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神奇脂肪令你瘦

    “每逢佳節胖三斤”。對許多人來說,皮下鼓起的“脂肪”,是生活中的一大煩惱。它使得我們大腿臃腫,失掉了小蠻腰,穿衣活脫脫“買家秀”的樣子。身體中脂肪過多不僅會影響人的外貌形態,而且會增加人患心臟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風險。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安全的方式,來控制脂肪在體內的堆積。

    “白胖子”和“棕瘦子”

    我們費盡力氣想要控制肥胖,但不管是因為“沒管住嘴”還是“沒邁開腿”,脂肪總是反復出現,難以消除。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貯能物質,隨著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日常飲食已經足夠提供我們活動的能量,這樣一來,這些過剩的脂肪顆粒們在我們身體里的壞處就比益處多得多。

    不過你知道嗎?脂肪可不是全都一個樣,并非所有脂肪都是導致肥胖的罪魁禍首。人身體里的脂肪至少有兩大陣營——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

    白色脂肪,長得白白胖胖,是比較惹人厭的一種“肥肉”脂肪。每個白色脂肪細胞中都含有一個碩大的脂滴,能量存儲在脂滴當中,這種脂肪非常頑固,難以消除。

    棕色脂肪細胞要比白色脂肪細胞小得多,呈棕褐色,其細胞內包含了許多栗色的線粒體(線粒體可以燃燒脂肪,制造熱量),也零星地存在一些分散的小脂滴。含有大量線粒體的棕色脂肪能分解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促進其消耗,并將其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

    嬰兒約有5%的體重是棕色脂肪。由于他們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出靠發抖來產生熱量的機制,所以在身體的肩胛間區、腋窩及頸后部等處集中分布了大量棕色脂肪,小寶寶們要靠它們來產生熱量,維持體溫。都說寶寶是“小火爐”,可能就是棕色脂肪在起作用。過去,我們認為所有的棕色脂肪在兒童時期逐漸消失,但是,近些年科學家們在健康的成年人身體中也發現了活躍的棕色脂肪。


    美麗需“凍”人?

    棕色脂肪被人們當做對抗肥胖的好幫手。人體內的棕色脂肪其實非常少,但它們轉化能量的效率卻很高。當棕色脂肪被激活后,它們能夠將身體里的白色脂肪當做燃料,轉化生成大量熱量,提高身體的溫度。如果能夠弄明白棕色脂肪的產生機制,刺激身體制造更多的棕色脂肪,或者增加現有的棕色脂肪,那么身體里的許多能量就會轉化為體溫,這樣一來,也能減少體內白色脂肪的堆積。

    要刺激棕色脂肪,讓其開始工作,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身體暴露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在2012年進行的一項實驗中,6個受試者保持3小時不運動,穿著一件涼冰冰的特制服裝(通過水循環使得人的皮膚溫度維持在18℃),降低身體的溫度又不至于到使人發抖的程度。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在這3個小時中,人體大部分多余的熱量會通過棕色脂肪被燃燒,以維持正常體溫。

    實驗結果顯示,比起常溫環境下一動不動,受試人員每個人平均多消耗了250卡的熱量。一個人如果按這種模式每天堅持,持續兩周,就能夠減肥0.5千克。不過這種方式太考驗人的意志力了,估計不會有多少人真有毅力這么做。

    科學家們發現,棕色脂肪的好處絕不僅僅是燃燒白色脂肪而已,它還能夠消耗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為自己補充能量。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搗蛋鬼”,這種脂肪分子會增加人體患代謝綜合征的幾率,增加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棕色脂肪細胞還能夠從血液中獲取糖分子,這對降低Ⅱ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科學家們希望找到方法,使成年人體內的棕色脂肪能夠像小嬰兒一樣多,一樣有活力。不過,這種干預至少還得研究10年才能有結果。


    米色“兩面派”

    鑒于棕色脂肪能夠產生這么多良好的效應,科學家和生物科技公司紛紛嘗試尋找能夠增加身體里棕色脂肪細胞以及增加其活性的方式。把現有的白色脂肪轉化成米色脂肪是一個很有前景的研究領域。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改造”那些危害較大的白色脂肪組織,讓它們像棕色脂肪一樣發揮巨大作用。這種“改造”后的脂肪被稱為米色脂肪。

    米色脂肪是介于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之間的一種形態,它也是我們的減肥好幫手。米色脂肪源自白色脂肪,內部也含有較多脂滴,能夠儲存能量,但它們不像白色脂肪那樣頑固。它們的細胞中除了脂滴,也和棕色脂肪一樣分布了部分線粒體,所以也可以消耗能量,產生熱量。盡管米色脂肪在燃脂方面沒有棕色脂肪那樣高效(米色脂肪的工作效率只有棕色脂肪的1/5),但總比“好吃懶做”的白色脂肪好得多。

    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借助低溫使身體產生米色脂肪,增加棕色脂肪。日本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要求12名棕色脂肪較人體平均水平低的年輕男性志愿者每天在17℃的屋子里待2小時,堅持6周。起初,參與者在較冷的環境中比常溫環境平均每天能夠額外消耗108卡的熱量。6周之后,他們的身體在寒冷環境中每天能夠額外多消耗289卡。通過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影像也印證了他們體內米色脂肪的活躍性確實增加了。研究人員認為,超過6周的低溫刺激能夠增加人體內UCP1基因的活性,而這一基因或許能夠引導白色脂肪轉化為米色脂肪,增加身體的消脂能力。

    能不能不遭罪?

    那么,如果想瘦,又不愿意忍受低溫環境可怎么辦?研究人員發現許多分子不需要低溫就能夠刺激白色脂肪的“棕化”,使其變為米色脂肪。

    運動后人的肌肉細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鳶尾素的激素,而這種物質能夠增加UCP1基因活性,欺騙白色脂肪,讓它們像棕色脂肪那樣行事。研究人員為長得又胖、血糖又高的小鼠注射藥物,使其體內鳶尾素水平增加2倍。10天后,小鼠不僅成功瘦身,而且血糖水平也回歸了正常值。

    除此之外,從大腦中提取的神經因子(一種能夠促進神經元生長的分子),以及一種叫做SIRT1的蛋白質(能夠幫助身體控制壓力)也能夠激發白色脂肪的“棕化”。

    這些研究目前還處于實驗階段,沒有經過人體臨床驗證,安全性有待考察。但是,一想到它們未來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維持體型,保持健康,使我們再也不用計算著熱量規劃三餐,再也不用把誘人的美食歸為“罪孽”,再也不用汗流浹背地與脂肪較勁,著實還有些小激動呢!

    • 發表于 2016-09-21 00:00
    • 閱讀 ( 61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