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星天心和金融才俊Sean約會兩年,突然爆出分手。據媒體報道,天心一向討厭碎碎念,只要對方啰唆,她立即想逃。因此,“男友嘮叨話多”是她決定分手的原因之一。
嘮叨,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記得電影 《大話西游》里的唐僧吧,他的一張嘴,“嗡嗡嗡,嗡嗡嗡”從早念到晚,逼得看守他的小妖一個嘔吐身亡、一個舉刀自盡。這種“口舌殺人”的功夫,每一個嘮叨受害者都不會陌生。
嘮叨背后是焦慮
嘮叨,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因為它的本質是一種強迫行為,背后的情緒是“焦慮”。一事一物,如果不是被反復念叨,他們就擔心出問題。
比如說,嘮叨的上司要下屬半小時后去隔壁部門拿一份文件。這是極簡單的任務,說清楚就可以了。但這種上司就是放不下,每隔幾分鐘就得提起來,重重復復,啰啰唆唆。文件不來,就別指望堵得上他的嘴。
嘮叨,也是個人刷存在感的一種方式。嘮叨者缺乏自信,存在感很弱,需要通過不斷說話來體驗自己的存在。
這種現象,在一些老年朋友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他們喜歡嘮叨家人,也喜歡自言自語,是名副其實的“我說故我在”。如果被強迫閉嘴,他們會很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就是“我仿佛不存在了”。
當嘮叨者把焦慮和不自信投射到人際關系中,他人會感到煩躁、被控制和不被信任。如同一些媽媽,總是反復提醒孩子出門小心、出門小心、出門小心……盡管帶著好意,但孩子經常躲避、厭煩和頂撞。因為這時,孩子體驗到的就是“你用多余的話來控制我的注意力,你不相信我能照顧自己,你給我的感覺非常差”。
“鏡子療法”,認清自己
極度嘮叨是心理疾病。不過,讓嘮叨者看到這一點可不容易。
因為嘮叨可以紓解焦慮,當嘮叨者滿心不安的時候,碎碎念會讓他們感覺變好,就不覺得有問題了。所以,他們很難發現自己對他人的困擾。
目前,一些機構對嘮叨者會采用“鏡子療法”,即用錄像等方式去記錄嘮叨者的生活,回播給他們看,幫助他們了解自己,配合進一步治療。
攻擊,讓嘮叨變本加厲
如何跟一個嘮叨者和平共處?首先——
不能攻擊他。
不能攻擊他。
不能攻擊他。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只因為嘮叨的本質是焦慮、擔心、害怕和不自信的產物。如果你攻擊他,焦慮就會直線增加,導致嘮叨者越發嘮叨。
不信?想想《大話西游》里的唐僧是怎么把小妖“啰唆”死的——不就是牛魔王把他抓了,讓他的死亡焦慮上升到極點,于是嘮叨也開始上演最后的瘋狂:“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嗎?你說句話啊,我只是想在臨死之前多交一個朋友而已……”
當然,有時你攻擊嘮叨者,會讓他怕了你而閉嘴。但這也會損害你們的人際關系,尤其當嘮叨者是上司、老板。
遭遇嘮叨伙伴,你該如何自救
·如果嘮叨者是個關系不密切的人,你可以表示理解。當他們啰唆的時候,你要承認他們的擔心有理,值得重視。理解,會消解嘮叨者的一部分焦慮。
但同時,建議你不要表現得過分親昵,不要對他們的焦慮給予太多關心,在心理上要保持社交距離。因為極度嘮叨者都是高焦慮的,你要考慮能不能負擔重復的傾吐和一再打來的深夜電話。
·如果嘮叨者是關系密切的人,例如家人、密友,你就要記住,你對于他們的性格改善是有影響力的。多關心他們、陪伴他們,讓他們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時別忘了給予大力肯定。當他們的自信心提升,就用不著通過嘮叨來刷存在感了。
·萬一你暫時做不到這一點,或者嘮叨者實在太嚴重,你沒法改變他們,那你至少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他們的焦慮控制你。你可以聽音樂、做運動去排解情緒;尋找心理方面的專業人士支持;更可以找同病相憐的朋友、同事交流吐槽。此外,網上有一些關于職場、家庭關系的互助小組和論壇會介紹應對焦慮者的辦法。有空參與其中,你將不再感到孤單和無力。
原文來自《中國家庭醫生》
作者:周公子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