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越暗黑的人,越容易成功?!

    如果下面這些內心戲我說準了,你可要承認喲。

    比如:

    (跟同事意見不合)我要不要跟他吵一架!靠!算了,沒準這個人以后用得上呢。

    (有競爭對手出現了)嗯?他這件事做得不妥啊,先存著,以后可以用來對抗他。

    (做2016年計劃)這個計劃好,可對我們部門的利益有損,還是要改。

    再如:

    (一個活潑的人)今天不舒服,不想去公司活動,不過活動沒我沒那么好玩……嘻嘻。

    (參加聚會)好像看見那個CEO了,啊,還有那總裁居然也來了,我一定要跟他們熟起來熟起來!

    (被人恭維了)好奇怪……干嘛恭維我啊這么假……尷尬死了……

    還如:

    (跟朋友吵架了)我知道自己刻薄,又怎么樣!

    (被老板教訓)等著吧,總有一天,我會做得很好讓你后悔!

    (競爭方案失敗)今天你干擾我,明天我不會讓你好過。

    歡迎光臨黑暗人格(dark triad)的世界,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黑暗三角地帶。


    上面這三類內心戲,第一類很腹黑,它來自我們心中的馬基雅維利主義,也叫權謀主義(machiavellianism);第二類有優越感或自卑感,來自自戀(narcissism);第三類很偏執,來自我們心中的精神病態(psychopathy)。將三者合一就形成了黑暗人格

    有的人會對內心的小邪惡感覺很內疚,因為黑暗人格是反社會的,并且與犯罪高度相關。這和我們內心對光明美好的向往相違和。它們忽略他人的感受,為了私利爭斗,永遠在尋求控制、尊嚴和競爭。但又不可否認,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黑暗人格,因為我們都喜歡萬事在控制中的感覺。

    所以現在先把小邪惡們放出來透口氣,研究心理的黑暗面,其實和研究光明面一樣,讓我們對人性有更細微和豐富的認識。所以,本文也集中在大部分的黑暗人格,不講真正出現反社會行為的情況啦。

    大部分人能管好自己的黑暗人格,不會把沖動變成現實,干出打老板、掀桌、給人下套等等會被自己道德譴責的事情。不過有的時候,黑暗人格的誘惑力會非常大。

    比如,同樣是下套,但如果沒人會發現是你做的,那你可能就會真的去給人使個壞,然后躲在暗中竊喜;

    又比如,你當上了管理層,發現虐下屬其實比溝通更能執行你的意見,因為權力和地位的懸殊,你就沒什么壓力的去做了。

    這么做好婊,可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為什么任何機制,無論是工作機制、管理機制還是游戲機制,需要設計得規避人性漏洞,不要輕易去考驗人性,因為一旦有了“藏污納垢”的小角落,小邪惡們就會跑出來。

    小邪惡三人組也是不一樣的呢

    小邪惡三人組:自戀、權謀主義、精神病態,并不總是能走到一起的。它們各有各的特質。

    第一位出場的是自戀(瑪麗蘇)


    自戀對一個人自我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說,當我們還是嬰兒時,自戀就是一種天然的狀態——感覺到和世界是一體的,世界是完全可控的。這里我們說的是成長后“不健康的自戀”(這個瑪麗蘇)——深刻地相信自己是優越的,無需證明,自己的存在就是證明。在潛意識中的自我形象,導致瑪麗蘇錯誤的認為自己是有高價值的,我認為自己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瑪麗蘇不用將心中的設想放到外部客觀的環境中去驗證,因為我的設想就是真理。

    自戀的力量緊接著就會引發一個心態——無畏感,極端的自信激發了大量的勇氣,讓人敢于冒險,同時又有清晰而堅固的決斷力。如果你想實現個人抱負,得知道自戀是在幫你啊。不過,自戀也會把錯誤合理化,覺得是外部原因導致失敗,或者是別人不夠給力才沒做好,而不是正面解決問題。

    第二位出場的是權謀主義(老大哥)


    權謀主義是個老大哥,喜歡在情緒上和社會關系上都緊緊掌控。老大哥喜歡把人物化,比如,這個人的技能是什么,能為我做什么,而不是把別人看成一個有血有肉需要尊重的個體。在老大哥堅硬的外殼之下,是一個價值交換的世界

    而對自己,老大哥也很寡淡,越清心寡欲,也就越能集中在外部目標上。在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中,老大哥能迅速找到策略,走一步看十步,喜歡放煙霧彈,也喜歡欲擒故縱,用各種手段玩一盤漂亮的棋。

    最后是這位精神病態(高冷范兒)


    黑暗人格是無法人為訓練形成的,為什么呢?這就是精神病態在發揮作用。精神病態反映的是我們的大腦中的一些回路,回路會控制我們的決策、感覺。比如,明明是一個不道德的做法,但你做起來卻沒有罪惡感,那下次你這么去做的可能性就高了10倍。如果你甚至從不道德中獲得了快樂,那就更傾向于不道德的行為。這就是一種回路。

    精神病態這個高冷范兒,做“壞”事卻不會有內疚、罪惡感,但它又并不像老大哥那么冷酷,而是,大腦中負責情緒和行為的腦區連接不強,所以對內疚或恐懼的感覺都不強烈,而這正好是黑暗人格最好的動力。

    不是我壞,而是我沒感覺后果有多嚴重呀……

    沒有小邪惡就沒有成功

    有許多研究表明,小邪惡們能幫助人實現目標。因為黑暗人格和一些幫助我們成功的特質是相關的,比如說,能展現出外傾的社交性,對未知的經驗保持開放,別人不贊同時也能保持自信。

    ScottJ.Dickman的一項研究發現了黑暗人格和沖動的關系,他把沖動分為兩種,建設性的沖動是創意、熱情、敢冒險、迅速做決定,比如,大部分時候,我能快速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而破壞性的沖動是騷動、分心、錯誤的做決定,比如,我事先沒想好就做了,結果不好。

    結果發現,精神病態和破壞性沖動相關,自戀和建設性沖動相關,更有趣的是,權謀主義和兩種沖動都沒啥關系……果然是內心堅固冷酷的部分,所以,如果你內心的權謀小邪惡比自戀和精神病態多,那么,不管個人意圖如何,你也能排除艱難,達成目標。

    正所謂沒有人是絕對的,我們的邪惡面和光明面共存,并且我們的思想、信念、欲望,天然就是有親社會取向的。所以,即便小邪惡們冒出來了也不用擔心。其實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思想、信念、欲望和別人的區分開,這是獲得和諧社會關系的關鍵。


    文:valar

    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心理精選(ID:yinxinlijx)

    • 發表于 2016-01-27 00:00
    • 閱讀 ( 94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