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不能給狗吃巧克力?

    原因很簡單,狗吃巧克力會中毒。這聽上去有點像謠言,但確實是真的。在美國,巧克力是造成寵物狗中毒的五種常見物品之一,其余四位是汽車防凍液、大麻、鼠藥和殺蟲劑。

    巧克力中富含鎂、鉀和維他命A以及可可堿,因而具有高能值。對人類來說,可可堿是一種健康的反鎮靜成分,故食用巧克力有提升精神,增強興奮等功效。

    可可堿是一個甲基黃嘌呤類生物堿,同屬這一類的還有茶堿和咖啡因。它是苦味的無色或白色晶體,可溶于水,比其同系物咖啡因療效低。它是茶堿和副黃嘌呤的同分異構體,屬于二甲基黃嘌呤類。所以三大飲料可可、咖啡、茶可是有共同特點的。另外它們仔細嘗起來,都有一絲苦味,這是甲基黃嘌呤類物質導致的。

    1878年首先從可可樹種子中提取出可可堿,不久之后德國有機化學家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完成了可可堿的合成。可可堿能興奮中樞神經,松弛肌肉,提高心律,但對動物的神經系統有不良影響,對貓狗來說可可堿(巧克力)是毒藥。人類對可可堿的代謝能力強,不但無害,反而有益健康。

    人類對苦味本能上是抗拒的,因為苦的潛臺詞是有毒。可可、咖啡、茶之所以都含有一定量的甲基黃嘌呤類物質,是為了自衛。因為這些物質對大部分動物來講是有毒的,動物們也就不會去食用它。但靈長類動物對此類物質擁有很高的代謝率,體內的這些毒素會很快的通過肝臟解毒和腎臟排泄排出體外。

    而貓狗并不能有效的排出身體內的甲基黃嘌呤類物質。它需要大約20小時才能將攝入身體的一半甲基黃嘌呤排出體外。以可可堿為例,狗的最小中毒劑量是每公斤體重16毫克,而能導致一半實驗動物死亡的半數致死量是每公斤體重300毫克。

    常見的牛奶巧克力中可可堿的含量大約是1.4毫克/克,黑巧克力則是其含量的十倍,大約是14毫克/克。對于一只體重3公斤的博美來說,一次吃下3.42克黑巧就可能中毒;一次吃下10克黑巧就可能出現嚴重的嘔吐和痙攣;一次吃下60克黑巧就可能因為心動過速和肌肉強直而死亡,這也不過只是一板巧克力的重量而已。對于狗來說,吞下一板巧克力顯然不是太難的事。

    默克獸醫手冊建議,狗一次吃掉的黑巧克力數量超過1.3克每公斤體重,就要送去動物醫院救治。相對來說,狗因為偷吃牛奶巧克力而致死的機會少得多,因為除非闖進了糖果店,一條狗一次吃下幾斤巧克力的機會并不多。至于所謂的白巧克力,則可以放心給狗吃,因為其中的可可堿含量微乎其微。

    實際上貓對這些物質更敏感,不過由于缺乏一個基因,貓不能嘗到甜味,因此對甜品毫無興趣。而我們為了掩蓋甲基黃嘌呤類物質讓人有些不爽的苦味,習慣于將其與大量的甜味物質混合。狗和人一樣喜愛甜食。馬也愛甜食,也對甲基黃嘌呤類物質很敏感,不過它們體形碩大,不太容易因此中毒。

    2005年,美國國家農業部野生動物服務中心、美國國家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約翰約翰斯頓在一篇論文中探討了哥倫比亞咖啡和肯尼亞咖啡、中國綠茶和印度紅茶、可可粉和巧克力棒哪種能更廉價迅速的毒殺野狗。——在美國,每年各種野生犬科動物,特別是郊狼,給農牧民造成大量的損失。

    據美國農業部2001年發布的農業調查公告,僅2000年一年,因遭遇郊狼捕殺而損失的牛羊價值4千4百萬美元之巨。怎么殺郊狼成了人們的一大心病。早期人們用氰化物制成毒餌毒殺它們,但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動物都會因為氰化物中毒。后來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甲基黃嘌呤類物質,它們對犬類效果極佳,而且價格便宜量又足。

    (答案整理自新知周刊)
    • 發表于 2013-09-23 00:00
    • 閱讀 ( 94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