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

    驚天秘密: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  

    貓頭鷹跟百靈鳥之間誰更聰明,對這一問題的初步思考需要追溯到1999年的秋天。澳洲悉尼大學心理學家羅伯茨(RichardD.Roberts)跟美國空軍研究機構的基羅納(PatrickC.Kyllonen)合作,招募了400名剛剛訓練6周的新兵。兩名研究者測量了新兵的晝夜節律得分、記憶力、敏捷性,結果發現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們在記憶力和敏捷性方面都要弱于晚起晚睡的同伴。因此,羅伯茨和基羅納認為,晚起晚睡的人更聰明。不過,因為樣本的特殊性,他們的結論能否得到足夠多后續研究的支持,還是一個未知數。

    8年后,也就是2007年,來自意大利的研究者發現,在創造思維的所有維度上(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以及跨越性),貓頭鷹型的人得分都要高于百靈鳥型的人,尤其在獨創性方面兩者之間存在實質差距。該項研究中參與者的年齡從19歲到76歲,具有相當寬廣的年齡跨度。

    除此之外,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的心理學家馬可羅.法布里(Macro Fabbri)領銜的團隊測查了1254名18歲到30歲的大學生,發現貓頭鷹型的人更喜歡使用右腦思考,強調直覺和綜合,而百靈鳥型的人更喜歡使用左腦思考,講究邏輯和分析。通常來講,創造性跟右腦有更密切的關系。

    這些事實似乎意味著晚起晚睡的人具有智力方面的優勢;或者,智力高的人更適應晚起晚睡的晝夜節律(這種可能性被很多人忽略了)。到底哪一種解釋更合理呢?也許對智力起源的探索有助于解釋這個疑問。

    進化謎題:智力有什么用處?  

    長期以來,智力起源的問題在心理學界都是一塊空白。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心理學家金澤哲(Satoshi Kanazawa)在綜合了早期進化心理學家的觀點之后,對智力起源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像其他進化心理學家一樣,金澤哲認為心理跟生理一樣都是自然選擇的產物,而自然選擇的環境是距今約250萬年前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的非洲薩瓦納大草原。在漫長的更新世中,反復出現的選擇壓力造就了許多內在的心理模塊,它們嵌入大腦中,高效而快速地處理許多人類祖先會反復遭遇到的相似問題:覓食擇偶、躲避敵害、競爭地位、哺育后代,諸如此類。簡單地說,我們具有的心理模塊就像一把一把的鑰匙,試圖打開的是一把一把古老的鎖。自然選擇把能開鎖的鑰匙保留了下來,藏在人類的大腦中,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這些鑰匙就可以派上用場。

    問題來了,要是人們遇到了薩瓦那大草原上不常見或非典型的問題,該怎么辦呢?金澤哲認為,對于薩瓦納大草原上非典型的事物,如果人類大腦不具有相應的心理模塊,就會遇到麻煩。不過,時勢造英雄,智力這位英雄就開始登場了。智力也是一把鑰匙,針對的恰恰是進化環境中不常見的非典型問題。更進一步,金澤哲提出了他的假設,智力不影響進化環境中典型問題的解決,但是影響不常見或非典型問題的解決。

    金澤哲的假設得到了某些研究的支持。來自密蘇里大學的心理學家貝利(D.H.Bailey)和蓋瑞(D.C.Geary),以及紐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阿希(J.Ash)和蓋洛普(G.G.Gallup,Jr.),通過對各自收集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資料的分析,一致發現古人類的腦容量隨著緯度增加而增加。除此之外,在2008年,金澤哲采用了更多環境新穎性的指標(包括緯度、經度、以及經緯距離),以192個國家為樣本來確定這一因素跟智力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所有指標都跟智力正相關,從而支持了智力跟應對新環境或新問題有關的假設。因為新環境跟薩瓦那大草原越不一樣,早期遷徙至此的人類遭遇的新問題就越多,智力更高的個體因而具有更多的競爭優勢。

    揭開謎底:聰明人更適應夜生活  

    金澤哲在2009年把自己的智力假設應用到晝夜節律方面,初步解釋了為什么聰明人更適應夜生活。

    在遠古環境中,人類更多地是在白天進行活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比之下,夜晚可以說是一個進化上更新穎的環境。金澤哲認為鑒于夜晚是一種進化上的新環境,因此聰明的人更善于在這種環境下活動。在一項對美國青少年的追蹤研究中,金澤哲測量了15197名18到28歲的學生在1994-1995年間的智力水平,以及2001-2002年間作息時間的數據,目的是探討早年的智商對后來的作息時間的影響。在控制了性別、年齡、種族等因素之后,結果和預期的一致:無論在周日還是在平時,智商越高的學生入睡時間越晚,起床時間也越晚。  

    不過,金澤哲也注意到,把各種因素控制之后,智商對晝夜節律的影響程度大大降低,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智商對作息時間的回歸系數小于百分之一,這意味著假如兩個人有不同的作息時間,智商也只能解釋兩者之間少于萬分之一的作息時間差異。因此,這個研究一方面說明了智商的確影響作息安排,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這種影響的直接效應是非常小的。

    流言中出現的表格就來自于這項研究的數據,如果認為可以根據作息時間來推測智商,顯然是對金澤哲研究結果的一個誤讀。

    結語:理解晚起晚睡的意義  

    羅伯茨等人的研究發現了晝夜節律跟智商高低之間的正相關,不過這些相關通常都很低,而且研究者們對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不能給出明確答案。到底是晝夜節律影響了智商的高低,還是智商差異造就了不同的晝夜節律呢?并沒能解答。

    從金澤哲的觀點和研究來看,更準確地說法是聰明的人更擅長在夜晚活動。因此,夜貓子里面智商高的人自然要比一般人多。這個結論反過來就未必對了,晚起晚睡的人并不一定智商高,因為導致晚起晚睡的因素多了去了。鑒于晝夜節律的個體差異具有中等程度的遺傳性,這可能意味著百靈鳥很難通過調整自己的睡眠時間變成貓頭鷹。當然,他們也更不可能通過調慢自己的晝夜節律而提高智商。

    • 發表于 2016-12-23 00:00
    • 閱讀 ( 110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