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蒙古刀鑒賞指南:原來刀還分公母?

    在中國各民族中,有些民族因為生活習慣與方式的關系,往往隨身佩戴刀具,蒙古族就是其中典型。因為蒙古族大多是游牧生活,以畜牧業為主要生產方式,也就使得刀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工具。于是最終成為了蒙古族的“標配”。蒙古族群眾不論男女,均會佩戴蒙古刀(同類的還有美國的西部牛仔,也是隨身攜帶刀具),蒙語稱為“呼圖嘎”。

    蒙古刀因為其使用者所處的地域和性別,往往會有不小的差異。如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蒙古人,和居住在接近森林的狩獵蒙古人(“舊稱林木中百姓”),在其佩戴的蒙古刀上就能看出明顯的差別。

    游牧蒙古人的刀因為要作為屠宰牲畜和用餐之用,其刀往往細窄小巧,刀頭呈魚頭狀,直刃直柄,血槽較輕或沒有。這樣的刀既方便在宰殺牲畜時對牲畜進行放血,也方便作為餐具使用。除此之外,這種刀在日常佩戴時還有作為裝飾品的功能,是故往往會根據持有者的能力而進行裝飾。

    而狩獵蒙古人的刀就寬大的多,往往刀劍鋒利并有血槽,有些刀具還是彎刀。因為他們將刀主要作為獵刀使用,并不會將其作為餐具。要求刀在殺死獵物的前提下還可以肢解獵物并起到很好的自衛作用。在這種使用原則下,他們的刀往往沒有復雜的裝飾。

    進入明清時期以后,因為蒙古人內部階級分化的日趨明顯,其在蒙古刀上也有所反應。蒙古刀的生產實用性逐漸降低,變為純粹的餐具與裝飾品。在這一時期,蒙古刀的長度往往在30厘米左右,并且可能是因為來自漢地的影響,被區分出男性佩戴的“乾刀”與女性佩戴的“坤刀”。坤刀往往比乾刀要細窄一些,在用餐時可以幫助客人割肉吃,而乾刀則只能主人自己使用,這應該是乾刀與坤刀在餐桌上最明顯的功能差別。

    根據蒙古人的習俗,蒙古刀的正確佩戴方式是與火鐮一起,被名為“托海”(或稱圖海)的構件連接,佩戴在腰帶右側。因為在蒙古人的文化中,人的靈魂寄居在腰帶上,在腰帶上佩戴刀與火鐮可以帶來光明劈開黑暗,保護佩戴者。經過蒙元時期與漢族人的深入接觸后,筷子也成為了蒙古人隨身攜帶的工具,于是蒙古刀的刀鞘上開始特意制作機關以容納筷子。

    既然蒙古刀的佩戴除了實用以外還有一些文化寓意,便自然會有一些禁忌。比如在手握蒙古刀時,不能用刀尖指著太陽、月亮、星星、人、天地、山水。遞給他人時要將刀尖對準自己,以表示沒有惡意,也不能將插有肉的刀遞給別人。刀在放置時,要把刀背向上,并禁止用手彈撥刀刃。在騎馬時要將刀置于腰后。

    蒙古刀的文化寓意也體現在刀具的裝飾上。蒙古人在刀具上的裝飾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本土的薩滿文化,還有南方的漢文化、西方的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蒙古人。于是在蒙古刀具的裝飾上,往往能發現融合了以上四方面的文化元素。如常用于刀鞘上的佛教八寶裝飾就是明顯受到來自佛教的影響,而龍、鳳甚至蝙蝠、“壽”字紋,便是來自于漢族文化。

    現在的蒙古刀,已經徹底成為了一種工藝品,不再具有實用功能。其作為一種民族傳統的痕跡而存在,也成為了旅游區創收的手段。為了吸引游客的眼球,這些“蒙古刀”往往浮夸而不實用,并充滿了文藝味道。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刀匠老劉weixin:Lqbj689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12-31 00:00
    • 閱讀 ( 79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