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易老板丁磊的豬著實賣出了天價,再次讓一群吃瓜群眾瞠目結舌。如果你不是穆斯林或者素食主義,想必多少都被那些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豬肉來滿足過味蕾。除了被標出11萬的網易未央黑豬肉,你還知道有關豬的其他故事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野豬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廣泛的馴化,加之繁殖速度快,生存能力強,豬數量日益龐大,使之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
生物學家認為中部野豬、東南亞野豬和印度野豬這三個亞種構成了家豬族群的整個培育體系,我們日常吃到的豬肉就在這個體系之類。豬這一物種廣泛遍布在除南極洲以外世界各個角落。
荷蘭設計師克莉絲汀· 梅因德斯瑪曾在TED上做過一期名為《一頭豬的全球化旅程》的演講,講述是她花費三年時間追蹤一頭編號為05049豬的全球化旅程。這頭普通的豬被宰殺后,全身各處被加工成多達187種非豬肉產品。讓人吃驚的是,產品種類層出不窮,包羅萬象:豬皮可以制成高品質皮革、豬鬃被制成各種刷子,從豬皮中提取的明膠樂意用來制作口香糖和提拉米蘇。而豬肉里的脂肪則被用于制作抗皺霜和洗發水、豬骨頭還可以用于制作膠水。從豬鬃中提取的蛋白質可以讓面包更加松軟、豬的骨頭粉還可以用于制作瓷器。豬還能夠產生人用胰島素,也可以為人類心臟提供置換瓣膜。豬還能夠用于制作啤酒、檸檬水、車漆以及剎車盤,還能用于子彈的涂層。可以說,豬全身是寶,用途無處不在。
雖然人們談及豬時,大部分內容與評論都是消極的,但它其實并不像我們通常描述或理解的那樣懶惰、貪吃和骯臟,恰恰相反,實際上它們不僅聰明而且愛干凈,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動物伴侶。

從生物學角度講,豬是一種雜食類哺乳動物,其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體肥肢短,性情溫馴,適應環境能力強,繁殖速度快。一頭豬出生后5-12個月便可交配,妊娠期約4個月,平均壽命可達20年。
豬在全世界上數量已超過十億只 且從未降低過
自有歷史記錄開始,豬在世界上就已超過十億只,而這個數量從未降低過,其中一半以上都來自于中國境內。自從9000多年被馴化之后,豬肉就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肉類產品,特別是對于中國來說,談及“肉”時,絕大多數指的是豬肉。全世界每年消耗豬肉達850億噸,比牛肉和雞肉要多出近三分之一。
群居 愛干凈 具有父系社會的典型行為特征

像猴子一樣,豬也是一種社會性行為的動物。以公豬為主導,母豬圍繞其左右,并和自己的幼崽生活在一起。通過發出咕嚕聲、吱吱聲及嗅覺來相互發出訊號進行交流,由于豬的嗅覺異常敏銳,其鼻子對氣味的敏感度是人類的2000倍,所以鼻子也成為豬獲取周邊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
人們普遍認為豬比較臟,其實是由于它們為了防曬而將泥漿涂在自己身上,導致被誤解認為不愛干凈而已。事實上,豬對清潔的環境要求非常高,在農場中,相對于牛、羊、馬、驢等動物來說,豬是唯一一種將睡覺和排便區域分開的動物。
會控制體溫而不出汗

我們有時調侃朋友“出汗出的像豬一樣”,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形容。豬幾乎不會出汗。其全身僅有幾條汗腺,豬仔在寒冷時通過相互依偎來取暖,而在烈日炎炎下則通過不斷喘氣來控制體溫。豬對溫度的易感性主要由于其體內缺乏棕色脂肪,棕色脂肪能夠幫助大多數哺乳動物將自身能量轉化成熱量以維持體溫。而早在兩千多萬年前,豬的祖先就在進化中失去了產生這一脂肪的相關基因了。
聰明絕頂!經過訓練的豬堪比黑猩猩
相關的研究表明,豬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可以像狗一樣被訓練,學會跳舞、拉車及尋找地雷。通過專業訓練,它們甚至可以通過鼻子控制操縱桿來玩視頻游戲。黑猩猩會做的事情,經過訓練的豬也一樣可以學會。
除了可食性,豬還有很多讓我們驚奇不已的本領和軼事,這和大眾的普遍認知也大相徑庭。
動物界中的運動健將

巴哈馬海灘以白色的沙灘、陽光、棕櫚樹以及比基尼美女聞名世界。沒有人會把島嶼和豬聯系在一起。但在一個名為Big Major Cay的無人島上,豬卻經常下水游泳。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它們究竟是怎樣來到這樣一個島嶼并繁榮發展起來的,但它們的確在這片海域享受游泳的樂趣。每當有船只靠岸時,豬就會跳進水中,向人們討要食物。
靠玩游戲自娛自樂

豬其實甚至于要比狗更聰明。在歐洲,政府會出臺要求農民對其飼養的豬進行一定的刺激的法則,甚至有人在研究為這些豬開發一款視頻游戲。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開發了這樣一款名為Pig Chase的游戲,其內容是類似于讓貓跟蹤激光燈,Pig Chase可以讓豬跟隨一系列閃爍的燈來回運動,使之產生愉悅感。
動物中的名醫

豬肉制成的培根不僅僅是美味的食物,也被證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我們很多人都經歷過宿醉,第二天醒來頭像開裂一樣疼痛。但有研究指出,一個培根三明治可以緩解甚至治愈人們的宿醉。其中面包和培根的結合為人們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培根中的氨基酸甚至起到緩解頭痛癥狀的作用。
文身師的好助手

文身一直是潮人和個性人物最喜歡追求的事情。但是對人體皮膚留下的永久印記使得人們不敢輕易去嘗試。估計沒有什么人愿意把自己的皮膚當做新手文身師的試驗田。甚至有很多文身師為了練習不得不在自己的大腿上進行圖案繪制。
而豬皮則是一種練習文身的理想選擇,它和人類的皮膚相似而且價格比較便宜。所以豬皮是文身師入行時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有一位名為Wim Delvoye還會在活豬身上進行文身。
戰場上的勇士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電影中漢尼拔以及其打造的戰象軍團印象深刻。當時對付這些龐然大物有幾種辦法,比如在戰場上設置倒刺來刺穿大象的腳。但很快人們就發現,一只豬的尖叫會驅退大象。豬在遭受致命痛苦時發出的尖叫非常刺耳,可以高達115分貝。士兵們通常會在豬身上涂上瀝青并點燃,大象聽到尖叫后會膽怯退縮,有時會慌不擇路地踐踏自己人。
孕育人類的“母親”

豬仔遺傳基因上與人類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人們可以將豬的心臟瓣膜移植給人體使用。目前在研發“轉基因豬上”有很多進展,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用豬來培育可移植人體的器官。
最令人驚訝的莫過于上世紀30年代所提出的代孕概念。當時有科學家提出可利用豬為人類代孕,雖然這種方法面臨著巨大的道德問題,但或許可以挽救妊娠被意外中止的胎兒。
當然,但凡是不平凡的生命都會它的正反面,豬也會惹出很多麻煩。

(圖為澳洲野豬)
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南部有著大量的野豬,由于野豬的戰斗力很強,單個獵犬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因此這些家伙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15億美元。

(獵犬表示無能為力)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容以外,關于豬的還有一些有趣知識,你或許還沒有聽過,但不得不知:
豬是最早的家養動物之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第一個飼養野豬的國家是中國,而目全球一半以上數量的豬也在中國;
北美的第一頭豬是由西班牙探險家于1539年帶來的;
豬的種類一共有15種;
智商比狗還要高,非常聰明,幼豬在兩個星期內就會對一個特定的名字做出反應;
其嗅覺非常靈敏,甚至可以找到深埋地下5英尺的食物,曾被前蘇聯用來探雷;
每天可以喝14加侖的水,真正的大胃王;
公豬在野外雖然有天敵,但任何動物碰上它們時都要三思而后行。公豬在自衛時攻擊力甚至可以殺死老虎;
每只腳有四個腳趾,但它只使用中間的兩個腳趾;
非常喜歡社交,熱愛彼此靠近,喜歡湊熱鬧,不甘寂寞的種族;
母豬一胎可以產出7到12頭幼崽,其生產的世界紀錄是一胎37只幼豬;
世界上最大的豬出現在1933年的大比爾,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這頭波蘭豬重2552英鎊,高5英尺,長9英尺;
尖叫聲可以媲美超音速飛機,可達到110分貝到115分貝,要知道超音速客機也僅僅有112分貝;
豬肉是世界上消耗最多的肉食品,其硫胺素含量是其他食物的3倍;
其心臟瓣膜可用于人類心臟瓣膜移植,此外有包括胰島素在內的40多種藥品來自豬。
由于宗教方面的原因,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并不吃豬肉,阿富汗曾聲稱全國僅僅只有一頭豬,還是由中國贈送的。在2002年,中國向喀布爾動物園贈送了一對豬,其中一頭死了,剩下了唯一一頭名為Khanzir的豬。

(阿富汗這頭孤獨的豬)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豬當作寵物,人們對豬不再局限于吃肉,對豬的好感也在逐漸增加。由于其性格聰明溫順,很多家庭愿意和豬一起玩耍。
很多人認為豬能夠意識到危險的臨近,它們會聞到同伴的血腥味、聽到屠宰場發出尖叫聲,它們也會緊張和尖叫,甚至會去舔屠宰場工人的手,換取最后的憐憫。雖然大部分豬最終還是會成為我們的口中之物,但合理善待它們,已經是當下很多企業和動物保護者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零號工程團隊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