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樊登老師在講《浪潮式發售》等關于銷售技巧的書時,說到三種公司的賺錢模式,我在這里夸張點表述:
三流的公司做產品。
二流的公司做解決方案。
一流的公司做品牌。
舉例,有的公司其實在行業內做的挺不錯了,但也只是產品做的不錯,有點口碑,公司的人出去介紹都從來不說自己是哪個品牌的,只說自己是做工程的,做技術的,這就是對自己的品牌不自信,因為做了半天只在賣產品,根本沒有打造一個讓消費者記得住的品牌。
一流的公司,像蘋果那樣,從最早的做產品(個人電腦),到現在做的所有東西,只要貼上蘋果的logo,就有資格比別人貴,就會有忠實的粉絲去買單。因為這些人已經不是簡單的為產品付費了,而是認可這個品牌,甚至有點宗教崇拜的感覺在里面。

這就是為什么,蘋果手機是在中國造的,但90%以上的利潤讓蘋果公司拿走,加工制造的這些中國工廠連5%都拿不到,就是因為它們只是在做產品。能做產品的公司很多,但能讓全球誕生這么多忠實粉絲的,只有蘋果一家。
很多人問,為什么蘋果的產品可以賣這么貴。
了解一流公司做品牌這個理念后,你就明白了,擁有品牌,就擁有了定價權。
最早的華為手機也是樣子山寨的不行,技術一般,但慢慢的積累了很多做手機的經驗后,有了信心和技術,開始請大牌明星約翰遜斯嘉麗等給華為P9代言,打造中國高端手機品牌。

最近爆發的奔馳高管罵中國人的事件,其實給中國人上了一堂品牌課,我們光喜歡洋人的品牌,人家一邊賺著咱們的錢,一邊告訴自己的同胞說中國人傻錢多,快來!我不是憤青,而是真的知道很多外國企業都是這樣想的。不然為什么最新的奔馳車,在國外是全鋁車身,在國內,很多地方換成了鋼板?外國品牌針對中國人偷工減料不是一次兩次了,因為知道不管我怎么做,總有盲從的中國人會買。
還記得爆炸的三星note7手機么?全球都召回的時候,就是先不召回中國的手機,還不是因為覺得中國人多,不在乎這些,有問題的產品照樣買。
所以我非常支持一些中國公司品牌的崛起,比如選車的時候家人都說買合資車好,可我最后選擇的是吉利博瑞,號稱最美中國車,這款車開著一點都不后悔,超高性價比的配置,性感的外觀,充足的動力,完善的售后,我為國產車感到驕傲。

小米和華為的手機我都在用,用戶體驗很好,手機品牌強大了,公司賺錢多了,也有壓力去做更好的產品,維持這種大品牌的感覺。
雷軍做了幾年小米手機,也有了信心,請來全球頂尖的設計師做出了陶瓷機身,超高性價比的小米MIX。這款手機因為是概念機,產能有限,所以很多人以為小米又在耍猴,一般用戶搶不到。
其實小米做這款手機就是想體現自己品牌的實力,不僅讓公司獲得了極好的口碑,也在國際上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度,外媒評價:小米提前發布了明年的iphone。
我剛剛了解到一本書,叫做《感官品牌》,里面提到的很多例子刷新了我的知識觀。

比如買車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去關車門,根據關門的聲音來判斷這個車質量的好壞,大家覺得越沉重的聲音說明用料越足,越是豪車。殊不知汽車公司早知道大家的這個習慣,專門成立部門來研究關車門的聲音,選擇大家覺得最舒服的聲音,放在自己的車門上,讓消費者關門時聽到,感受到那種厚重感,安全感。
還有,剛買的新車,大家都說里面有新車的味道,要散味,其實那也是人為造成了。汽車廠家故意給車里放了一種香料,讓人聞到剛買的新車的味道,感覺很興奮,新車嘛!開幾個月后那種味道就沒有了,是因為香料揮發完了。
是不是感覺被騙了?哈哈,這就是大公司為了給大家好的品牌體驗,專門在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等感官體驗上做的手腳。
比如住在國際化的四五星級別的連鎖酒店里,你會發現同一品牌的酒店的大廳的香味,在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這是專門請人根據酒店品牌設計的味道,讓你一聞大廳的味道就知道這是熟悉的某個品牌的酒店。
為什么有的豪華酒店那么貴?因為它把自己品牌的獨特服務做到了極致,每個服務員要能叫出你的名字,記住你的喜好,你上次走時,房間里的雜志翻到了哪一頁,下次去住,你發現雜志還停留在那一頁。這樣極致的服務,你會不認可這個品牌?

所以我建議大家好好觀察下周圍的大品牌,同樣是賣咖啡,為什么星巴克賣的貴還有那么多人買,我曾經也開過咖啡廳,咖啡做的又好喝又便宜,為什么就沒人來喝?因為很多人不是單純的沖著想喝杯咖啡去的,只是非常認可這個品牌并想去好好體驗里面的服務。
星巴克的顏色是綠色,杯子上顯眼的綠色logo,全球統一的標志性的店名,咖啡味道和服務流程的統一,專屬的會員卡給你禮券,這些都在暗示你,你不是在消費一杯咖啡,你是在體驗一個你喜歡的品牌。

現在的創業項目里面,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品牌意識”。
咱們先來看看喬布斯設計的兩個蘋果公司的經典廣告“1984”和“think different”,兩個廣告里都沒有蘋果或者電腦這些關鍵詞出現,“1984”體現了一個女人的反叛精神,冒出來砸壞了給大家洗腦的顯示屏,“think different”里出現了一群真實存在過的,改變過世界的偉人。這些廣告在暗示你,使用蘋果產品,認可蘋果品牌的人,都是一類(與眾不同,想改變世界)人,是這些人在創造價值,并且正在改變世界。
我專門在youtube上搜集過喬布斯一個內部展示會,他說最偉大的廣告公司,其實是Nike。你看耐克的廣告,從來沒說過自己的衣服褲子鞋子有多好,只是在展示一個奮斗的故事或者一群精力無限的年輕人在積極運動,最后只顯示一句話“Just do it”,看完后你會有一種想要參與其中的感覺,認為你自己也是那種人,所以你看到耐克的店,你不會去想這個衣服的質量什么的,畢竟有品牌保障嘛,而是去想起那些跟你一樣的年輕人,你想穿上耐克的衣服,立刻去行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些偉大的公司都有品牌意識,做產品已經成了最簡單的事情了,能在精神層次上去推廣好品牌,走進人們的心里,決定一個公司能做多大。
所以,無論個人還是公司,要想在這個世界立足,一定要突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擁有品牌意識,給自己,給公司去塑造品牌。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流行網紅的原因,個人超級IP將引領一波跟自己價值觀相同的人共同創造價值。
我也是這樣做小咖英語的,從最早和荔枝FM合作推出英語電臺,和優酷土豆合作成立小咖英語字幕組,和滬江等教育平臺合作推出課程,上一些創業節目,和百度文庫合作等,我在有意識的進行品牌的塑造,維護和推廣。用戶可以在百度很容易的搜到我的產品,我的信息。經常有全國各地的新粉絲通過我的電臺和文章來到我的QQ學習群開啟自己的學習旅程。
很多同行納悶,我這個小小的公司,怎么有這么大的能量去塑造品牌?

其實真的一點都不難,首先我的目標就是想做一流的公司,也知道想做一流的公司必須要打造一流的品牌,所以我先起了一個好記的名字,設計好漂亮的logo,擁有品牌意識,用心經營品牌的推廣,多平臺合作,不斷對用戶強調你的核心獨特理念,把消費者變成你的粉絲。慢慢的,你會發現你的很多客戶不是沖著你的產品,而是沖著你的品牌來的。
品牌塑造就像蓋一棟大樓,希望大家小心維護好自己的品牌,千萬別學三星那樣,一款可以爆炸的新手機把這么多年苦心經營的品牌差點完全摧毀了。。。

最后,建議大家閱讀書籍《感官品牌》,留言說下,你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品牌的推廣技巧?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