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英國大名鼎鼎的獅心王理查,大概認識他的人,立刻想到的必定是他在中東戰場上,與另一位著名的君主——薩拉丁之間的巔峰對決。然而在1192年,獅心王理查在東方的軍事冒險就已經結束,僅僅7年后的1199年,他就離開了人世。那么這位君主,在他人生最后的七年中都做了些什么大事呢?

▲“獅心王”理查一世
實際上對于這位理查一世的臣子們來說,如果理查一世能夠和神圣羅馬帝國的腓特烈一世一樣死在東方,那他無異于算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不過很遺憾,之后這位獅心王在從東方回到歐洲之后,就開始為他的臣民帶來了無數的煩惱。當理查一世帶領著自己的軍隊坐船離開圣地之后,很快艦隊就遇到了風暴,被迫在拜占庭帝國內停靠。了解自己與拜占庭帝國之間矛盾的理查不敢久留,很快再一次駕船離開,但是這一次他的船只遭到了更加嚴重的破壞,因此只能放棄走水路,而是選擇經過中歐,走陸路回國。

▲在圣地指揮戰斗的“獅心王”理查一世
結果,在經過維也納時,他立刻被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五世逮捕,然后關在德倫斯堡城堡里。利奧波德五世在當時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大帝死后,接管了神圣羅馬帝國軍隊,并到達了圣地。作為神羅的代表,利奧波德五世本想獲得與理查一世和法王菲利普二世一樣的待遇,但是這一想法卻遭到了理查一世傲慢的拒絕。因此此次利奧波德五世對曾經的戰友下手,就頗有些公報私仇的意味。

▲利奧波德五世
堂堂英王,并且還是十字軍成員的理查一世竟然成為了階下囚,這自然很快就成了震驚歐洲的大事。很快教皇將利奧波德五世革出教籍,以迫使他釋放理查一世。然而利奧波德五世雖然懾于教會的權威,但是卻并沒有打算就這樣放過理查一世。因此利奧波德五世很快就把理查一世轉手給了當時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六世。

亨利六世同樣對這位英國國王極為的不爽,加之理查一世在見到這位神羅皇帝之后傲慢無禮的行為。因此即使教皇同樣也對他使用了革除教籍,但是他卻為理查一世開出了一個15萬馬克的大數目作為贖金。這一數目是之前在耶路撒冷,薩拉丁預先為理查一世準備的數額,不過由于理查一世當時并沒有兵敗被俘,因此這筆贖金的受益人,也自然歸得到理查一世的亨利六世。

▲亨利六世
這么大筆數目,幾乎相當于英國財政年收入的兩三倍。為了湊足這么一大筆錢,英國不得不開征“皇冠稅”,雖然不知道這個“皇冠”指的是那個快爛在監獄里的理查一世,還是神羅皇帝的那個金燦燦的皇冠,反正英國最后幾乎算是被翻了個底朝天。連同教會和外國人加一起,留守英國的理查一世王弟,也就是之前反叛過理查,后來又被評為“失地王”的約翰,終于在法國王子菲利普的友情資助下,湊足了這筆贖金。心滿意足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也沒有再為難理查一世,在宣布赦免他的那些亂七八糟,可能是亨利臨時想出的罪名之后,理查一世終于回到了英格蘭。順便,這是他自在倫敦登基以來,第二次登上英格蘭。

▲亨利六世赦免理查一世
理查一世回國之后,為了感謝自己的這個弟弟,在自己最危難的時候依然沒有放棄自己,因此不僅對之前的反叛不計前嫌,甚至宣布約翰為自己的繼承人。不過理查并沒有選擇在倫敦安安穩穩的度過自己剩下的時光。和平對于這位君主來說太過無聊。他決定奪回自己被囚期間,法王菲利普二世趁機從英王手中拿走的諾曼底。就這樣,曾經并肩作戰的兩個國王,不顧教皇的勸阻,開始在諾曼底展開了大戰。似乎是出于自己在神圣羅馬帝國的城堡中,那段囚徒歲月中產生的某種奇怪的情懷,理查一世在一處白堊巖上,修筑了號稱如同“自己女兒”的蓋拉德城堡。

▲蓋拉德城堡遺址
理查一世繼續活躍在戰場上的時間,到此也所剩無幾。如果說受困于神羅還可以說是一時失誤,那么理查一世的死,可就堪稱荒唐。1199年,一個農民偶然間挖到了一處羅馬時代遺留的寶藏,而這些寶藏很快就被當地的領主霸占。聞訊的理查一世對此大為光火,他認為自己才是這個財寶真正的合法擁有者,因此立刻帶兵圍攻這位可憐的領主。夜晚,當理查一世巡視白天的對于城堡的攻擊成果時,一支箭矢突然射中這位“獅心王”。這個傷口給這位高傲的國王帶來了致命傷,不過臨終前,獅心王見到了射中他的年輕弩手皮埃爾,此時已經奄奄一息的理查一世宣布赦免了這個小伙子的罪,并且賞給了他100先令。不過這個可憐的家伙一走出理查一世的大帳,就立刻被憤怒的傭兵們絞死。對于傭兵們來說,那倒霉的一箭,讓理查一世欠他們的工錢徹底煙消云散。

▲“獅心王”之死
對于“獅心王”的評價,大多是基于他在十字軍時期光輝四濺的表現。的確,戰場上的理查一世的確堪稱光彩照人,不過即使在戰場上有多么的光彩奪目,一個合格的君王,也不應該僅僅只是在戰場上表現非凡。不過對于一個君主的名聲來說,最重要的,可能還得是他們身后的評價吧。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鸮,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