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慶孩子開學之后不到一個月,大家就要迎來7天的國慶長假,好嗨森。
一年里最適合旅行的季節,親子出游成為忙于工作的80、90后的帶娃觀念,希望通過旅行增進親子關系,熊孩子們可未必配合,他們隨時隨地用各種方式給這個旅途有意無意地制造各種“麻煩”。
一些建議,非土豪親子旅行經驗分享,做在帶熊孩子旅行之前(不適用帶嬰兒),也許有用。

如何在飛機或車上度過,既不尷尬也不煩悶
成年人搭乘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也未必是快樂的體驗,從買票開始到坐上,排隊與等待是基本動作,何況是帶著熊孩子。結合Lonely Planet的建議,做到以下幾點,也許會讓旅途更加舒坦。
1.提前讓孩子在候機或者候車的時候,在你可控的范圍內多走動、跑動,探索周圍的事物滿足好奇心,最重要是消耗部分體力。這樣坐上飛機或車后,能讓他們較快有睡意。
2.只有舒適的空間和座位,才能讓熊孩子有自我意識的空間感,這是代表這趟旅行是否舒適的第一感覺。在車上為了省錢抱著坐會成為旅行路途上噩夢的開始。
一般2~12歲的孩子坐飛機,可以購買半票享有獨立座位,提前告知航空公司或提早網絡值機選座,可以安排你身邊的座位。
在國內坐車或旅游景點,一個成年人只允許帶一名身高低于1.2米的免票兒童,這意味著如一個媽媽帶均不足1.2米高的雙胞胎出行,另一個必須買兒童票。

3.能讓他們玩智力問答引起專注,就絕不要讓他們在飛機上或車上隨意走動。其實還有一起與他們玩熟悉的玩具、看喜歡的書,這樣的互動可以分散他們對周遭的部分注意力。大部分父母都知道,只要有一次被吸引在車廂內走動,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4.能讓他們吃吃喝喝,就絕不要讓嘴閑著哭和吵。實在不行,那只能拿出手機或PAD。
選擇什么樣的酒店住宿

在熊孩子眼里,酒店就是一個巨大的游樂場。明白了這點,你應該大致知道帶孩子旅行需要住什么樣的酒店了。在上個世紀50年代,親子旅行服務的概念才在美國形成,這個時期是美國自駕游的黃金年代的開始,一位叫Kemmons Wilson的小伙子認為連鎖酒店內最好設置游泳池,并讓酒店更加安全和干凈,他的想法也就形成了日后的親子酒店,而發展至今現在大多數連鎖星度假酒店均可以做到,預定酒店之前在官網查詢是否能為孩子提供更多。例如:
一個家庭房,有兒童獨立床鋪(考慮安全,不要選擇落地窗);床是可以蹦來蹦去的;有游泳池或水上樂園或沙灘,可以玩上大半天;有兒童服務,例如兒童餐、兒童書吧、玩具出租、兒童托管等。

當然,如果酒店附近有大型游樂場,如迪士尼、動物園、海洋世界等,是再好不過的,如果是帶孩子旅行選擇住主題酒店是較為合適的,因為它能滿足大部分的兒童服務,特別是當天去游樂場游玩的路途可以更近、少走路,甚至還有特殊貴賓服務。
隨時關注:防餓、防病、防丟
準備充足的零食,且是孩子平時喜歡吃的。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身體情況的,帶上孩子適合的藥物,特別是出境游或風景游,想買到如適合的草莓味的止咳藥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備的:防蚊蟲、防暈車船、治腹瀉、治感冒的藥物。另外,創可貼和一次性消毒棉簽有多重要,不用多說了。

從安全上來說,父母需要關注的是在人多嘈雜且陌生的環境,防止孩子丟失。雖然商家們會列舉:兒童牽引繩(類似寵物繩)、定位手表、定位箱包等。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家長應該要做的是:第一需要隨時看好孩子,不要忙于自己拍照或者玩手機,一旦離開視線一定要大喊,第一時間尋求警察幫助;第二,給孩子穿容易識別的衣服鞋子,這樣在短時間找不到的情況下,很容易說明辨認;第三,給孩子衣服口袋或背包塞上含有父母電話等信息的紙條;第四,讓會用手機的孩子攜帶手機(可通話、短信、定位打開)。
出行時間要挑對
大多數父母選擇親子出游,會采用自駕短途,或者自由行長途旅行,在應對交通問題的時候,早訂票、早出發、早回來,如果任何一項交通方式讓你的旅途時間加長,熊孩子的忍受能力是極其有限的,孩子忍不了,破壞性就爆發了。
特別是搭乘飛機,因為飛機起飛的不確定因素很多,除了考慮天氣、交通等延誤因素,還需要提前了解下航班的準點率,這個很關鍵。如果你實在沒時間,那么建議訂上午較早時間的航班,特別是在美國、歐洲旅行的話適用。

你以為的旅行的意義,如“豐滿眼界、體驗生命、放松心情、拍照發朋友圈”,對于孩子們來說也許就是無意義,他們也許就只是想想“玩玩水、看看蟲子、和小伙伴玩”,親子出游首先考慮的得是娃的舒適安全,才能讓父母們旅途舒心。最后,希望大家旅行順利、開心、安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