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做把好弓要一年?揭秘中國古代傳統弓制作

    自古中國武藝就流傳有這么一句話:“武藝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遠古神話中后羿射日的傳說,則間接說明了中華民族制作使用弓矢的起源之早。中華射藝源遠流長,古代詩詞中既 有“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從容與“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的榮耀,也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遐想與“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惶恐。

    不管是在金戈鐵馬的冷兵器時代,還是在火藥兵器出現之后,弓箭在遠射兵器中一直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古人將其列入“五兵”之內,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的需要,弓箭也必須改良。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射程與增強殺傷力,成了弓匠們奮斗一生的課題。

    傳統弓箭的構造及材質可主要分為單體弓、加強弓及復合弓三大類。單體弓就是用單一材料制成的弓。加強弓也稱為合成弓、疊片弓,是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疊加制成的。復合弓則是采用不同的多種材料制成的弓。中華民族使用筋、木、角制作復合弓的歷史甚長,在商代之前就已經掌握了這一技術。

    復合弓又稱筋角復合弓,如其名所述,使用了動物的筋,角,作為原材料,但如果這么簡單的取材也能領先于當時時代的科技,未免有些兒戲了,讓我們來看看《考工記》中的記載:“干也者,以為遠也;角也者,以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者,以為和也;絲也者,以為固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該文便詳細介紹了制弓時所需的六材(干、角、筋、膠、絲、漆,統稱“六材")及其作用,弓人選材追求至善,而每一種材料只在其特定的時節里才能達到要求。因此《考工記?弓人》曰:“取六材必以其時。”鄭玄注:“取干以冬,取角以秋,絲漆以夏。筋膠未聞。”可以看出古時一張弓的制造僅僅取材就有多么考究。

    傳統的筋角復合弓在制作上同樣十分的講究,一絲不差,因為工序眾多的制作過程中如果有那么一絲一毫的差錯,即使成了一張弓,也必然是瑕疵品。何況傳統筋角弓的制作時間往往在一到三年,可想而知制作一把好弓的困難,因此制作嚴謹成了弓匠們的第一準則。

    ▲高翔老師作品

    傳統筋角弓的制作中,每一部分都要單獨進行,一開始的修弓胎,長度確定后還要保證均勻的厚度,而后打磨弓胎,這一步就已經開始控制弓的形變。弓胎兩端開V口后,要將打磨何時的稍子進行插接,這一步十分的關鍵,如果弓稍不在弓胎的中線上,那么弓成后必然會出現“翻弓”。老話講:“翻弓打死牛”,而這一步的嚴謹就決定了成弓時不會有翻弓現象的發生。

    這兩步過后就可以給弓粘貼望把了。望把,即弓把,是射箭時持弓手握持的部分,望把的粘合要盡可能的牢固,當然嚴絲合縫是最基本的條件。

    當這一切都做好時,就要處理牛角了。牛角是貼在弓臂內側的部件,牛角首先要修型,成片后還有一道工序叫做刮角面,這一步驟可以減輕牛角的自重,同時又加快了牛角的回彈速度。成弓后,這一部分主要保證了箭的初速。貼牛角時如果角片不夠長,則需要一個叫做“梁子”的東西出場了。梁子可以在保證不影響弓的性能的前提下讓弓匠使用更短的角片。

    接下來就是組合這些原材料了。先貼望把,再插弓稍,而后貼角片。這時候,膠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膠既要有強大的粘合力,又要有彈性,古時工匠們便選擇了天然的生物膠:鰾膠。鰾膠取自魚鰾,進行熬制后成膠,熬制的火候也有著不少的講究。好膠才能出好弓,所以膠的熬制也是決定弓的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了膠,自然就可以開始粘合原材料了。這時候,為了保證弓胎與角片粘合的嚴絲合縫,一樣新的工具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走繩”。走繩可以給粘合時的弓胎以及角片施加平均的壓力,讓粘合變得精致而細膩。

    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制作的最后一部分了,鋪筋。筋一般取自牛背筋或蹄筋,要曬干后砸開,在經過數道工序后除去蛋白質的部分,然后梳理到筋絲相互不交叉,這樣的筋絲才能使用。鋪筋時也不是隨便鋪上就行,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厚度,而且一定要左右對稱,不然出來的弓是沒有辦法使用的。

    這全部的過程形容起來不過侃侃千字,但是真的做起來,整套工序最快也要一年時間。當然了,一年只有一張弓自然是沒有辦法達到供給數量的,所以舊時弓匠們都會在相應的季節里備上多把弓的原材料。據現代傳統弓匠所言,一個人一年最多也就同時做著那么三五張弓,不是做不多了,而是沒法分心同時做好這么多張,所以古時弓匠都是一大家子的傳承。

    ▲制作過程圖取自wencheh《清弓制作流程》

    但是在現代,那種家族式的傳承逐漸式微,生于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弓匠們對制弓也有了新的認識。傳統的筋角弓因為使用天然材料,在材料的成本和性能上必然是無法與現代的合成材料相比的,而傳統工藝的工序繁雜又耗費時日,其效率必然很難為當今生活在快節奏的工業化社會的普羅大眾所接受。那么傳統弓箭射藝如果想發展與復興,革新自然是勢在必行的。

    隨著傳統文化近些年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傳統弓箭愛好者開始涌現,但大家所都面臨著一個大問題。傳統筋角弓的實用價值雖然不容置疑,但是昂貴的天然材料導致的價格偏高和將近一年的制作工期著實是為難了不少的愛好者。所以,傳統弓箭的第一次大改革,就是材料的更新換代。

    ▲弓匠醫生作品

    現代工匠使用玻璃纖維和碳纖維代替了傳統的牛角牛筋,用竹木復合弓胎代替了單一的竹弓胎、木弓胎,更是使用了環氧樹代替了生物膠質,使用氣壓帶代替了原始的走繩。至此,現代層壓弓誕生了,合成材料使得其穩定性大幅度提高,更有目的性的材料性能也讓傳統弓箭得到了一次新生。

    中國傳統射藝的復興已然開始了進程,隨著更多傳統文化的大力推廣以及全國各地的傳統弓比賽日益增多,相信中國的傳統射藝也能更好的發展!

    ▲天水第二屆國際傳統弓大賽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天彧,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刀匠老劉weixin:Lqbj689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12-29 00:00
    • 閱讀 ( 99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