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拉和塔納克,也拼寫為塔納克,是猶太信仰中兩個極其重要的文本。更準確地說,托拉是塔納克的一部分。塔納克,也稱為米卡,是希伯來圣經的經典,由三個傳統的分支組成:托拉,尼威-伊姆,還有凱圖維姆,塔納克這個詞是它三個分支的首字...
托拉和塔納克,也拼寫為塔納克,是猶太信仰中兩個極其重要的文本。更準確地說,托拉是塔納克的一部分。塔納克,也稱為米卡,是希伯來圣經的經典,由三個傳統的分支組成:托拉,尼威-伊姆,還有凱圖維姆,塔納克這個詞是它三個分支的首字母縮寫,而米卡是希伯來語中"閱讀"的意思塔納克的每一部分都由幾本書組成,正文部分與基督教舊約相似,盡管并非舊約中的所有書籍都包含在希伯來圣經正典中,猶太傳統對書籍的劃分也有所不同猶太教傳統也沒有使用基督教圣經中使用的章節和節數。但是,為了便于參考,現代版的Tanakh通常包括傳統的基督教劃分。基督教章節和詩數是在中世紀晚期西班牙的猶太圣經經典中引入的,現代的趨勢是盡量減少它們在文本中的出現,通常將它們放在頁邊空白處或腳注中。

猶太教認為《托拉》是最神圣的經文托拉,意思是"教導",由希伯來圣經的前五本書組成,傳統上認為是摩西所寫。托拉被認為是猶太教最重要的圣典。這五本書被稱為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數字和申命記。他們的希伯來語標題,取自第一個單詞在每一本書中,都有貝列希特、舍莫特、瓦伊克拉、巴米巴和德瓦林。托拉從創造世界和人類的故事開始,以猶太人民來到應許之地結束,或迦南。

托拉包含希伯來圣經的前五本書,由八本書組成:約書亞、士師、撒母耳、君王、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和十二位先知。尼威書傳統上被分為尼威-伊姆-利索寧,或"前先知",由前四本書組成,和尼威-阿哈羅尼姆,或者說"后先知們"。尼威-伊姆-瑞桑尼姆主要講述的是從摩西死后到巴比倫人征服猶大王國的猶太歷史,而尼維-伊姆-阿哈羅尼姆則主要是預言凱圖維姆,或稱"著作",由11本書組成:詩篇、箴言、約伯、歌謠、路得、哀歌、傳道書、以斯帖、但以理、以斯拉尼希米和編年史雖然整本塔納克書上都有引導禮拜式吟唱的音符,但詩篇、箴言和約伯書中使用的標記系統與其他塔納克中使用的標記系統有所不同。歌之歌、路得、哀歌、傳道書和以斯帖被統稱為五卷書,在一年中,在重要的猶太節日里,人們都會閱讀這些經文。

耶路撒冷西墻的晨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