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大批類似“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的新聞刷爆網絡。又是發權威期刊、又是各大媒體廣泛報道,談癌色變的我們仿佛看到希望之光……
眾里尋藥千百度,原來它在鍋邊瓢盆處!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開始大量購買小蘇打,賣蘇打水的商家們更是瞬間點燃:喝起來,能抗癌!
然而,這些媒體報道對該研究的解讀與現實存在很大偏差。商家多賣點蘇打水倒是事小,如果有患者因此拒絕正規治療,不知道會坑死多少人。因此小編覺得有必要和大家聊一下。
確有其事,但絕非如此簡單
這項研究為浙大附二醫院胡汛教授團隊研發的「TILA-TACE」療法,是傳統肝癌介入療法的一種可能的改進。
太長不看版
傳統的肝癌介入療法(動脈插管化療書栓塞術),主要用于治療的患有巨大肝癌(大于 3 cm)且不適合手術切除的患者。操作過程大抵這樣:
醫生將一根細細的導管從患者外周血管插到腫瘤部位,將化療藥物注入腫瘤內,將腫瘤的供血血管栓塞,最大限度阻斷腫瘤的血運,以達到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的作用。
胡汛教授團隊的新療法,是在原來傳統療法基礎上,在栓塞腫瘤血管和注入化療藥物的同時,將碳酸氫鈉(也就是小蘇打)也注入腫瘤,以干擾腫瘤代謝,阻止其在饑餓過程中「狗急跳墻」生成新的血管重新獲取養分,加強殺滅效果。而目前實驗樣本還很小,還需要更多驗證。
通俗的說,它是先花幾萬把一個又花幾萬的塞子堵住腫瘤的血管,然后每天幾千的藥物里有一點點小蘇打的成分而已。「餓死」癌細胞的依然只有化學栓塞藥物,小蘇打只是起到「助攻」作用。首先絕對不是口服,其次絕對不是只用小蘇打,最后,這根本就不便宜。
喝蘇打水能治療癌癥嗎?
純屬做夢。
源于“朋友圈系列”說法:人體有酸性體質與堿性體質之分,人類的大部分疾病,尤其是癌癥,大多是因為“酸性體質”造成的,因此提倡人們喝“堿性水”。
所謂的酸堿體質純屬扯淡。人體內環境ph值波動范圍很小,在7.35-7.45之間。如果ph值明顯偏離正常范圍,那就是酸中毒或者堿中毒——一聽就不是什么好事兒。酸堿平衡紊亂會干擾人體生理活動,嚴重的ph值改變更會大大降低參與細胞生理活動的多種生物酶活性,這對癌細胞當然不利,但對人體正常細胞同樣不利。除非向插管栓塞化療那樣高選擇性定向用藥,否則癌細胞還沒死,人先死翹翹了。
喝堿性水對身體有好處嗎?
即使不能防癌,那么堿性水、堿性食物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好處?
確有所謂的「堿性食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不同代謝物,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營養學界曾根據這個,把食物分為堿性和酸性,比如大多數蔬菜水果偏堿性,而大多肉類谷類偏酸性。 但人體有自我調節功能,血液等體液的酸堿度會維持在固定的范圍,并不會因為吃了肉或蔬菜,就變成酸性或堿性。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談食物的「酸堿性」意義不大,更重要是食物營養價值及合理的搭配。癌癥患者也別盲從多吃“堿性食品”的做法,夸大“堿性食品”的防癌作用不靠譜。
朋友圈的文章,多的是吸引眼球的噱頭,在盲目跟風之前,小編只想問一句,大家當年囤的那些鹽吃完了嗎?
資料來源 ▏ 好大夫.晁明大夫個人網站 、燒傷超人阿寶、丁香醫生
責任編輯 丨 閃閃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huakang515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