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近期臺風為什么這樣瘋狂?拉尼娜來“助力”

    入秋以來,尤其是中秋節以來,臺風似乎成了“常客”,頻頻“造訪”。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動不動就是“強”或“超強”級別,時不時就登陸一下,不僅會“扎堆兒”,有時還“組團”。氣焰之囂張顯露無疑。那么,近期臺風為什么如此瘋狂?

    臺風:前期默默無聞,后期“瘋狂”造訪

    今年上半年,在超強厄爾尼諾的“鎮壓”下,沒有臺風生成,而常年同期生成4個。可在厄爾尼諾隱退之后,洋面上臺風開始活躍。而在入秋后,臺風近乎“井噴”,大有一種“秋后算賬”的感覺。

    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9月1日-10月19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1個臺風生成,占今年以來臺風生成個數的50%(常年9-10月生成臺風8.5個,占全年的33% ),較常年同期偏多2.5個。11個臺風中有8個最大風速超過12級,占生成臺風的73%。

    9月以來臺風生成和登陸情況一覽表

    其中,今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超強臺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高達70米/秒(17級以上),為今年以來全球海域最強臺風。它于9月15日凌晨在福建省廈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5級(48米/秒)。“莫蘭蒂”也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臺風。

    航拍強臺風“莫蘭蒂”肆虐后的廈門工地(圖片來源:中新網)

    誰解除了臺風的“封印”?

    今年臺風“后勁兒”那么大,到底是因為啥呢?

    首先一點,“秋臺”本瘋狂。

    所謂的秋臺,一般是指九月以后生成的臺風。根據統計數據,秋季平均生成臺風10.9個,僅次于夏季的11.2個,秋季達到超強臺風級別的臺風個數有時比夏季更多,9-10月超強臺風的個數往往要占到當年超強臺風個數近一半。另外,秋臺風往往路徑詭異多變,造成的災害損失也較重。

    說到這里,肯定會有人問:Why?

    我們知道,臺風發展壯大的能量之源主要是海洋中的熱量。夏秋過渡季節,太陽從北向南移動,就會導致海溫偏暖,海面蓄積的熱量越來越多。能量供給充足,臺風長得也會比較“強壯”。進入秋季以后,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隨著這一影響臺風路徑主力的“式微”,與其他系統勢力逐漸形成“勢均力敵”之態,加之南海的復雜地形,所以往往導致臺風“不走尋常路”,路徑詭異莫測。

    此外,秋季臺風往往容易與北方南下冷空氣相結合,形成臺風倒槽,給臺風北部地區帶來極強的風雨影響,影響范圍較大,災害損失也更為嚴重。

    其次,拉尼娜來“助力”。

    2016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距平指數達到-0.53℃,標志正式進入拉尼娜狀態。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以下簡稱海溫)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當這片東西長上萬公里,南北寬上千公里的海域,氣溫低于常年平均值0.5℃時,即進入拉尼娜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圖為2015年11月以來Nino3.4區海溫距平逐周演變(海溫偏低0.5℃為拉尼娜狀態)。(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研究表明,拉尼娜影響年秋季臺風相對活躍。歷史上由厄爾尼諾轉為拉尼娜的年份(1973年、1983年、1988年、1995年、1998年、2007年和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溫偏高,秋季臺風個數占全年比例高。除1973年(42%)和2010年(43%)外,其余5年秋季臺風生成個數均占全年總數的一半以上;除1983年(38%)和2007年(45%)外,最大風速超過12級的臺風個數占生成個數的比例均超過50%,其中1973年達100%。秋季后期,7年中最強登陸臺風是2010年10月23日登陸的第13號臺風“鲇魚”,登陸時最大風力達到12級。

    今年的臺風情況也印證了這一規律。當前,由于拉尼娜持續發展,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偏高超過0.5℃,部分區域異常偏高1.0~1.5℃,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臺風活躍,生成臺風偏多,強度偏強。同時,拉尼娜的威力在其他地方也逐漸顯現:如8月以來,澳大利亞南部、印度尼西亞、越南、巴基斯坦、朝鮮、尼日爾、馬其頓等地出現暴雨洪澇。8月上旬熱帶風暴“伯爵”造成墨西哥至少40人死亡,9月初颶風“赫米納”襲擊美國佛羅里達,10月上旬十年來最強颶風“馬修”重創加勒比海地區。

    颶風“馬修”過后的海地

    附贈絕技:臺風來了怎么辦?

    1. 盡量不要外出。待在房屋里的人,應小心關好窗戶,用膠布在窗玻璃上貼成“米”字形,以防窗戶玻璃破碎。

    2. 如果在室外,千萬不要在臨時搭建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傷。如臺風伴有打雷現象,則要采取防雷措施,特別不要在山頂和高地停留。

    3. 正在開車的人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4. 如果住在帳篷里,則應立即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避雨。

    5. 在水面上的人(如游泳或水上作業),應立即上岸避風避雨。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Weather情報局團隊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6-10-21 00:00
    • 閱讀 ( 67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