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可以說是我們每天的日常了。睡前刷牙,早晨刷牙,飯后也要刷牙。可以說胃口好不好,關鍵看牙齒!然而你知道怎么樣刷牙才最科學嗎?
今日就由上海仁愛醫院口腔科主任王穎來教教大家怎么刷牙。
一、刷牙最好用溫水

人的牙齒適宜在35~36.5℃的口腔溫度下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如果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則可能導致牙齦出血、牙齦痙攣或其它牙病的發生。研究認為,用溫水刷牙有利于牙齒的健康。反之,長期用涼水刷牙,就會出現“人未老,牙已老”的結局。
二、刷牙時間:飯后半小時刷牙

刷牙最主要的目的是祛除牙菌斑,因為只有牙菌斑才能在牙齒表面形成穩定的附著。牙結石、牙垢這些不潔的物質只能通過牙菌斑才能停留在牙齒表面,繼而造成牙齒發炎、出血甚至松動脫落。飯后大概30分鐘-60分鐘,牙菌斑就能在牙齒表面形成穩定附著,因此,建議大家飯后15分鐘-30分鐘內刷牙效果最佳,能有效預防牙菌斑的形成,也就不會有牙結石、牙垢的產生。
另外,刷牙時間要刷夠3分鐘為好。
三、刷牙的正確姿勢:不要橫著刷
很多人都習慣橫著刷牙,或者部分牙齒橫著刷,這樣是不對的。美國牙科協會推薦了一種有效去除齦緣附近及齦溝內菌斑的方法,名為“巴氏刷牙法”。如下圖所示,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按牙齦-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于齦緣上,并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內,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10次。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mm,每次刷2~3個牙。

另外,要注意選擇刷頭較小的牙刷(在口內可以靈活轉動)。刷毛最好是軟而細的優質尼龍絲(回彈力好、吸水性差易干燥、耐磨性強),刷毛的頂端應選擇磨毛、呈橢圓形的,刷柄要便于把握,過細過短都不適宜。
四、刷牙誤區
錯誤一:刷牙太用力
刷牙的時候用力太大,可能會損傷我們的牙齒,還可能傷害到牙齦,引起口腔潰瘍等口腔疾病。其實,刷牙并非力氣越大就越好,用力大小因人而異,不輕不重,以刷干凈牙面為宜。
錯誤二:起床就刷牙
98%的中國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其實,早起刷牙是一種錯誤習慣。應該起床后先用清水漱口,吃早飯,飯后20分鐘再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飲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錯誤三:冷水刷牙
冷水會導致牙本質敏感的人牙齒酸痛,另外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最佳溫度是在37℃左右。因此,刷牙時用接近自己體溫的溫水效果最佳。
錯誤四:橫著刷牙
調查顯示,超過90%的中國人采用橫向刷牙的方法。橫著刷牙很難刷到牙齒間的縫隙,達不到徹底清潔的作用。而且對于牙釉質是一種物理磨損,長期磨損會使我們的牙齒松動、敏感。
錯誤五:刷牙時間太短
如果牙刷是濕的,擠上牙膏后,就很容易起泡沫,嘴里有了太多的泡沫,人就感到已經刷了很長時間的牙,認為可以結束了。而這時,牙齒還未真正被刷干凈。牙刷不蘸水,擠上牙膏慢慢刷,漸漸出些細微的泡沫,牙膏的清潔成分才能被發揮到最大。
錯誤六:刷牙前沾水
刷牙前,牙刷不要沾水,也不要用水漱口,水會使牙刷牙膏牙齒的摩擦性減小。
五、其他注意事項

牙刷盡量一個月換一次,最長不要超過3個月;牙膏也要經常換用不同的品牌和類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