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是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過對于大多數人,其他病原體感染導致了鼻塞、嗓子痛、咳嗽、發熱等癥狀的情況也都被稱為感冒(這些情況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更為準確)。當這些病原體入侵人體的時候,人的免疫系統會做出反應,感冒的癥狀也就因此產生了。
有關著涼與感冒的關系的研究一直在進行。100多年前,科學界或多或少地認為,寒冷的天氣會讓人感冒。這種觀點很直觀,因為感冒往往有很鮮明的季節性特征。二戰結束后,英國病毒學家Christopher Andrewes和他的同事們開始研究感冒的原因。他們找到一些志愿者,這些志愿者被分成兩組,一組的鼻腔中被滴入感冒病人的鼻腔分泌物,另外一組被滴入生理鹽水作為對照。實驗的結果非常清晰,被滴入病人分泌物的231名實驗組志愿者中,有137人得了感冒;而被滴入生理鹽水的63人中沒有一個生病。研究還發現,造成感冒的病原體可以穿過140mμ的小孔,說明導致感冒的是一種病毒。
現在,基于多數研究,很多現代病毒學教科書認為寒冷和感冒不存在因果關系。至于為什么感冒會表現出和季節有關,最常見的解釋是,低溫環境下,人們會更多地集中在室內,通風條件也很差,讓病毒更容易傳播。另外,冬天的濕度比夏天要低,而很多感冒病毒在低濕度的環境下生存得更久。不過也有研究指出,低溫雖不是感冒的原因,但可能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讓沒有癥狀的感染者病情加重。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