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歐洲的修道院,大家應該大多會想到的是那些神圣而又充滿歷史陳舊氣息的世界文化遺產。不過這些看似與世無爭的修道院,實際上遠遠不是什么與世無爭的世外之地。相反,這些修道院,實際上時常與歐洲的那些高聳的城堡一樣,同樣擁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爭地位。甚至有時,這些堅固的修道院,往往在戰爭中承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那么這些修道院,又為何成為了戰場上的壁壘了呢?

▲中世紀的修道院
基督教的修道院制度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伴隨著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崩潰之后不斷的擴展,修道院也逐漸在蠻族的統治下遍布西歐。在歐洲充斥著戰亂的黑暗時代中,這些修道院得到了大量歐洲貴族的捐贈,加上其擁有許多技術和商業優勢,很快成為了一個極為富庶的團體。不過正所謂樹大招風,對于彪悍的維京人來說,這些富庶的,并且大多占據沿海沿河地勢平坦地區的修道院,無疑是他們最為鐘情的目標。

▲遭到維京人洗劫的修道院遺址
不過對于修道院們來說,維京人實際上并不只是唯一的威脅。雖然基督教已經成為了大多數歐洲地區的精神支柱,但并不是所有的貴族都不會去打這些修道院的主意。尤其是當修道院不斷積累財富,甚至于越來越多的大修道院,已經與封建領主無異時,自然引來了越來越多的覬覦者。這些人中包括修道院所在國家的敵對國、貴族,甚至還有修道院領地中對修道院不滿的民眾。因此,修道院們為了保衛自己的財富,自然選擇建起更加堅固的城墻。

▲羅馬尼亞的中世紀修道院
不過也并非所有的修道院,都修在容易遭受攻擊的平原。出于神秘性或者說安全性的考慮,許多修道院和城堡一樣,也往往喜歡依山而建。修道院本身高聳的塔樓,就有著瞭望塔乃至制高點的作用,加上高大的城墻,可以使守軍有著居高臨下的巨大優勢,因此這些修道院可謂是真正的易守難攻。加之修道院本身,往往因為其宗教的緣故,對于民眾的號召力,甚至比那些世俗的貴族乃至君主都更加強大。因此許多時候,可以很快的就召集起龐大而又堅決的勢力,來保衛修道院的安全。

▲法國圣米歇爾修道院
伴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到來,由于火器開始大規模出現在戰場,傳統的中世紀城墻,在新的火炮武器面前,就顯得極為的脆弱。不過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修道院卻一反常態的,在文藝復興的戰爭中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東歐的戰場上,在17世紀的莫斯科和波蘭—立陶宛,圍繞著修道院就爆發了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保衛戰以及光明山修道院保衛戰兩場影響深遠的戰役。

▲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保衛戰
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保衛戰的參戰方,是當時莫斯科國名將斯科平—舒伊斯基所率領的莫斯科軍以及部分瑞典的軍隊。他的對手,則是帶領著雖然龐大,但是除了部分波蘭以及哥薩克組成的核心軍團外,其他極為魚龍混雜的偽季米特里二世。因此,相對于數目龐大的僭王軍隊,斯科平—舒伊斯基所率領的守衛方反倒是堪稱裝備精良,加之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在修建之處,就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的戰爭,而修建了堅固的城墻,因此足以抵擋偽季米特里二世龐大的軍隊。

▲現代的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
相對于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保衛戰,波蘭人與瑞典之間的光明山修道院保衛戰則更為的慘烈。首先瑞典軍隊相對于偽季米特里二世的軍隊來說,裝備自然是更加的精良,而且在火炮方面,瑞典人所擁有的火炮數量上,則多于守衛修道院。更為關鍵的是,與戰斗經驗豐富的瑞典軍相比,光明山修道院的軍隊,只是些缺乏作戰經驗的波蘭民兵和武裝修士。還有一個糟糕的問題是,在瑞典人的火炮面前,修道院高大的建筑和塔樓無疑也是很好的射擊目標,所幸這座古老的修道院在修建時被修建的格外堅固,加上波蘭天主教徒的浴血奮戰,最終得以保衛這座修道院始終沒有讓信仰新教的瑞典人進入。

▲光明山修道院保衛戰
不過謝爾蓋圣三一修道院和光明山修道院的輝煌,卻并不能代表一個中世紀的修道院,真的能夠和貴族的城堡一樣作為一個完美的軍事設施。

▲中世紀的城堡
首先歐洲中世紀的城堡,其具有軍事存在價值的,實際上并不只是城堡城墻本身。中世紀的城堡,往往從內而外,幾乎每一處建筑都被賦予了不同的軍事目的。這些為戰爭而生的堡壘,在設計階段,就被融入了歐洲無數的軍事技巧與理論。這種詳細的設計所帶來的高防御力,是大多只能依靠城墻以及地形來進行防守的修道院,所遠遠無法比擬的。

▲遭到圍攻的歐洲中世紀城堡
在兵員上,城堡與修道院也有著天壤之別。作為世俗的軍事設施,城堡的守備兵員在戰斗方面的素質,自然不是修道院所能比擬。光明山修道院能夠抵擋住瑞典人的進攻,很大程度上并不只是依靠武裝的修士與狂熱的民眾。實際上,早在瑞典人圍攻修道院之前,光明山修道院就已經收容了大量失去組織的波蘭—立陶宛的天主教士兵,以及一些來自德意志的天主教傭兵。并且在圍攻開始之后,光明山修道院還獲得當地許多不滿瑞典人的波蘭貴族在兵員上的資助。這些人在光明山修道院保衛戰中,他們才是保衛修道院的主力。

▲今天的光明山修道院(1690年后重建)
而這些條件,并不是所有的歐洲修道院都可以擁有的。最典型的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法國天主教修道院們。當時的天主教修道院,但凡規模較大者,無一例外,皆已如同封建領主一般擁有大量土地并且臃腫無比。但是在英國人的武裝到達之時,這些修道院往往會直接選擇與英國人合作。顯然對于這些修道院來說,雖然英國人的到來,會對他們的利益帶來損害,但是他們依然會選擇與英國人合作,甚至于在遭到兵匪圍攻時,這些修道院往往也會選擇掏錢息事寧人。畢竟對于這些修道院來說,住在里面的修士終究并不是真正的戰士,即使他們可以富甲一方,但是預期選擇危險的戰爭,倒不如交錢了事更加的安全。修道院的高墻,他們真正用來阻擋的,可能也只是修道院治下的暴民吧。

▲英國的修道院遺址,在亨利八世建立英國國教之后,原本英國的天主教修道院大多遭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鸮,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