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是尸斑,還是瘀傷:——宿遷男子猝死的身后事

    二月底,江蘇宿遷出了個有點詭異的案子:54歲的男子朱某,在和有夫之婦曖昧聊天后不久,突然倒在某碼頭上。等到急救車趕到時,朱某已經死亡。

    經過尸檢,法醫認為朱某的猝死系自然死亡,并非暴力傷害致死;而死者家屬則萬份懷疑這個結論,因為朱某的尸體看起來的確有些不對勁:

    他的尸體上有多處淤青,腰背部有3個小孔,很像是針眼;而將遺體翻過身來,鼻子里甚至還流出了血來;尸體的手上有幾個小傷口,后腦部分有凹陷。

    因此,朱某的家屬認為,他是死于暴力毆打,對警方的調查意見并不認同。

    而法醫則解釋說,這些淤青是尸斑,屬于正常現象;小孔則是被沙粒或類似的東西硌出來的,與案子本身關系不大。

    那么,所謂的尸斑,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法醫能鑒別出是傷痕還是尸斑嗎?

    水往低處流

    當死亡發生后,人體的呼吸和心跳都會很快停止。而心跳停止就意味著血液循環失去了動力,血管中的奔涌的血液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就像水一樣,這些血液也開始朝著往人體較低的部位聚集。這里的“較低”,并不一定就是我們的腿、腳,而是看倒下的那一刻,身體是保持什么樣的姿勢:坐著死在電腦邊上,血液就會積累在小腿和腳上;仰面死在床上,則血液更多的積累在背部和臀部。

    而這些攢在一起的血液,就會在尸體皮膚上導致一種淡淡的、大片的暗紅色斑塊出現,也就是所謂的尸斑。

    那么,怎么區別尸斑和外力導致的瘀傷呢?

    通說認為,在死亡后的12小時內,尸斑還沒有固定,如果將尸體的位置搬動,比如讓本來坐著的尸體平躺下來,則血液會跑到新的低位置去,原來的尸斑褪色、消失,而在新的低位則會出現尸斑。

    同時,此刻的尸斑還有個特殊之處:用手指摁壓一下,尸斑就會因為血液被擠開而變淡;松開手指,尸斑又會恢復。

    而瘀傷的本質是軟組織或皮下挫傷,并伴有皮下出血,因此不會有上述兩種表現。

    此外,尸斑和瘀傷還有一個重大的區別,就在于尸斑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的看到尸斑部位真皮層的變化,而瘀傷并不會有這種效果。

    實際上,對于有經驗的法醫而言,尸斑和外力傷害造成的瘀傷,基本上就是魚與木魚的差別那么大,僅憑色斑的面積和部位就能判斷,因為尸斑往往是彌散性的,有時候甚至會蔓延到整個背部,只留下臀尖部位兩塊白斑(說明死者死后仰面躺著,未被翻動,臀部承受身體的壓力而阻止了血液聚集);瘀傷往往是被拳頭或鈍器打擊而形成,只會是巴掌大的、不連續的傷痕。

    什么時候的傷?

    而在遺體上發現傷痕,比如說后腦的凹陷和手上的傷口,則需要作出另一個鑒定:

    這些傷是否足以致命?是生前還是死后造成的?

    判斷是否致命傷,需要打開傷痕下的身體部分,看看下面的內臟、骨骼損傷到了什么程度,有沒有形成骨折、血腫、內出血等可能致命的損害存在。

    而判斷一個傷口是生前形成,還是死后形成(比如,搬運遺體時不小心拖拽、碰撞而成),則需要用到法醫學上的“生活反應”。人在死去之后,許多生理反應就不會再出現,因此可以作為判定依據。比如,活人的皮膚劃拉了個口子,皮膚和肌肉的彈性會讓傷口兩邊的組織迅速分開、卷曲,看起來更像是“菱形”;而尸體上隨你怎么切割,傷口基本上都會保持原狀,更像是“條形”。

    此外,傷口處有沒有凝血反應,這些血跡能否輕易被水沖掉,傷口處沾染的外來物質(泥土等)有沒有隨著血液循環往周圍擴散一段,也是判斷依據之一。

    因此,通過尸檢,法醫能判斷一個傷痕是生前還是死后產生的,是致命傷還是致死因素之一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因素;通過進一步的生化檢查,甚至還可以推斷傷口是在死前多長時間(半小時、一小時還是幾小時)形成的,以利于司法機關厘清案情,確定參與者的責任。

    那個,是針孔嗎?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必須要解決,就是尸體上那3個奇怪的小孔。

    僅憑尸體的照片,很難判斷出這三個小孔的性質,所以只能作簡單的推測。首先,如果是銳器造成,比如說一個水果叉之類的東西給戳的,似乎到不了致命傷的程度,甚至可以說對其死亡沒啥貢獻;如果插得夠深,傷到了血管、內臟的話,則會伴有大量的出血,切開針孔旁的皮膚就能看到。

    當然,這個銳器上可能涂有某種致命毒藥,甚至可能是某條毒蛇的毒牙造成的,還可能是用注射器打針時留下的。這樣的話,傷口周圍的組織一定會發生病理性的改變,比如紅腫、溶血、硬塊等等,在顯微鏡下總能發現現異常。

    此外,提取小孔附近組織進行法化學分析,也能確定其中是否含有殘留的有毒物質。目前,普通人能夠搞到的有毒物質都是常見的,很難逃脫法醫的眼睛。

    比如,之前在網上傳得很厲害的“殺人無痕”的胰島素,盡管在人體中本來就有,代謝也挺快,但在針孔附近,其代謝產物的濃度較大,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可以被輕松檢出。更何況如果中毒而死的話,不僅針孔處有反應,更重要的是必然伴隨著內臟(肝臟、脾臟、胃黏膜等)的病理改變,對血液進行的常規檢查,也能發現異常,這些都會提示法醫留意中毒致死的可能。

    一句話,如果那3個小孔真的就是致死原因,在尸體中留下的痕跡,一定不僅僅是只有小孔本身

    結語

    隨著法證科學的發展,想要犯罪而不留下痕跡,實在是越來越難,特別是要逃過法醫的眼睛,在尸檢上瞞天過海,恐怕未必容易。即便是法醫粗心大意或故意隱瞞實情,家屬也完全可以提請再次組織尸檢,讓真相大白于天下。

    因此,在這個事情上懷疑法醫的職業操守和專業素養,似乎沒有什么意義。真相只有一個,而且還是可以反復驗證的,沒有依據的懷疑并不能代替實際勘驗作出的結論。

    • 發表于 2016-03-06 00:00
    • 閱讀 ( 118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