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大約有140萬肺癌案例,已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成為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癥。人們已經知道,吸煙和職業性暴露會導致肺癌患者增加。然而,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里,盡管吸煙的人數下降,健康和工作場所的安全狀況已經得到改善。但仍能觀察到肺癌的上升趨勢。科學家們審查了PM2.5和肺癌發病之間的關聯。這些肺癌病例和PM2.5污染之間的關系可能在國內還算比較新穎,但西方國家已經研究了幾十年。這些發現可以為國內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個基礎,幫助建立更加完善的國家污染控制政策。
科學家們提出了兩個觀點:
長期暴露于PM2.5中與肺癌發病率增加有關系;
系統性研究在國內有必要。
顆粒物的化學成分隨著大小改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取決于污染物的大小。人體無法篩選出微小顆粒物,因此,灰塵特別是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可以進入肺部的肺泡。這些顆粒不僅消極影響了肺部氣體交換,甚至能穿透肺部潛入血液中,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

美國研究機構的研究1995年指出隨著細顆粒物濃度增加,心肺疾病和肺癌引起的年死亡率有所增加。如果PM2.5的平均濃度以10μg/m3的速度增長,各種自然原因的死亡風險會增加大約4%,心肺疾病的死亡風險會增加6%,肺癌的死亡風險會增加8%。
煤仍然是中國主要的能源資源,會在燃燒的過程中釋放SOx。開發潔凈煤技術(這正是柴靜呼吁的洗煤)和或轉用替代燃料(目前不太可行)可能會減少中國的PM2.5污染。肺癌死亡率的相對風險與PM2.5濃度的10μg/m3的變化之間的關系,已由1979-1983的8%,變成了1999-2000的13%,按兩組PM2.5數據的平均值算的話是14%。
歐洲研究機構的研究2007年NawrotT.S.等學者使用了歐洲15個國家的數據報告了PM2.5和男性肺癌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對于男性來說,全國PM2.5水平增加5μg/m3,年底PM2.5均值增加了17.7%的肺癌風險。同樣,歐洲研究也支持PM2.5和肺癌之間的正相關關系。
2013年,由一個歐洲財團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了歐洲17個國家的人群肺癌發病率和空氣污染,表明了暴露在空氣污染的顆粒物中和肺癌發病的關系,特別是在歐洲特定的(肺)腺癌發病情況,這大大地增加了流行病學證據。

中國研究數據有限,目前雖然對污染的關注度不低,但數據并不不全面,不足以進行可靠的統計學研究。在國內缺乏對PM2.5和肺癌發病率關系的系統性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駐北京大使館開始發布PM2.5數據后,PM2.5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在2008年才引起公眾的關注。
對于霧霾與肺癌的關系,國內專家持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否認北京PM2.5污染是肺癌病例增加的原因,因為本地科研數據缺乏,至少需要10年的數據才能證明這個因果關系。但學者認為可以利用幾十年的西方研究證據。
在國內開展相關系統研究非常有必要,我們并不是要驗證西方的研究結果,而是關注于控制PM2.5污染物,預防、治愈由此引發的肺癌。在國內,將PM2.5污染物歸類為致癌物是重要的一步。
參考文獻:http://cancerNaNt.com.cn/detail/743381.html
癌度APP是專注于癌癥相似病友檢索、通過癌癥發生的基因突變、用藥和治療、預后康復等多個參數指標,對癌癥患者的相似度進行精準的運算,為用戶推薦病情和治療相似的病友,相互交流治療和康復經驗。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公眾號“癌度”,了解更多關于腫瘤和基因的資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