法,一種是掛爐烤鴨,另一種是燜爐烤鴨。
掛爐烤鴨首創于1864年的生意人楊全仁,也就是當今著名的全聚德烤鴨的創始人,這種方法較為先進,烤鴨爐設有爐門,鴨子懸掛在爐內可以自由旋轉,鴨子不與明火直接接觸,而是利用爐壁的熱力反射,使鴨子受熱均勻,這個過程中熱力是持續的,沒有變溫。
燜爐烤鴨的歷史則較長,起源于明代永樂年間的“便宜坊”,由明原國都南京傳來。也就是說,金陵烤鴨的原始制法是燜爐烤。燜爐烤鴨不設爐門,烤爐是封閉的,鴨子全屏爐內灼熱的炭火和受熱過的爐壁燜烤而成。
這種獨特的烤制方式,讓金陵烤鴨具有獨特的口感。由于爐內的溫度是自然下降,爐溫先高后低,鴨子所受的熱就會溫而不烈,其消耗的油脂和水分也就比較少。因此,金陵烤鴨的肉質不似掛爐烤鴨的肉質干澀,而是較為細嫩、軟糯。此外,金陵烤鴨的“配料”也不似北京烤鴨那般繁瑣,無需蔥絲、面醬和荷葉餅,只需一包酸甜赤亮的“紅鹵”即可。
煮你的肉:鹽水鴨

鹽水鴨是筆者最喜歡的口味。早在南朝時期,就已經風靡金陵城。《陳書》記載:“帝即炊米煮鴨……人人裹飯,媲以鴨肉,帝命眾軍蓐食,攻之,齊軍大潰。”這鹽水鴨竟成了士兵打勝仗的制勝因素之一。為何鹽水鴨可以做成那種又白又嫩的樣子呢?鹽水鴨制作有好幾道工序,但讓鴨子又白又嫩的重要工序有兩道:摳鹵和冷煮。
摳鹵,可以使鴨肉看起來白白的。具體怎么摳,這個說起來還有點重口味。用鹽和八角等材料把鴨子腌漬幾個小時后,肉中的血水會積蓄在鴨子的腹腔內,為了讓這些血水快點兒流干凈,需要一只手提起鴨子,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插入鴨子的“菊花”,即可放出里面帶血水的鹽鹵……這樣,鴨子就會白白的了。
冷煮,也就是低溫煮,可以讓鴨子吃起來嫩嫩的。煮鹽水鴨的鍋子,水溫要始終保持在90℃,絕對不能夠燒開,否則肉中的脂肪會熔化,肉質就會變老,也就吃不出鮮嫩的感覺了。為了控制好鍋中的溫度,一到鍋中起小水泡的時候(90℃)就要關火燜,反復很多次。最后,要“看熟”,就是用大拇指推推“鴨胸”,如果肉質軟綿膨脹,說明熟了,就可以起鍋。這樣小心翼翼煮出來的鴨子,肉質很十分鮮嫩。
抽你的血:鴨血粉絲湯

開玩笑,嗜鴨成性的南京人怎么會只吃鴨肉?鴨子身體里滾滾流淌的熱血,更是不可錯過的美味,這便誕生了風靡南京大街小巷的第一名吃——鴨血粉絲湯。其實,鴨血粉絲湯不止可以放鴨血,還可以和鴨雜進行組合,如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鴨腸、鴨肝、鴨胗……如果你想來頓好的,整個鴨全套也是可以的,雖然價格較貴。濃郁的老鴨湯,彈力十足的粉絲,紛繁的鴨雜和鴨血,再配上油豆腐和香菜,滴幾滴醋、幾滴辣油,那香味挑逗著你,簡直就像一直活潑的鴨子朝你嘎嘎叫。
不過,如何給鴨子放血并做成讓食客放心食用的成品鴨血,是一門學問。我們都知道,一般給動物放血,是用利器劃開其頸部將血流出。不要以為這么簡單,這樣的血還不能直接用做加工。首先,要確定放血的鴨子是要通過檢疫合格的;第二,在鴨血里放入一定量的混凝劑進行過濾;第三,過濾后裝罐進行真空脫氣;第四,將裝罐密封的鴨血放入熱水中高溫滅菌……經過這些步驟,才是安全的血,健康的血。
揩你的油:鴨油燒餅

很多女生甚至男生對脂肪都是深惡痛絕、避而遠之的,南京人卻連鴨子的脂肪(鴨油)也要做成美味。烤的焦黃的外皮,咬一口內瓤層層綿柔,碧綠的蔥花立刻隨著滾燙鮮美的鴨油溢出,如同雪山上零星點綴的青松翠柏……這就是讓人垂涎三尺的鴨油燒餅!
天啦嚕,連油都不放過呀?其實,揩鴨子的油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因為鴨油不同于一般動物的脂肪,鴨油中膽固醇的含量遠低于許多動物。更沒轍的是,鴨油中的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一個較為完美的數值,這一切都是為說明鴨油是一種健康的脂肪。
如何揩鴨子的油呢?需要把富含脂肪的鴨腹割下來,放在搗碎機里搗碎,再放到一定溫度下使之融化,用紗布過濾掉不可溶物,得到的就是“粗鴨油”。將“粗鴨油”進行“三脫”,即脫膠、脫色、脫臭之后,所精煉出來的就是可以作為制作鴨油燒餅的成品了。小小的一個鴨油燒餅,想吃上它還真不容易,鴨子也要受好幾回折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