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大禹為什么造九鼎?九鼎為什么象征著國家政權?

    在古代中國,爭霸天下也被稱作問鼎中原。九鼎為什么會與國家最高權力掛鉤?大禹最初又為什么要造九鼎呢?

    “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發兵攻打居住在陸渾之地的戎人。陸渾在河南嵩縣北部,距離東周首都洛陽不遠。

    陸渾戎當然不是對手,楚軍大獲勝利。不過,楚莊王并沒有就此停手,而是大手一揮,指揮大軍一路向北,進入了周天子的領地,來到了洛水邊。

    周定王非常恐慌,便讓王孫滿以勞軍的名義去探探虛實。天子使者來到楚營后,楚莊王劈頭便問王孫滿: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

    ▲楚莊王出征雕像

    王孫滿這樣回應道:

    “鼎的大小輕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從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時候,把遠方的鬼神畫成圖像,讓九州的長官進貢銅器,鑄造九鼎并且把圖像鑄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備在上面了,讓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進入川澤山林,就不會碰上不利于自己的東西。魑魅魍魎這些鬼怪都不會遇上,因而能夠使上下和諧,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夏桀昏亂,把鼎遷到了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紂暴虐,鼎又遷到了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雖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亂,鼎雖然大,也是輕的。

    上天賜福給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郟鄏,占卜的結果是傳世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是上天所命令的。周朝的德行雖然衰微,天命并沒有改變。鼎的輕重,是不能詢問的。”

    楚莊王聽完,無言以對,也沒有再強求,不久便離開了東周境內。以上便是問鼎中原的出處。

    ▲春秋形勢圖

    楚莊王當然不是一個單純的好奇寶寶,只是想了解下九鼎的大小輕重。從王孫滿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九鼎乃是國家的象征,它的遷移代表著政權的轉移。由此,楚莊王的問鼎,透露的是他欲取周而代之的野心。

    進入戰國以后,諸侯國向周天子謀求九鼎的次數越加頻繁。不僅秦國多次興師臨周而求九鼎,齊國、魏國、楚國等也都對九鼎朝思暮想,恨不能自己獨占。周天子則在各國中周游,利用他們彼此的矛盾艱難地保住這國之重器。

    不過,九鼎為什么成了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征呢?

    ▲大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

    在古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即祭祀,戎是軍事。也就是說,國家一共兩件大事,一件是祭祀,一件是軍事。

    祭祀是溝通人和神的方式,代表著民眾的宗教信仰,它是凝聚一個國家民眾的精神力量,進一步構成國家合法性的基石。

    因此,祭祀權和祭祀器皿,自然成了國家最高權力之象征。誰掌握了這些東西,誰便擁有了王權。這就是九鼎為政權象征的由來。

    以上是較為流行的說法,為很多人所接受。然而,真的如此嗎?

    古代的鼎,用途分兩種,一種是被用來做區分貴族身份的禮器,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另一種則是祭祀用器,盛放宰殺的牲畜(這類東西有個專門稱呼——犧牲),以供神靈享用。

    的確,鼎的一大功用便是祭祀,但祭祀并不都是用鼎。實際上,上古時期許多重要的祭祀并不用鼎。

    殷人祭祀方帝的主要方式是燎,即將木柴捆成一團,在上面放上牛、羊、豬、狗等犧牲,然后點火。周人祭天的方式是柴,方法和商人的燎差不多。兩者都沒有用到鼎。

    此外,殷周其他的祭祀活動中,作為盛放犧牲的器皿眾多,列于廟堂之上的有包括“寶尊彝”等等,并不是只有鼎一種。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那種認為,九鼎因為用于祭祀而被視為政權象征的說法,恐怕并不符合事實。那么,九鼎的神秘力量從何而來呢?

    ▲夏代地圖

    答案還得從王孫滿的回答中去尋找。

    王孫滿的回答分為兩部分,其一,敘述九鼎的來歷,以及它的功效。其二,告訴楚王,天命都是有時間限度的,過了期限,天命才會轉移。周的天命是七百年,現在還沒到時間,所以鼎的輕重還不該你問。

    九鼎神奇之謎就藏在答案的第一部分:

    “從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時候,把遠方的東西畫成圖像,讓九州的長官進貢銅器,鑄造九鼎并且把圖像鑄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備在上面了,讓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進入川澤山林,就不會碰上不利于自己的東西。魑魅魍魎這些鬼怪都不會遇上,因而能夠使上下和諧,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依據王孫滿的這番話,夏王鑄造九鼎(通常認為是大禹鑄造九鼎),并把九州的神鬼刻畫在鼎上,首先是為了讓民眾辨別什么是神靈,什么是怪物。不過,這不是最終目的。

    ▲紹興大禹陵

    其最終目的,是保證民眾在出入川澤山林時,不會遇到有害的東西。即便魑魅魍魎這些鬼怪存在于川澤山林之中,它們也不敢來害人。因為大禹做了這樣利于萬民的功德,上天自然非常高興,便放心地把天下交付給他們,這就是夏朝天命的由來。

    由此可知,九鼎的神奇之處,在于它身上刻有那些奇異的神怪圖像。因為有這些圖像,鬼怪才不敢危害百姓,人們也自此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所以,大禹為了保證百姓不受鬼怪侵擾,而鑄造了九鼎。自從九鼎鑄成,因為可以保護民眾不受鬼怪侵害,使得人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上帝于是降下天命,夏自此獲得天命而治理天下。

    可以說,夏朝天命便源于九鼎,而九鼎也因此被視為國家政權的象征。

    ▲古代鼎類復制品

    不過,有人可能會質疑,所謂大禹鑄九鼎辟鬼神(也稱為鑄鼎象物,在這里,物即鬼神之意),怎么看怎么像神話,與歷史根本搭不上關系。而從神話角度來分析九鼎與國家權力之間關聯,這種做法不是胡鬧嗎?

    其實,這是個誤會。大禹鑄鼎象物應當是一種原始巫術,并非神話。

    巫術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現象,每個民族在它早期的文化發展中,都有一段時間是巫術占統治地位的階段。大禹的鑄鼎象物,大體就是夏民族巫術文化的一種反映。

    巫術發揮作用的原理,根據弗雷澤的分類,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相似律為基礎的模仿巫術或順勢巫術。在這種巫術中,巫師只要通過模仿便能達到他的目的。

    ▲夏朝百姓捕魚

    另一種是以接觸律為基礎的接觸巫術。在這種巫術中,巫師需要獲取某人身體的一部分或者他身體曾經接觸過的物品,通過對此媒介施加影響以達到相應的目的。

    大禹的鑄鼎象物屬于模仿巫術,運用的是第一種原理。依據模仿巫術的原理,九州魑魅魍魎的形象既然已經全部被刻畫在九鼎之上,那么,只要對這些圖像實施法術,就能夠傷害到他們的實體。

    如此一來,鬼怪便全在夏王的掌控之中,人民自然可以放心安全地出入山林川澤,而不用擔心受到傷害。

    這種通過圖像實施詛咒和攻擊敵人的做法,又被稱為偶像祝詛術。這一做法曾在世界各民族中廣泛流行,在古代中國也不乏案例。

    ▲大禹治水雕塑

    《六韜》和《太公金匱》中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周武王推翻商朝后,丁侯不服,因而不來朝見。姜太公于是命人畫了一幅丁侯像,他朝畫像接連射箭三十天,使得丁侯大病一場。

    丁侯讓人占卜病因,得知起因自周朝,他于是趕緊派使者去朝見武王,表示歸順之情。姜太公這才將丁侯畫像上的箭一一拔去,等到所有的箭都拔去時,丁侯的病不治而愈。

    由此,四方諸侯莫不敬畏,都紛紛前來朝覲武王。《封禪演義》中,陸壓射殺趙公明的釘頭七箭書,大概便是出自于此。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江河散人

    • 發表于 2017-10-24 00:00
    • 閱讀 ( 83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