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日本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為何才打到武漢就打不動了?

    七七事變前,在華北各省和偽滿洲的非軍事區,日本與中國不斷發生軍事小沖突,對中國懸而未決的一系列問題讓日本決定“通過一場有力的軍事打擊”徹底解決。

    戰爭調兵命令由日本天皇裕仁發出。戰前他問時任日本陸軍大臣的杉山元:“解決中國事變,需要多長時間?”杉山元當時回答:“只需要一個月!”

    后來,裕仁與閑院親王談論中國事變時,對杉山元的話打了個折:“即使與支那發生戰爭,兩三個月就解決了。”日本叫囂三個月解決中國,大概由此傳開。


    日本政府高層揚言三個月滅掉中國。可是打到第二年的武漢會戰結束后,日軍的攻勢就停滯不前。雙方進入戰略僵持階段,為何揚言三個月亡華的日本,為何打到武漢就打不動了?

    一、日本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中國的實力

    開戰前,盡管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但中國仍然是世界大國,地盤大人口多,特別是戰略縱深大大超出了日本的預想。而日本是個小國資源匱乏,經不起消耗。而且日本占據大量的中國領土都要派兵把守,兵力也捉襟見肘。所以打了幾次大會戰后。日本經不起消耗,銳氣全無。中國窮慣了,雖然丟了半壁江山,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依托大后方玩了命的和日本死磕,日本雖然看似咄咄逼人但有苦自知。


    二、中國的地形優勢

    日軍前期進展順利,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機械化優勢,但打到武漢一線,已經進入山地丘陵地帶,機械化部隊難以施展,優勢大大降低。中國仍然控制著西部、西南和中部的廣大地區,中國軍隊依托地形節節抵抗,日本進入湖南和廣西曾遭到中國軍隊的強力反擊,日本幾次進攻四川和陜西的行動也都以失敗而告終。其實即使德軍來了,也未必能好到哪去,扔到黃土高原上沒人領路走都走不出去。


    三、日本眼光狹隘,沒有長遠的戰略

    日本在戰前的設想是以滿洲國為后方基地,軟硬兼施慢慢的蠶食中國,可日軍軍部那幫狂妄自大赳赳武夫,整天想著建功立業。哪管那么多,中國這么弱,怎么可能打不贏用不著這么謹小慎微,打了再說。結果打著打著發現自己已經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了,戰爭打到中期發現沒石油不足,為了搶石油又作死去打美國。結果讓原本保持中立美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并大力援助中國,加速了日本的滅亡。


    四、中國得到了國際上的支援

    戰爭初期,中國得到了蘇聯的武器和貸款援助,中后期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而美國在向中國提供武器和物資的同時,還加大對日本的制裁力度,使得日本陷入了困境,當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后,日本人徹底瘋了。一旦石油斷絕,日本的工業將遭到毀滅性打擊,機械化部隊和海軍也將成為廢鐵,所以日本鋌而走險向美國宣戰,加速了自身的滅亡。


    五、日本低估了中國人的抗戰決心

    當時的日本高層普遍認為,中國積弱不堪,日本能輕易的通過武力手段迫使國民政府屈服,讓中國做出讓步,結束對立狀態,就像當年的滿清入主中原一樣。但是國家存亡之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人都緊密的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就連曾經與民國政府互相攻伐的軍閥們,也放下成見加入抗日大軍。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侵略者是沒有好下場的,邪不勝正,正義必勝。


    • 發表于 2017-10-18 00:00
    • 閱讀 ( 124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