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鋰電池緣何成為“炸彈”?

    前段時間,三星公司的旗艦智能手機GalaxyNote 7一直牢牢占據著新聞頭條,這倒不是因為它的性能或是設計有多么出眾(當然Note7的性能和設計的確很好),而是因為其在上市后的短時間內,即被發現內置電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手機無故發生爆炸的幾率更是遠遠超出正常范圍。事件一出,三星公司瞬間遭受巨大打擊,損失無數金錢,而電子產品消費者乃至于各界人士也開始“談虎色變”,這從最近部分航空公司將三星手機定義為民航危險品的“無厘頭”行為之中可見一斑。

    不過話說回來,在日常生活中,電子產品爆炸絕非罕見,那么這些原本應該服務消費者的設備突然搖身一變成為“炸彈”,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這篇文章從化學角度給出的解讀。

    都是鋰電池,但為何有著千差萬別?

    在如今,絕大多數電子產品已經邁入了“鋰電池時代”,作為一種已經有著較多應用經驗的電池,鋰電池具有壽命長、容量大、造價不高等特點,因此它受到廣泛歡迎完全是在情理之中。不過,雖然很多種電池都可以被稱為“鋰電池”,但是你是否知道,鋰電池和鋰電池之間,也有著很大差異呢?實際上,鋰電池可以大體分為兩類——即傳統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它們在諸多性質上都有著不同之處:

    傳統鋰離子電池:此類電池的典型代表,即是在各種“充電寶(移動電源)”之中頻繁出鏡的18650鋰電池,該電池以其外觀特征(直徑18mm,高65mm,呈圓柱形)而得名,因成本低廉、經久耐用而成為了當今鋰電池市場的“戰斗機”。傳統鋰離子電池與其他傳統電池類似,均含有負責轉移電子(因為電池充放電本質上即為電子定向移動的過程)的電解液,所以需要一定的包裝體積(這有時會令它并不便攜),以及負責保護電解液的硬質外殼。

    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在目前,所有的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電子產品,以及絕大多數筆記本電腦所采用的電池均為此類。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由于利用聚合物串聯電池結構,使其僅需要少量液體電解質,因此該類電池并不需要硬質外殼做保護,形狀沒有限制,其包裝體積也可大大減少。基于這些特點,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在一些追求輕便、對設備厚度有要求的電子產品之中大量裝備,并大有取代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趨勢。

    鋰電池緣何成為“炸彈”?

    在文章開頭所述的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中,三星公司于隨后證實,手機爆炸燃燒與其鋰電池的設計缺陷密切相關。而在近些年出現的電子產品爆炸事件(例如索尼筆記本電腦于2006年出現爆炸事件,最后導致索尼公司進行了問題產品的全球召回)之中,無一例外均是鋰電池發生了爆炸。從化學的角度來看,引發鋰電池爆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相當一部分原因和廠商的設計缺陷有很大關系。

    眾所周知,電池爆炸的一個重要誘因即是電池短路(即電池所在的電路中沒有用電器,以至短時間內通過電池內部的電流過大的現象),而無論是電池短路還是過度充電(鋰電池爆炸的另一個重要誘因,即電池充電電壓高于其設定的上限),都會導致鋰電池內部在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的熱量和氣體(鋰電池工作時會生成氣體),這樣一來,為了釋放壓力,鋰電池要么會激發內部的壓力釋放裝置,要么會直接使其外殼裂開,而這兩種情況均會導致電池內部材料直接接觸空氣,從而發生燃燒。

    一般而言,鋰電池爆炸燃燒很少會因為外部電路故障,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鋰電池爆炸燃燒事件,均源于電池內部的設計缺陷。例如在前面所述的索尼筆記本電池爆炸事件中,問題電池的電解液部分即被檢出了金屬雜質,該事故也正是因金屬雜質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導電,形成了內部短路而誘發爆炸的。無獨有偶,波音787飛機鋰電池起火事件,也和飛機電池在特殊環境下,電解液的性能大幅下降,從而誘發內部短路有關。

    當然,這兩起鋰電池爆炸燃燒事件之中,所涉及的均為傳統的鋰離子電池,而本次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中的“主角”則是鋰離子聚合物電池,那么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在此類事件之中,又有什么特殊之處呢?其實一般而言,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由于并不具備硬質外殼,劇烈爆炸燃燒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此類電池在出現爆炸事故時,會因外殼的抗沖擊能力差而提前爆開,從而通常表現為爆炸后緩慢燃燒。不過,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在形狀上的高度可變性,既能夠給設備生產廠商以更多的自由設計空間,也往往需要對電池組部分進行額外的設計。這樣一來,便難免出現電池組設計不過關,進而引發事故的情況。在本次三星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之中,目前已經初步確定的是,生產工藝存在重大缺陷的電池組很可能便是爆炸的元兇。

    如何避免爆炸事件重演?

    雖然三星公司已經展開了針對載有問題電池的產品的召回行動,但事件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包括對品牌形象、價值、公司聲譽的破壞,勢必已經無法挽回,該事件也可以被列入鋰電池發展歷史上的大型安全事故之一。既然如此,那么我們究竟要從哪方面加以改善,才能避免事故的重演呢?

    在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得到了大面積推廣的今天,各大鋰電池廠商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是加強對電池安全的把控。這既需要進行嚴格的產品出廠檢測、新產品測試和良品率控制,也離不開對電池設計工作的重視和投入。畢竟從理論上來講,一塊設計、生產完全合格的電池,長期使用后出現事故的概率極低,即使出現事故也并不會損毀廠商的信譽,但倘若電池在這些環節出現了重大問題,那廠商可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了。

    而對于消費者們來說,選擇靠譜的鋰電池,和在適當的環境下正確地使用鋰電池,都是防止事故的關鍵。一些消費者貪圖一時便宜,選擇各種不正規電池的行為,其實已經為日后的使用埋下了隱患;同樣的是,即使是一塊完全合格的鋰電池,消費者如果沒有在適當的環境下使用(如在極端天氣、水中、高溫環境下使用電池),或是用不恰當的方法來對待電池(例如摔砸、劃開鋰電池),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

    (感謝南京大學應用化學學士孫旭東對本文的幫助)

    • 發表于 2016-09-30 00:00
    • 閱讀 ( 105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