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簽署法令,為1.9萬名二戰期間的日裔美軍士兵授予美國國會金質獎章。有此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隨著閉關鎖國的日本打開國門,就開始有相當一部分日本人,移居到美國。到20世紀初,美國的日裔移民和其后代已經有12萬人左右。
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爆發后的第二天,加利福尼亞州長卡博特·奧爾森立即宣布對本州的日裔居民,采取限制措施:開除所有擔任公職的日裔美國人,取消律其師和醫生的執業資格,禁止出海等等。

▲為日軍轟炸后的珍珠港慘狀
當時在美軍里服役的5000名“日裔“士兵也于1942年1月,被勒令退役。同時,美國政府宣布所有日裔美國人為4F(不適合服役)或4C(敵僑)
隨著排外主義的高漲,羅斯福總統簽署了第9066號總統令:要求在美日本人賣掉房子和生意,到指定地點報到,每個成人只能攜帶150磅重的行李,每個人和每件行李都有一個標簽,他們不再有名字而只有一個號碼。然后他們被臨時安置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特別修建的10個“重新安置中心”,被當做國內潛在的敵對分子,加以監視和管制。
于是,居住在美國西海岸各州的約11萬日裔居民,被迫背井離鄉,前往政府建立的拘留營中。在日裔人口眾多的夏威夷,雖然因為經濟原因,沒有建立拘留營,但也采取了宵禁、燈火管制等措施。
其實,當時的大多數日裔美國人已經是第二代移民(簡稱 二世 日語音譯 nisei )。他們在當地出生,在美國公立學校的教育中長大,在講話、衣著、行為舉止等方面都和他們的白人同學并無不同之處。
不僅如此,被拘禁的日裔,只有48小時來處理家務,結束生意和處置家產。他們只準攜帶個人衣物,剃刀、酒全部充公,私人投資和銀行存款全部沒收,沒有上訴和抗議的權利。由此“二世”喪失了價值7000萬美元的農地和設備,價值3500萬美元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接近5億美元的年收入,儲蓄股票和債券的損失更是無法計算。與此同時,同樣被作為敵國后裔的德裔和意大利裔美國人所收的待遇要好的多,他們都沒有受到大規模的驅逐和監禁,大部分人仍在國防工業工作,也可以繼續服從兵役。意大利移民中也只有兩百人受到拘
禁。

▲位于阿肯色州的拘留營 拍攝于1943年
后來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做出如下評價: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大規模侵犯公民權利!
當時,在內華達山脈東部的荒涼地帶和加利福尼亞州歐文斯山谷及圖例湖畔,一個日裔美國人的六口或七口之家,配置的住房只有7.6米長、6米寬。十幾萬“二世”要在這種環境度過三個年頭。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整個拘禁期間沒有任何一個集中營發生過騷亂。相反,“二世”們每天早晨都要集合、升國旗、奏美國國歌。在多巴滋集中營,許多人報名學習,其中兩門課程選讀的人最多——英語和美國歷史。每逢星期六晚上他們就唱《美麗的亞美利加》(美國最著名的愛國頌歌)。在麥考伊集中營,原本在夏威夷國民警衛隊服役的一些人,從未放松對自己的訓練,他們寫給家人的信中,也強烈表達了希望上戰場,以證明自己的忠誠。正是這些信件,為他們創造了重獲自由的機會。軍方在看了這些家信之后,才決心給他們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但并不是所有的日裔急于服務美國政府,一些在集中營里的日裔美國人拒絕簽署放棄效忠日本天皇的忠誠度問卷,并要求恢復他們的權利。

▲來自夏威夷的日裔士兵正在做體檢
1942年6月12日,1000多名夏威夷日裔士兵(夏威夷駐軍司令埃蒙德將軍建議仍保留日裔部隊)抵達威斯康辛州的麥考伊兵營。三天后這支部隊獲得了正式番號:第100獨立步兵營。這就是二戰時期美軍日裔部隊的雛形。令人不解的是,該營的座右銘是“勿忘珍珠港”。最后,大約有2100名日裔美國人走進了美國軍營。

▲100營士兵的合影

▲一場苦戰之后100營士兵正在修整 該圖1944年7月19日拍攝
這些上了戰場的日裔美國軍人認為,只要他們的戰績傳回國內,人們就會對他們的家庭好些,他們的財務就會被還給他們。但這僅僅是幻想而已,他們的房產和生意早已被加利福尼亞的白人據為己有。當他們穿著軍服,從戰場回國時,理發店和飯店仍拒絕接待他們。更令人心酸的是,一個在戰場上失去一條腿的日裔美國人居然被當眾毆打。

▲杜魯門在意大利 1945年4月5日到4月14日檢閱了日裔美國人組成的442步兵團

直到1976年2月19日,福特宣布9066號總統令違反憲法,違反人權。里根總統上臺后正式簽署文件,就二戰中對日裔美國人的集體決定一事正式道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