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聞名于某個社群的“圖霸王”,葉良辰的虎須早就無人敢撫。所有葉良辰斗圖的小伙伴,現在都不知“尸陳何處”。
作為社群的“圖霸王”,良辰享受著社群成員對其投去的敬佩目光,享受著在“圖道”上無與倫比的權威賦予他的快感。
但是有一天,有個名為“趙日天”的家伙帶著自己潑墨三十年的畫作蹦出來說:“(對你葉良辰號稱的這個“圖霸王”,)我趙日天不服!”

那么現在良辰就有兩個選擇——
A、跟這個姓趙的家伙好好的斗上一斗,大家拿圖說話;
B、突然厭倦了這種層出不窮的挑戰者,意欲退出江湖,承認“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讓出名和利”。
良辰思慮片刻,回首這些年的“名和利”——每每自己出場,充斥著燈光和鮮花、每每巡視社群,無盡的群眾頂禮膜拜、每當群員在遭遇外敵的時候,都會向自己求救,只需略微展現實力,對方立馬聞風而逃,群員對自己五體投地……
這些年的江湖傾軋下來,良辰厭倦了,所以良辰想退出江湖,從此金盆洗手封筆歸山,不再做一潑墨丹青客。

但是群員對于良辰這種行為無法理解,甚至良辰周圍的朋友,妻兒都不理解,他們認為,“你就算是退隱山林,也當證明自己一代圖霸王的絕世英姿!”
迫于周圍人的強烈意愿,良辰不得不沐浴更衣焚香禮佛,在列祖列宗靈位前宣誓這是自己最后一次潑墨斗圖,無論勝敗如何,自己將封筆歸山……
不,等等,你這出戲不是那個“自由意志”的主演么?
噢,抱歉,亂入了!——“身不由己”,你該哪里去哪里去,別來砸場子!
如你剛剛所看到的,自由意志出沒的地方,有些新手總會錯把身不由己混淆進來。剛剛良辰迫于周圍的環境壓力,被迫跟趙日天斗圖,這就是一種身不由己的典型。
當然,說道身不由己——下班了還在公司被迫加班的你,感受應該最為深刻吧?
但是坦白說,身不由己真是一個LOW到極致的概念,而自由意志?——這可是在西方宗教和哲學中存在了兩千年并在歷史中不斷爭論的終極問題之一!

自由意志探討的不是人在某些環境下的表象行為,而是深層次的動機形成。你良辰跟日天斗圖,表面上看是受限于周圍的環境,“身不由己”的去斗圖。
但是從主觀意志層面上——你良辰大可不管不顧,良辰就不跟你日天斗圖!
貌似,良辰的意志是自由的?是可以選擇自己接下來做的事情的?
那?請你回答我幾個問題——
良辰你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厭倦了“圖霸王”的生活?并沒有早一天,也沒有晚一天?
這種放棄“圖霸王”地位的決定,它為什么就突然被你的意志選擇出來了?它(意志層面上的決定)是因為什么而生成出來的?

在解釋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引入一個生理學家(本杰明·利貝特)的著名實驗結論:在一個人打算作出某個決定的300毫秒之前,我們可以通過腦電圖的掃描,探測到大腦運動皮質區所產生的相應活動。
也就是說,在你想好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之前,你的大腦就已經幫你做出了決定,然后你意識到這個“決定”,并且相信它是處于你的選擇。
對自身行為進行認真的反思,你會發現,你所有行為的念頭,好像只不過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無論它是由外因造成,還是自我生成,又或者是隨機的存在,這些都沒有任何區別,我們無法在意識思維中找到它們的源頭。
嗯,可能這有點難以理解,那我們聊點“玄學”——命運論:你所有的一切,早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經盡數注定。

這種玄學上的“命運論”在哲學上還真有一席地位(也可能是它的孿生兄弟),叫做決定論。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些話很荒謬,我們的意志明明可以決定很多事情,比如說,就可以決定是否繼續看這篇文章看下去。
對的,這一點我們并不否認——但是,這種自由的感覺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我們總是忽視自身思想與行動的生成原因。你為什么會去思考和選擇是否繼續看下去?這個念頭又是基于什么產生的?(無限推理下去)
并且另一點,你可以否定掉事實上你能做的事情,但是你無法否定你的欲望。
請問,欲望怎么解釋?每一個男人都想跟漂亮的女人發生點什么,這種欲望怎么解釋?意志?自由?

正常人根本就無法左右自己的欲望,更不能控制會有哪一種欲望。就像上文之中男人只會想跟“漂亮性感的女性”,而為什么不會產生跟動物?跟猩猩??為什么?(下一期《自私的基因》會對這種問題作出一些特別有趣的回答,但是這種回答更加證明的是——你根本就是一個奴仆)
不妨再往深挖一點:一個年輕的男人一直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努力的克制著自己心中對于年輕貌美性感女人的欲望,但是在某個夏天,看到路上無窮無盡的黑絲跟白腿,他控制不住自己,他成為了欲望的奴仆,但是法律規定MY不合法,欲望支配的他,用最后的智力(此時智力是服務于欲望,為了欲望得到滿足的釋放)選擇了一個僻靜之處,強行將一個身著誘惑的年輕女人OOXX。
法律判斷——這毫無疑問是強奸罪。
但是,為什么“欲望”這個家伙干的破事,卻要主體來買單?
比如說你現在身體內部的器官正在各司其職齊心協力,但是突然某個器官不爽了,罷工了,就說心臟吧,它覺得自己想要休息下——這顯然你立馬就嗝屁了。
瑪德心臟想要休息下為什么嗝屁的是我(意志)?
瑪德這欲望不知道是從哪里蹦出來的為什么要蹲大獄的是我(主體)?
……
不過,我們雖然否認自由意志的存在,但是我們絕不是那種宗教信徒一般“認命吧,你就是這樣子”、“你要贖罪、懺悔”……
雖然我們所做的每個選擇,都源自于無法捉摸的事先原因(決定論者認為這一切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已經被決定。我們只不過是自身經驗的有意識的見證者,并非這些事先原因的制造者。),但這并不是說選擇本身并不重要——如果我沒有打算寫這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斷然不會自動成形無中生有。我們的選擇、努力、意愿以及思考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但他們自身也是因果鏈條的一部分,這個鏈條先于意識知覺而存在,我們根本無法對它加以控制。

但是,這篇文章寫出來之后會有多少人看到?會有多少人看懂?這些可能就都是“運氣”決定的事情,現在你告訴我,運氣是怎么樣的一個東西?你能決定它么?
不過這篇文章里面說到了這么多否定自由意志的東西,但是你可能還是不信——因為你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具有自由選擇的能力。
而且當代社會的所有一切,例如道德、法律、政治、宗教、公共政策、親密關系、罪惡感,以及個人成就,都是基于“自由意志存在”而擬定。

如果否認自由意志,等同于承認所有犯罪分子的行為都是合理的、承認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也只不過是命中注定,這顯然違背了我們一貫以來的認知體系。
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
某人,肆意殺害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你感到義憤填膺,此人該殺。
但是補充一句:核磁共振顯示,在他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負責控制情緒和沖動行為的區域)長有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腫瘤。——你還會覺得他該殺嗎。(假定這個核磁共振是正常的,沒有作假......)
這個事情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無權讓任何人為自己無法控制的行為負責——試想,如果法律將打噴嚏定為一種罪行,那么無論這個懲罰多么嚴重,總會有人違反這條法律。
但是!
前者是你假定他有自由意志,這需要關起來;
而后者,假定他沒有自由意志,但是他還是需要關起來(精神病院)。
衡量一個人是否應該被投入監獄(或者關押起來),跟自由意志根本就沒什么直接關系。
這是一個道德責任問題——為了防止他人受到傷害。
如果臺風、龍卷風這些可以關起來的話,我相信它們會在監獄里面把牢底坐穿,但是顯然,它們并沒有自由意志。

再簡單談談生活上——
曾經宗教人士批評無神論者:如果放棄對上帝的信仰,人們將不再施義行善。
這句話現在我們看來,自然是不攻自破。
相信自由意志是幻覺,明白人們的行為在深層次上根本就是無法控制的,這會讓我充滿同情心。(這是作者原文)

我承認很多人確實智力上存在一些先天性上的不足或者說障礙,所以對于很多事情,他們無法迅速的理解。
如果你認為自由意志存在,你會嫌棄這些人,你覺得他們智障;但是對于那些認為自由意志不存在的人來說,會同情這些人——他們只不過是“命”不好罷了!
而且承認自由意志不存在的話,那么你顯然很容易理解這句話:懶惰和勤奮一樣,都只是一種神經癥狀;天才跟傻子一樣,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
對于能看到這里的人,你們必須感謝“命運”(可能說運氣更加恰當),你們的智力水平讓你們理解這些內容輕而易舉。
但是對于那些看到一半就會覺得困乏的人,我同情他們——因為大腦如果短時間內攝入的信息量超過了其能承受的極限,就會陷入自我保護狀態:想睡覺。(當然,是在生理上并不缺乏睡眠的前提下)

最后,這本《自由意志》涉及到了相當多的哲學思考方式,而哲學——
無疑是人類知識體系里面最為燒腦的玩意兒。(所以上面有那句話)
但是在這本書提煉出來的這篇文章之中,我們卻是可以感受到哲學在“裝逼”之外很有趣的一個作用——詭辯。
我相信絕對有不少原本對于自由意志深信不疑的讀者,在看到這里的時候,已經如同我看完那本書之后,對自由意志的存在性有了深深的懷疑。
這種單憑口舌邏輯語言,就能讓你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哲學的辯論力量,在這里,可見一斑。
這一期是第九期,按照預定的計劃,我們將利用第十二期,通俗有趣的給大家介紹下各種哲學家的流派,當然,到時候那一期就不會如同今天這樣陳述一些燒腦的理論,那一期會非常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告訴大家——《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
下一期,第十期,我們將給大家概覽的是《自私的基因》。

你以為你是獨立個體?
你以為你是高等動物?
你以為你比螞蟻高級?
你以為你活著?
噢不,你只不過是基因的宿主,是一艘長成人類模樣的載具罷了!
你的閱讀時間就是最好的贊美。
倘若你意猶未盡,還請點擊下方的關注按鈕,關注我們,每周給你送上一篇精雕細琢的名作概覽。也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名字——“你的文具盒”,關注我們。
我們相信,這會是一個令人期待的開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