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屁可以反映出很多健康信息,但只從放屁和屁味來判斷還不夠。但如果我們把一個屁覺檢測丸(是的,你沒有聽錯)送到消化道里,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整體健康狀況。
人體內的基因、飲食、代謝和許多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影響消化。這些相互作用產生的微妙變化會在屁里留下痕跡,就如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的那樣,如果對某些物質進行研究的話,這些變化就能顯示出來。

位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皮特?吉普森(Peter Gibson)說:“我們對此只是知道而已,但很難找到問題的關鍵。”為了了解更多,他和他的團隊研發了一種藥丸狀的探針,可以在消化道中移動,同時記錄從氣體中讀出的信息。
例如,屁中含有過量的氫和甲烷表明消化系統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不正常,含有過量的甲烷可能意味著便秘或腸易激綜合征,而硫化氫則可以提醒醫生腸內壁受損,腸道疾病,甚至是結腸癌。
改變醫生進行檢測的方式
到目前為止,這些疾病的調查主要還是依賴呼吸測試,因為據BBC報道,“腸胃脹氣可能會從你的嘴里冒出來。”
另一個方法是對糞便樣本進行發酵,因為產生的氣體和腸胃脹氣類似。然而,這種方法并不能揭示早期消化階段的問題。
如果人類在一群不幸的豬身上置入這種藥丸,并進行的一系列試驗成功了的話,那么這個探針就會被用來定時測量氣體,并把結果傳給計算機。它們還將測量周圍溫度和酸度等,以提供它所在腸道位置的進一步的信息。“想要知道它是不是從臀部出來了,但沒法兒知道,因為它只是糞便的一部分”,吉普森說。但溫度傳感器可以立即發出警告。“當溫度下降了的時候,它該排出體外了。”
這一想法也使人們想到新技術的發展可能是有用的,不僅是因為腸道的有些區域還是令人焦慮地沒有探明,還因為我們想要除了胡思亂想“我的屁味變了,我肯定得了一種可怕的病”之外有一個更成熟可靠的評估。
吉普森想了解的一件事是,考慮到與便秘之間的聯系,甲烷究竟什么時候會被制造出來呢。
“你想要的是減少甲烷的產生–——如簡單的改變飲食,或者是改善便秘的藥物,這是世界范圍內的重要問題”他說。“但只有監測了之后我們才能知道怎么辦。”
他總結道:“這非常令人興奮——我們越是深入這個主題,就越能看到它的潛力。”
蝌蚪君編譯自redorbit,譯者 不是,轉載需注明來自蝌蚪五線譜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