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明理系列】之一:論噴子的意識形態和道德修養

    如果以一種對自己的自我認知來分類,我們大體可以把人分成三種——

    承認自己無知,但是也承認自己有知:這是求知者、明白人

    承認自己無知:這是咸魚

    認為自己無所不知:這就是這一篇的主角了。

    關于第一類跟第二類,簡單說下區別。

    兩者的共同點在于都承認自己的無知,但是另一方面也認為自己“有知”的人,因為(在認為自己無知的基礎上)認為自己有知,他們對于知識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孜孜不倦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做很多事情:比如說看書求學,比如說思考。

    而第二類人只是承認自己無知,如同我們絕大多數人一樣——對,你說的很對,我確實不知道。晚上睡覺千條路,早上起來老一條。他們從思想上就缺乏了一種“求知”的欲望,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他們對于知識充滿敬畏——然而并不會去花費大力氣追求它們,思考它們。

    這種人,稱之為咸魚。——平平淡淡過一生。

    • 一、承認無知的重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話應該是天朝人士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至圣先師都認為,總有人比自己聰明,有可以教導自己的地方。

    “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蘇格拉底。

    據史料記載,因為這種始終覺得自己無知的心態,蘇格拉底經常吃飽了沒事干去路上拉著人“求學”,當然沒我們這里說的輕描淡寫——每一次都跟別人探討的讓對方羞愧欲逃,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無論是東方的孔子,還是西方的蘇格拉底,作為歷史上智慧哲人的代表,被當世人奉為智慧的代名詞,但是都認為自己是無知的。

    而且圓圈理論相當多的人也聽過:知識就像是一個圓圈,知識越多,圓圈的周長就越長,就會愈發的覺得自己無知。(這句話不知道是誰說的,有人說是蘇格拉底,也有人說是芝諾,并沒有一個權威的確定)

    在我們第三期做的概覽《人類簡史》里面,有這么一句話:我們越過大海,承認自己的無知,發現了美洲大陸。

    這里指的是科學革命——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開始取得前所未有的能力。 (《人類簡史》,位置5498/5839),書中前文處在提及科學革命的時候,是這么描述現代科學跟先前的知識體系區別之處的:

    1、愿意承認自己的無知;

    2、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

    3、取得新能力。

    真正讓科學革命起步的偉大發現,就是發現“人類對于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人類簡史》,位置3245/5839)

    可以這么說,開始承認自己無知的人類,引發了科學革命。

    而直到現在,現代科學,還是人們賴以認知世界,改變世界的基礎。

    但是,在這個世界的一個地方,神奇的天朝領土之內,卻有不少奇異的生物,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哪怕是壓根沒見過的東西,他們都敢將這些內容駁斥的一無是處;倘若能看到書名,他們就可以大放厥詞;如果讓他們知道了大致內容,恐怕一個字兒都難得從他們那里通過......

    這種人,有個通俗的稱呼,叫做“噴子”。

    • 二、承認無知,是一種心態

    如果閱讀此文的是一個真正的噴子,恐怕還沒看到這里,就已經控制不住自己體內那種“開噴”的洪荒之力——老子從來沒覺得自己無所不知,你這廝,壓根就不懂這個骯臟的世界,憑什么斷定噴子會覺得自己無所不知?!

    說實話,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在自省的時候,都不可能會覺得自己無所不知。

    然而自省的時候,自己對于自己的理解,與自己真正的行為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

    自省的自己,往往是“那個自己以為是自己”的存在。而實際的自己,則是在日常行為里面下意識干出各種事情的自己。

    對,噴子們并沒有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然而,這只是主觀意識上(抱歉,《自由意志》已經說過了,所謂的主觀意識只是一種幻覺 ,但是為了簡單的表述,這里還是引用了主觀意識這個詞)的“自以為是”罷了。

    就像每個男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有底線有原則的,然而放一個性感的裸女照片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斷然會發生反應(《自私的基因》4378/6004),這個鍋,不該腦子來背負,該基因(《自私的基因》的解釋)或者是莫須有的玩意兒(《自由意志》的解釋)來背。

    來說個具體的案例——

    噴子們不會是物理學家,他們主觀意識上肯定承認自己對于宇宙大爆炸“不甚清楚”(噴子們通常拒絕承認自己一無所知,至于原因下文會談到),但是當噴子們看到一篇關于宇宙大爆炸的文章的時候,他們的體內會天然生成一個“天賦技能”:斗轉星移(就是姑蘇慕容氏的絕學)

    “垃圾文章,SX小編,老子曾經在哪里哪里看到過一篇文章是這么這么寫的……”

    “一群白癡,宇宙大爆炸是XXXXX(此處省略)……”

    “雖然我不知道宇宙大爆炸具體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就是覺得小編寫的沒有道理……(這個其實最接近本質)

    請問,那些真正意義上承認自己“無知”的人,他們的態度又是如何?

    “我雖然不知道作者在說什么,但是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這是咸魚)

    “作者的觀念有些有新奇之處,但是有些地方,比如說XXX這里,是不是存在一定的主觀確定?這部分距今為止好像沒有實驗證明,或者是權威科學雜志報道?如果作者有這方面的原始證明,還請列舉出來,不甚感激!”(這是求知者)

    承認自己“有知”的人之間,必然會因為觀念相左發生爭論。然而在爭論之前,兩個承認有知的人另一方面的心態就很關鍵了:是否承認自己無知。

    拒絕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永遠就是那種心態:我說的是對的,你說的是錯的。為什么?——因為老子什么都知道(這是潛意識給他的暗示,他并不會說出這句話)

    我一直都記得我小時候有個小伙伴,他對于鬼神的存在堅信不疑——因為他小時候據說有一次高燒42°(甚至更高)跳大神喝黃紙湯退燒了。

    每次跟他發生關于鬼神存在論的話題的時候,他都會無比篤定的認定存在(就是 因為那次經歷,唯一一次),這種篤定某種理念,堅信不疑的心態,就是一種潛意識里面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的顯像。當然,他在意識層面上斷然不會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只是他的行為已經契合了“無所不知”而已。(關于人的相信策略,有個貝葉斯定理引用的理論,可查看萬維剛《智識分子》198頁,這本書沒有kindle版本)

    至于承認自己無知這類人的辯論,我們舉個很有趣的栗子——假設今晚是阿根廷跟意大利的世界杯冠軍戰。

    我 :我認為明天的決賽阿根廷隊將奪冠 。

    你 :了解 。但我認為意大利隊將奪冠 。

    我 :收到 。但我仍然認為阿根廷隊奪冠 。

    你 :意大利隊 。

    我 :阿根廷隊 。

    你 :意大利隊 。

    我 :好吧 ,意大利隊 。

    我們就這樣達成了一致 。

    這個爭論過程有點像古龍小說的情節 ,但并不好笑 。當我第一次說我認為阿根廷隊奪冠的時候 ,你應該了解 ,我一定是掌握了某些賽前信息才敢這樣說 ,比如我深入研究過雙方的實力對比 。而當你聽到我的觀點之后卻反對我的觀點的時候 ,我就知道 ,你一定掌握了更強的信息 。也許你有內幕消息知道梅西傷情嚴重上不了場 。我不知道具體是什么信息 ,但我可以從你此時的態度判斷這個信息一定很強 。而我如果在這個情況下仍然堅持認為阿根廷隊奪冠 ,你就得進一步了解我所掌握的更強的信息 ,比如我知道裁判向著阿根廷 。以此類推 ,直到幾次往返之后我發現你仍然堅持意大利隊 ,那我只好認為你剛剛從未來穿越回來 ,于是我決定贊同你的意見 。(例子取自《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位置:394/4078,理論取自羅伯特·奧曼論文《Agreeing to Disagree》1976)

    也就是說,如果存在分歧,正常的理性人,會通過溝通交流,和諧的解決這個問題,然后兩人在這個探討的過程之中還會有不菲的收獲。

    • 三、噴子的意識形態及形成原因

    其實文至此處,關于噴子最關鍵的一點在前文已經反復論述:就是一種潛意識給自己“無所不知”的暗示。

    在《自私的基因》一書里面我們可以明白,任何一個能夠傳承到現在還活躍支配人類行為的基因,一定有它過人之處。

    而這種支配了人“無所不知”的基因,其實有一個變種名諱:自我保護基因。

    人類作為一個協作的種群,“不知道”可以說是非常難以啟齒和承認的一個問題。

    我們總是希望我們自己能夠知道自己周邊的一切,誰誰誰鬧矛盾了啊、誰跟誰有一腿呀、誰現在過的如何……(注意,這里其實可以解釋你為什么會刷朋友圈、為什么會看空間、為什么會莫名其妙的湊熱鬧)

    這就是出自于我們體內的兩段基因:搞清楚周圍的環境、基于環境的自我保護。

    概覽系列下一期的《進化心理學》將會提到,正是因為這兩段基因,我們人類才得以存活至今:試想,那些體內沒有這兩段基因的祖先,是不是經常會將自己陷入不確定的險境?一次兩次或許還能偶爾逃得性命,次數多了,自然都死掉了,他們的基因自然也無法傳遞下來。

    這也就使得能夠傳承下來的基因有兩段非常重要的代碼:搞清環境、自我保護。

    • 四、各種條件決定之后的行為方式

    在弄清楚人的意識形態之后,那么根據這些我們直接往下推理,不難發現人們的行為習性。

    搞清楚環境——所以噴子們會四處閑逛,然而他們的意識形態(或者說思維能力跟不上)決定了他們沒有足夠的功夫去真正的弄清楚一個問題,也就形成了噴子們四處找帖子、文章開噴的局面。

    自我保護——一旦看到的信息跟自己傳統的觀念不符,自我保護策略啟動:我怎么能承認我不對呢?我不對的話那將會遭受懲罰(這一段是基因決定的、無意識的行為)。所以,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不就正是無腦開噴的狀況?)

    而咸魚跟求知者固然也是有這兩段基因,但是咸魚的自我保護策略在進化中會被篡改成“跟緊大腿,抱緊大腿”,咸魚們努力搞清楚周圍的情況,盡全力分清誰是大腿,后面自然就會緊跟大腿。

    至于求知者?

    在《自私的基因》概覽之中,最后一段話我們引用過作者的原文:能夠反抗基因自私暴政的,只有我們自己——安全套的引用就是人類對于性欲抗爭的一小步。

    求知者則是通過一些理智擺脫了部分基因的操縱。是的,我們必須弄清楚周圍的環境。

    然而隔壁貓走丟了,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張大爺跟李奶奶吵架,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兩個我根本就不認識的人發生了一起車禍,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

    當然,說“這跟我有什么關系”有點過了,但是對于求知者來說,他們擺脫了基因里面那種純粹的“了解環境”的暗示,他們是有選擇的去理解周圍的環境。

    而自我保護基因,如同在咸魚那里演變成抱大腿,求知者的“意志”操控之下,自我保護基因展現出來的表現形式卻變成了:努力做一個“大腿”。

    再回歸到噴子的具體行為。

    他們從“無所不知”這一點,引申出一種心態——如同天道看待世人那般。只可惜徒具心態不具備能力。

    天道知道自己應當“不仁”,圣人也知道自己應當“不仁”,而噴子——不懂“天地不仁”,只懂“以萬物為芻狗”(這里是字面意思:真的把誰都當做芻狗。原文含義是在天道看來,萬物平等)

    而沒有達到那個境界,這樣的結果就是,“噴子”的意識形態里面有非常明顯的一點:上位者姿態。

    這種上位者姿態,就如同古代皇帝批閱奏折一般: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篇內容看的符合我心意,大手一揮,閱!

    這本書,噢不,噴子沒時間看書,這個視頻什么狗屁東西——這時候皇帝會干什么?

    劃上一個大大的叉,表示自己的不滿。

    但是噴子們不是皇帝,怎么辦呢?

    雖然有著上位者的心態,但是沒有上位者的社會地位,那怎么才能表達自己的不滿呢?

    那就讓自己強大起來!

    怎么樣強大起來呢?

    那就組成群體吧!(只有身處群體之中,這些傻瓜、低能兒和心懷妒忌的人才能擺脫自己卑微無能的感覺,只有伸出群體之中,他們才能夠會感覺到一種殘忍、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烏合之眾》位置:1083/3973。前文說過,噴子的社會地位通常很低,他們只是噴子,但是不是傻子,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時候,他們會下意識的依賴群體力量,只不過這種行徑恰恰契合了《烏合之眾》對于群體行為和心態的描述)

    在《人類簡史》概覽的文章里面我們說過,人們組織社會性行為,是通過語言。

    那么噴子要尋求其他普通人的協助,定然也只能通過語言,幸好評論給了他們一個自由發言的機會——

    自然,評論區成了噴子們肆意揮灑的征伐之地——如同帝王在自己的奏折之上隨意批閱。

    但是噴子們不傻,如何能夠讓其他人相信自己、追隨自己?

    這就需要用精心組織的語言,這也就形成了噴子的第二個特性——牛頭不對馬嘴的聲討點。

    這個時候噴子們會片面的過度解讀文中的某種含義,比如說如果是一個噴子看待我們明理系列里面《自私的基因》,那么他十有八九會攻擊我們這種將人類類比為動物的行為。

    因為這不符合絕大多數人的主觀意識,并且的出來的結論也非常殘酷。他們根本不去思考這些結論有沒有道理,他們只會說你這不對#¥%#@!@¥%!

    就好比兩個小情侶吵架。一方出于讓另一方省心的角度,撒了個謊——比如說現在有人對他糾纏不清。

    但是很多人在知道真相之后就會無腦一句:你為什么騙我?(當然,這里不是說另一方不講道理,只是說這種情況就跟噴子們攻擊的行為類似——根本不談事情本身,反而對研究論證或者其他方面大肆轟擊)

    有一句很有趣的話:永遠不要跟傻子辯論,他會將你的智商拉低到跟他同等層次下,然后利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 五、道德

    PS:這部分的內容都屬個人推理,如有不合理之處,還請直接聯系作者!共同探討!

    有個詞叫做“衛道士”——看似道貌岸然、清心寡欲,實則骨子里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非常抱歉,噴子的道德形態與之極為類似。

    在上文之中我們闡述過,噴子在尋找攻擊點的時候,往往會依托于群體,尋找跟關鍵思想不相容的點來進行攻擊。

    其中被廣泛應用的就有道德。

    在《自由意志》一文的概覽之中,我見過一個非常荒謬的評論:我沒有看作者這篇具體的內容,也不知道有沒有自由意志這本書,但是%^&*&*%&^%%&。

    這種感覺就像兩方辯論——

    一方上去剛要開口,另一方就毫不留情的打斷了。

    “我雖然沒聽到你在說什么,也不知道你想說什么,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你就是個傻屌……”

    出于群體被激發的特性,這些想要挑起矛盾的個人,多數會從這些容易引動群體的點入手,這并非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而是包含于“基因”在潛意識里面給出的指令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網上各處出沒的噴子們每一句話都是那么的“振聾發聵”、“振振有詞”、“先天下之憂而憂”、“茍利國家生死以”……(這里并沒有侮辱這些詞匯和詩詞的意思,只是說噴子們習慣性的舉著這些道德的大旗,干著不知道是什么的勾當)

    仿佛他們就像是這個社會上最后的一股清流一般,如果他們的聲音不能被人聽見,這個世界就將陷入無盡的黑暗。

    然而事實上可以毫不留情的戳穿這個騙局:精心包裝的一坨屎。

    在生活之中他們的道德形態斷然不會比之其他人要高尚絲毫,甚至在自我保護基因將他們控制到極致的情況下——

    除了基因決定的部分迫不得已的“利他行為”,他們不會有任何“利他行為”會在他們的腦子里面誕生。

    畢竟,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畢竟,他們都是基因操控的奴隸。

    也怪不得他們。

    • 結語

    原本只是有感而發:有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給別人添堵的。

    但是真正細思一番,卻不得不承認,人類的很多行為,確實是在底層(基因層面)就已經被預設好了。

    玄學上面經常會說,命運就像是一條河流,而我們不過是這條河流里面隨波逐流的魚罷了,時而會有那么一兩條努力想要跳出河面的魚,他們能夠稍微的多看到一些真相。

    在經過那么多概覽之后,我們可以這么理解:

    我們近乎是基因操縱之下的生存機器,只不過我們也在努力掙脫基因的操控,我們會用思考、學習來盡量弄清楚自己行為的根因,讓自己的行為更多是為自己服務,而不是為了那些“自私的基因”。

    好了,第一期的明理系列,到此結束。

    下一次明理系列的內容,還請大家給出一些線索話題什么的,我們盡量慢慢雕琢。


    你的閱讀時間就是最好的贊美。

    關注我們,概覽群書,長見識;修身明理,知是非。



    • 發表于 2016-12-12 00:00
    • 閱讀 ( 99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