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是食品安全中頻頻發生的問題。據有關數據統計,中國每年有300萬噸地溝油返回到餐桌。而每年中國普通家庭總計所需食用油是2000萬噸左右。我們每個人每吃10頓飯就有可能有一餐使用的是地溝油。

地溝油到底是個什么鬼?
“地溝油”,三個字讓人們能夠聯想到,是下水道、陰溝、隔油池等的廢棄食用油脂。然而,“地溝油”的概念卻更為廣泛,除了上述的所謂“陰溝油”外,還包含煎炸老油,泔水油。泔水油是指剩飯、剩菜(通稱泔水)收集后的上層浮油,經過提煉呈金黃色至暗紅色,有酸腐味。煎炸老油是指在高溫下反復用于煎炸食品,發生氧化聚合等劣變,不可再繼續食用的油脂。

那些年地溝油犯下的罪狀
在許多采訪視頻中,我們都能得知,這些廢棄的食用油的“重生”一般都在黑暗的、充滿臭氣的黑作坊中進行,從而罪惡地流向人們餐桌。廢棄的食用油,經過加熱、脫色、高溫真空脫臭等手段,能夠得到脫色油或者脫臭油,也就是統稱的“二次油”。這種“二次油”的營養成分相比合格的食用油而言明顯降低,更重要的是,還存留重金屬、真菌毒素、油脂氧化物等有毒有害的成分。

長期或大量食用這種“地溝油”,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大量過氧化脂質可誘發癌癥、動脈粥樣硬化。超標的重金屬污染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病、鉛毒性腦病。超標的黃曲霉素B1可導致胃、腎的腫瘤。超標的苯并芘可誘變畸胎及強致癌作用。除此之外,廢棄的食用油,進入到地溝、水溝等渠道,對于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廢油脂能夠污染地下水,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滋生蚊子和蒼蠅等害蟲,據有關數據,每千克廢油脂能造成15000平方米水面的污染。
“地溝油”存在的范圍很廣泛,其中小餐館、街邊攤,以及用油量較大的川菜和火鍋店都是“地溝油”經常窩存的地點。人們在生活中,尤其是上班一族非常容易接觸到地溝油的傷害。如果站在人類角度去思考,這無疑是一種人類的自我戕害行為。

地溝油或將推動法規制度的改良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地溝油的罪惡,卻成為人類自我反省和進步的動力。一方面是制度方面的進步,另一方面是科技方面的進步。這在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已經顯現出案例。比如在日本,按照法律規定,餐館、食品加工等企業產生的廢棄食用油被歸為產業廢棄物的類別,企業自身不能隨意排放,更不能賣給不法分子,需要經過處理后交付給專業回收公司。如果生產企業出現不良的廢棄油料流出的行為,除了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外,企業還將面臨破產和倒閉。這本身就是社會法規制度的一種改良。

與此同時,“地溝油”也促進了科技的進步,比如,日本于2006年便提出了“生物能源綜合戰略”,將廢棄食用油回收進行生物柴油燃料化。“地溝油”經過煉制生產生物柴油是很好的可持續化的舉措,此外,還有利用地溝油進行工業油脂、肥皂等方面的去路,促進了資源的回收利用。
罪惡的“地溝油”的確對人們產生危害,與此同時,“地溝油”作為一種再生資源,也可以為人們所用,本質上這是人的問題,從前者到后者的過度,正是制度和科技進步的表現。
(作者:李虓,發酵工程碩士,酒類、食品類研究者,釀酒師,科普作家)(圖片來自網絡)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知識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