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微信上玩的漂流瓶,居然來自這里!

    ?每年的3月17日是國際航海日,相信有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航海的夢想,因為航海總是能和探險、新奇事物聯系起來,但同時也伴隨危險、疾病、海難等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其實,航海給人類帶來的不僅僅是海岸線的延長、新大陸的發現,還有好多你不知道的事情。看過文章你會驚訝發現,原來,這些事情也跟航海有關。

    漂流瓶是海上郵遞工具,首創人竟然是他

    海面波浪翻滾,一只漂流瓶被海流沖上了海岸。漂流瓶是航海者早期的落后的郵遞方式,用來許愿、交流、甚至是船舶失事時交待情況的工具,用途類似于現代飛機的“黑匣子”。傳說用漂流瓶這一郵遞方法是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首創,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三艘遠洋船只,帶著西班牙國王給中國皇帝的信件,橫渡大西洋,準備前來中國。但哥倫布發現的卻是美洲新大陸。當他返回歐洲時,擔心那些船只回不到歐洲。于是,他靈機一動把裝有地圖、信件的瓶子擲進大西洋,希望有人能拾得,再把消息傳遞出去。

    采用漂流瓶通聯雖然原始落后,但在世界上一些地方自古至今仍沿用這一“瓶郵”方式。太平洋的尼阿富奧島與主島相距遠,島上沒有碼頭,故從1890年起該島就用漂流瓶與主島保持聯系直到現在。當然,這種“瓶郵”方式需要對當地海流、氣候等海況摸索可行才投放的。

    神秘又有情趣,能起聯誼作用的漂流瓶在今天仍有生命力。對研究洋流的科學家來講,只要漂流瓶里標明了投放的時間和地點,根據撿到的地點就可以推算大洋洋流的運動方向。而GPS的出現又給漂流瓶如虎添翼。把GPS裝在漂流瓶里,衛星就會記錄下漂流瓶隨波逐流的移動軌跡,洋流的運動軌跡也就自然出來了。從簡單的漂流瓶到飄香的信箋,再到便捷的網絡聊天工具,見證了人類交流方式的變遷。作為茫茫海洋中一種特殊情況下的求救、留言以及輔助科考,漂流瓶有著永恒的魅力。

    腳氣病其實是在海上發現的

    早在19世紀,一些日本水兵經常被一種叫作“腳氣病”(beriberi)的怪病所折磨。此病名稱來源于錫蘭島上所用的語言,意即“乏力”(另說系僧加羅語“我不能”的意思)。患者出現肌肉和心臟衰竭現象,全身疲乏,胳膊和下肢像癱了似的,嚴重者變成殘疾,直至死亡。1878年,在腳氣病肆虐的日本軍艦上,竟有1/3的水兵失去了戰斗力。

    一位名叫高木兼寬的高級軍醫官注意到,航行在同一海域中的英國船只并沒有流行腳氣病。這位精明的醫官隨即比照了兩國水兵的日常飲食,發現了差異:日本兵主要吃白米飯,英國兵的主食則是大麥之類的其他糧食。高木獲準做了一個試驗:在兩艘各載300人的出海艦船中,一艘船上的水兵依常規主食吃精細大米,另一艘船上的水兵則依英國水兵的食譜吃燕麥,也配給肉干、魚干、蔬菜和罐裝牛奶。

    返航后的檢查結果清楚地顯出了差異:以精細大米為主食的水兵2/3患上了腳氣病,而吃“英國飯”的水兵只有4人得了腳氣病——仔細查問得知,這4人因不適應新的飲食,曾違令偷偷地吃大米。于是高木提議將單調的大米飯改為多樣化的膳食,得到軍需部門的采納。從那以后,日本水兵中的腳氣病就消失了。

    航海鐘、GPS等精密儀器的誕生離不開航海

    古代的航海家很早就學會觀察天空的星辰掌握航向。3000年前腓尼基人的航海家已會測量北極星高度,公元4世紀希臘航海家利用測量太陽在正午時的高度計算出所在的緯度。從這些史實可以看出,古代航海家很早就會測定緯度,他們還天才地發現,要把握住向東或向西的固定航線,只要使船只每天夜里保持在北極星與海平面相同的角度的位置,就不致迷失航向。幾千年來,北極星位置相對不變的指引,以及有規律地日出日落,使航海家在茫茫大海能夠比較準確地判斷自己的緯度。但是測量經度卻困難得多。

    由此可見,解決經度的問題已成為一些海洋國家的頭等大事。經度的最終解決,據科學史記載,并非是當時鼎鼎大名的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而是英國約克郡一位出身卑徽的木匠的兒子約翰·哈里森(1693一1776)。他對經度的測定完全不是依賴于觀察日月星辰——這是當時許多天文學家孜孜以求的探索目標,他們期望從宇宙的天鐘找到地球的經度。哈里森是個技藝高超的鐘表匠,他把經度的測定從天空拉回到地上,從小小的鐘表上解決了這個世界難題。約翰·哈里森發明的航海鐘改寫了世界的航海史。

    當然,今天高技術的發展帶來的航海導航定位的飛躍,是廣泛采用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即GPS。不論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任何時候及任何天氣條件下,裝備有GPS接收器的船只都能隨時知道自己的經度和緯度,這是過去不敢想象的進步。

    最早發現袋鼠的人也是航海家

    詹姆斯·庫克(JamesCook,1728-1779),英國航海家和探險家。1768~1779年間曾3次率領船隊遠航探測。1779年發現了夏威夷島,在與島民的沖突中被殺害。

    1768年8月26日,當時40歲的海軍上尉庫克率領的奮進號(又譯努力號)從普利茅斯港啟航。102名船員中,包括一名天文學家、兩名植物學家和一名擅長博物學的畫家。這一搭載科學家的遠航,事實上也開創了未來科學探險的先例。

    他們在環繞新西蘭的兩個島嶼進行勘察、測量之后,庫克船隊于1770年4月19日抵達澳洲大陸東海岸。在這里,他們發現了許多歐洲人從未知曉的植物。他們也成為最早發現袋鼠的歐洲人。面對這種奇怪的動物,他們十分驚訝,庫克船長寫道:“我們差一點把它們當作野狗,只不過它們跳起來很像野兔。”

    庫克船長在航海旅途中還發現了許多新奇植物和動物,如禾本科的多脈星芒草、斑克木、灰頭翡翠鳥。在他的日記中說到:“(新西蘭)外海、海灣及河里,有種類極多的魚,絕大多數是英國人不認識的。還有龍蝦,所有吃過的人都說是最好吃的。陸地上的鳥,也是數量不多,所有的陸地鳥,除了鵪鶉,我相信在歐洲都沒見過。”如果不是有了像庫克一樣去探險的航海家,那么這些動物植物我想會很久以后我們才會發現。

    其實,許多事物我們如今已經不足為奇了,但是對于古代的航海家來說,這就是最新奇的發現,而且是用生命去探索并逐漸認知的。怎么樣!看了這些,你是否感到航海家的確很偉大呢~


    (本文綜合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探尋生命所必不可少的神秘因子》、《庫克船長:“水手中的水手”》一文,作者/尹傳紅;《尋找“位置”的艱難歷程》一文,作者/金濤;《神奇的漂流瓶》一文,作者/展華,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 發表于 2016-03-18 00:00
    • 閱讀 ( 65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