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007作者的“羅曼史”
克莉絲汀·格絲維爾遇害后,持陰謀論觀點的人打開了他們的想象之門。
有些人認為,克利絲汀了解太多1943年西科爾夫斯基之死的內情,還多次提醒過帕特里克?豪沃思,甚至是丘吉爾本人,有人要“刺殺”將軍。
其他人則認為她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特工意識,而且還相信她在戰后與英國情報部門一直保持聯系。
有的說法是她到船上做服務員其實只是個幌子,實則是為了到各個船舶停靠港收集政治和經濟情報,特別是那些波蘭移民的居住地,或者是從船長的桌子上收集一些小道消息。
其它謠言都圍繞著克莉絲汀的羅曼史展開。鑒于她此前有很多秘密情人,于是人們給她杜撰了很多新情人,其中最著名的非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莫屬,這一點頗具諷刺意味。

弗萊明以前是一名海軍情報官,后因創作了《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說而聞名于世。弗萊明的傳記作者唐納德?麥考密克稱,他們兩人通過一個共同的記者朋友特德·豪相識。特德·豪于1940年在匈牙利結識了克莉絲汀,他還是凱姆斯利報業集團給弗萊明指派的責任編輯。
據麥考密克所說,1947年,特德·豪在開羅再次見到了克莉絲汀,他把弗萊明的地址給了她,說他可能有工作給她做。
麥考密克稱,弗萊明和克莉絲汀在倫敦夏洛特街一起吃了午飯,然后激動地向特德·豪講述了他們用餐的情形,并對克莉絲汀贊不絕口,說她集各種優秀品質于一身,而只有虛構的人物才能如此完美,能夠遇到這樣一個人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上面這些日期完全能對上號,特德·豪當然也認識克莉絲汀和弗萊明二人。事實上,他們倆有好幾個共同的朋友,這些朋友都有可能介紹二人相識,而特德?豪只是其中之一。
此外,弗萊明是克莉絲汀喜歡的類型,屬于上流階層,高大英俊,一頭金發,還有一雙藍眼睛。
而且按照弗萊明的另外一名傳記作者安德魯·萊西特的描述,克莉絲汀也是弗萊明心中理想女性的樣子,30歲左右,猶太人,是不用調教便懂得戀愛藝術的伴侶。
是不是“邦女郎”原型
克莉絲汀和“邦女郎”薇斯帕·琳德十分相像。琳德這個角色被設定成一個歐洲間諜,有一頭黑發,神秘莫測,鐘愛曬日光浴,是個永不停歇的人。
在2006年的007電影《皇家賭場》中,她是邦德的愛人。琳德非常漂亮,貌若天仙,一頭黑發修剪得很整齊,垂在脖頸后面,下巴輪廓清晰,線條優美,皮膚微微呈古銅色,不施粉黛,只有唇上涂著唇膏,右手無名指上戴著一枚寬黃晶戒指。
她還是一名無線電專家,一口法語說得與法國人無異,愛上了一個波蘭人。她既為他人著想,同時又不會失去自己驕傲的靈魂,而且相信做任何事都要不遺余力,并且要達到最佳效果。

弗萊明曾戲言道,邦德系列小說屬于“自傳”,角色的名字和性格都取材于他身邊的人。因此認為他以克莉絲汀為原型,并引用她小時候的昵稱“小星星”的這種說法——薇斯貝(Vesper)意為黃昏星——確實非常吸引人。
“能借我用一用嗎?”邦德初見琳德詢問她的名字時這樣問道,弗萊明很喜歡寫一些只有知情人才了解其中含義的小玩笑。
就算克莉絲汀真因雙重間諜薇斯貝·琳德這一角色而名垂千古,弗萊明則更可能是從他聽到的克莉絲汀的故事里得到了靈感,而并非從她本人身上獲得啟發。
在他后來接受的采訪和撰寫的文字當中,他有時稱克莉絲汀是個黑發美女,有時提到她在戰時進行間諜活動時創造了驚人的紀錄,但從未說過兩人曾見過面,即使是順便提一句也沒有。而且,他說“薇斯貝”這個名字來自他在牙買加的一棟大宅里喝到的一種雞尾酒。
事實上,克莉絲汀和弗萊明之間的情史雖然多次被人提到,但已知的消息來源人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麥考密克,他稱曾見過弗萊明寫的一封信,弗萊明在信里對克莉絲汀大加稱贊;另一個是麥考密克的證人奧爾加·比亞羅古斯基,她向麥考密克證明了克莉絲汀只向她傾訴過這件事,但是此人根本無跡可尋。
麥考密克曾寫過一本關于英國秘密情報局發展史的書,還寫過一本間諜百科全書,在這兩本書里,他都提到了克莉絲汀,但對弗萊明卻只字未提。看來,克莉絲汀到底是不是“邦女郎”的原型至今仍是個謎。
(作者:克萊爾·馬利,摘編自《諜海迷情》,看歷史獲授權刊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