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科技歷史:地圖功能的演變史

    智能手機普及,使地圖用起來也日益簡便。它濃縮進手機里,給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很早以前完全不是這樣,甚至有時候,地圖根本就不是為了給人指路。

    象征權力的地圖

    人類使用地圖的歷史大約有3000年。除石器、刀具等工具外,地圖也是早期人類探索世界時發明的一種工具。

    仿佛有某種巧合,現存最古老的地圖,其形狀和大小與現在的蘋果手機非常類似。它就是古巴比倫的世界地圖,約公元前700年~公元前500年間在美索不達米亞制成,刻在一塊泥板上。這份地圖很概括,把古巴比倫描繪成圓環形狀,處在地圖中心位置,國土被幼發拉底河一分為二,外圍被海洋環繞。地圖細節不多,大部分地方沒有名字,少數地區才有命名,如亞述。地圖的真正作用,不是用來導航出行,而是讓地圖持有者(帝國皇帝)認識整個世界,當然前提是以自己為中心。這是地圖最原始的作用。

    事實上,早期地圖是否準確,并不太受關注。古巴比倫地圖之后幾百年,古羅馬制作了一幅大地圖,高約0.3米,寬達數米長,可以卷起來。羅馬帝國廣袤的疆域就畫在這幅卷軸上,顯然它不適合出行攜帶,只是彰顯帝國領地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這也是古代地圖的主要作用。

    導航天國的地圖

    公元4世紀開始,基督教得到合法地位,并向歐洲各地傳播,基督教的特色也隨之附著在地圖上。

    地圖仍然不求精確度,重在彰顯基督福音在世上的傳播。其中最著名的是由英國赫勒福德郡制作,繪制在一張巨大的動物皮上,大小約是1.5米×1.2米。這份地圖上,歐洲、亞洲、北非幾乎沒有地方能認出來,反倒充滿了奇跡異事。比如諾亞方舟坐落于亞美尼亞;非洲居民的眼睛和嘴巴長在肩膀上;一只山貓在小亞細亞半島(今土耳其)昂首闊步,還特地標注“它能透視墻壁,能尿出黑色石頭”。

    當時人們認為東方是神圣的方向,因為上帝最初創造的伊甸園位于東方。地圖頂端就朝向東方,還配了幾幅圖畫,即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及世界末日基督再臨。設計地圖,根本不是為了人在地上出行找路,而是為了引導人進入天國。

    出海航行的地圖

    真正幫助人出行的地圖,直到文藝復興才發展起來。商業貿易迅速發展,尤其是遠洋貿易,特別需要地圖指導,而基督教的地圖顯然派不上用場。

    文藝復興不只復興了文藝,還復興了地圖。公元2世紀,古羅馬帝國天文學家托勒密,也是占星家,為了制作星相占卜圖,把羅馬帝國許多城鎮的位置進行了精確標注(出生地位置是星相占卜的一大因素)。托勒密收集了大量檔案、故事等各種信息,并設計一套經緯線系統,覆蓋了西歐、亞洲、北非等各地。他還設計了使大地的三維球面投影在二維平面上的方法(當時人們已相信大地是球形的),并稱之為“地理”。

    結果無心插柳,用于星相占卜的地圖,反倒開創了人類史上兩個第一:第一份具備實際導航意義的地圖,第一次涉及到了新的地理學科。然而它曇花一現,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托勒密地圖隨即消失。

    1000年后,人們重新挖掘古代遺產,找到了托勒密的地圖和制圖法。再加上科技進步以及羅盤使用,人們又重新繪制了新地圖,這就是“波多蘭航海圖”。它是大航海時代的產物,上面都是大海和港口,海面上航道密布,縱橫交錯,連接各個港口城市。

    不過托勒密制圖法也存在誤區。當時哥倫布航海到達美洲,但他一直認為自己到達的是亞洲。這種錯誤某種程度上就是由于托勒密的制圖法導致的,因為托勒密所計算的世界,比真實世界小30%。哥倫布用的地圖,恰恰深受這種影響。而且更糟糕的是,制圖者使用阿拉伯長度單位計算,它比歐洲常用的單位要大。這些差別哥倫布都不知情,他因此相信到達亞洲的航程會很短,一直相信自己已航行到了亞洲。

    宣示主權的地圖

    當航海不斷深入,人們對地球的認識越來越全面。新世界的地圖也越來越精細,至少海岸線、主要河流以及貿易頻繁的地方,地圖上都有清晰標記。但大陸的廣闊腹地仍然是個謎,像美洲內陸、非洲內陸在地圖上往往是大片空白,并以醒目的文字標注“未知區域”。

    對于航海貿易商來說,內陸地區無所謂。但對政治家、國王來說就不同了,因為國家要征稅,還要擴張。非洲內陸的空白,極大刺激了歐洲的貴族和國王們。他們紛紛宣稱非洲屬于自己,并派人去探索,去“收割”。

    這些都使制圖業不斷發展。德國制圖學家墨卡托發明了一種新的制圖法,開創了墨卡托投影法。我們現在所用的世界地圖,就是以這種方法設計的。為了能在平面地圖上完整顯現三維球體表面,墨卡托把北方和南方遠處的陸地、海洋面積逐步擴大,投射下來。這種設計第一次把全球繪制在一張地圖上,既對航海幫助很大,也對國王們爭奪殖民地“幫助不小”。缺點就是,它輕微地扭曲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靠近北極的國家,其國土面積被人為擴大,如加拿大和俄羅斯,而赤道地區則人為地縮小了,如非洲。

    日益精細的地圖

    19世紀后期,數學推理和測量技術大幅進步,隨即引爆了制圖業。世界地圖越來越精確,地方的局部地圖也是如此。

    法國人開始丈量全國土地,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計算國土面積。所憑的技術就是“三角測量”(三角學的相關知識),還有當時的高科技產品“經緯儀”(水準儀),因此能將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測量數據,以統一標準銜接在一起,制成一張圖。另外,雙目望遠鏡的問世,也使測量人員眼界放寬,視野擴展到數十千米之外。

    英國人也是如此,以精確到平方碼(1平方碼=0.84平方米)的標準繪制英國地圖。德國人很有商業眼光,制作了同樣精細入微的歐洲地圖,尤其主要城市標注得很清晰;還保持地圖每年更新,精確程度日益提高,能標識城市的建筑物。這完全類似于今天的旅游地圖,歐洲人借此可以方便地出門旅游。很多商人為爭取曝光率,甘愿出錢,以保證自己的商標、建筑物能出現在地圖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歐洲大陸接連淪陷,英國承受的壓力陡增,但是地圖為英國得勝提供了很大幫助。當時英國首相邱吉爾把作戰指揮室建在地下,與幾十名軍事將領,天天面對一幅巨大的地圖;然后在自己臥室里也掛了一幅巨大的英國地圖,清晰顯示英國海岸、城市,時刻思索著怎樣抵抗侵略。

    當地圖越來越普及,它不僅顯示地理,還顯示人的意識形態,這曾經在一段時期很流行。當時英國一位社會改革家繪制了倫敦的道德地圖。他以不同顏色標注不同的收入水平,又把收入水平與犯罪傾向聯系起來,于是地圖上不同顏色就代表了不同的道德(犯罪)水平。本來改革家想幫助窮人,但事與愿違,顏色區分反倒加強了對窮人的傷害,因為他的聯系本身存在問題。美國也有類似區分,對于地圖上“劃紅線”的窮人社區,銀行拒絕提供任何借貸。

    活靈活現的地圖

    時至今日,地圖重又回歸導航物質世界的功能,而且更進一步,它變成了“活地圖”。

    人們用得最多的,就是手機的地圖軟件。它是一種智能地圖,通過全球定位系統、無線網絡、數據服務,實現精確定位,能顯示出手機(也就是用戶)在哪條街道,前進方向,甚至精確到街道的哪一側。

    這幅活地圖顯示人們所處位置,還時時更新,并且還會“說話”。導航時它會以清晰的語音播報,向前走多遠,到哪轉彎,何時到達,等等。在蘋果、百度、高德等地圖軟件上,這基本已屬標配功能了。與紙質版地圖相比,這顯然更方便。不必知道東西南北四方在哪里,一個人就可以借地圖到達他從未到過的地方。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人們也因此對手機地圖的依賴越來越嚴重。

    然而,這種趨勢不見得是好事。2008年日本一項研究發現,使用智能地圖導航,人的空間記憶會更模糊;而使用紙質地圖,則更清晰。同年美國一項研究也發現,智能地圖會降低注意力,削弱空間記憶細節。如果地圖導航出錯,則會導致災難性后果。

    2016年,加拿大一位女子駕車使用手機地圖導航,絲毫沒留意周邊路況,結果一頭開進了大海里。所幸自己逃出生天,但汽車沉入了海底。無獨有偶,比利時一位女子本意去首都布魯塞爾,卻被導航帶到了德國,而且她絲毫沒注意,繼續前行,直到開進克羅地亞看到“外語”路牌才注意到不對勁。美國一位男子按手機導航開車,結果開進了公園,還卡在樓梯臺階上動不了。

    科技日益發達,方便了人們出行,可是也使人們心智、記憶退化。未來到底孰好孰壞?一切還只能等待時間的答案。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 2017年第10期雜志文章 


    • 發表于 2017-11-17 00:00
    • 閱讀 ( 71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