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到大家最為熟悉的疾病,相信不少人的答案一定會是惱人無比的腹瀉。事實上,作為每個人每年都要經歷幾次的情況,腹瀉在生活中絕對算得上是非常常見,不過一旦陷入腹瀉之中,那種感受……恐怕所有人都不想經歷第二次。既然腹瀉有著如此強大的“破壞力”和令人痛苦的癥狀,那么,我們為什么會腹瀉?我們又該怎樣應對腹瀉呢?關于這兩個問題,不妨看看下面這篇文章的解答。
我們為什么會腹瀉?
眾所周知,人體內的腸道每天都要通過規律性的蠕動來推進食物殘渣在其內部的前行,從而能夠保證攝入人體的食物在被吸收完其中所含的大部分營養物質之后,得以及時排出體外,這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排便”過程。然而,排便既然是一個每天都要經歷的生理過程,就難免在有些時候會出現小問題,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腹瀉,正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排便問題。
在人體之中,食物殘渣的推進、大便的成型和排出過程往往需要倚賴多個機制的緊密結合:例如一些神經系統的“信使”,會負責給腸道神經發放蠕動信號;而由腸腔內離子含量所決定的滲透壓,又直接影響著大便的成型程度和腸道整體的蠕動速度……一旦這些環節之中的任意一個受到影響,整個排便過程便難免無法成功完成,腹瀉也就會隨之而來。通常情況下,生活中所能見到的絕大多數腹瀉,其原理都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神經遞質功能紊亂:神經遞質不僅僅在大腦充當“信使”,它們在外周神經系統(比如腸道神經)內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它們功能上的紊亂在有時也會直接影響排便過程,造成腹瀉。例如某些藥物具有引發腹瀉的不良反應,就是因為它們能夠刺激一些神經遞質(如乙酰膽堿、胃動素)在腸道的釋放,神經遞質又為腸道神經施加了不恰當的蠕動信號,腹瀉就此產生。
腸道滲透壓異常:由于腸道的滲透壓會對腸道整體蠕動速度、大便的含水量和成型程度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當腸道滲透壓受到干擾時,即有可能發生腹瀉。一般而言,腸道內離子分泌異常(如霍亂毒素使腸道離子通道突然打開,并大量、無序地向腸腔內分泌離子的情況),或是人體攝入的部分物質(比如可被腸道細菌分解利用的非吸收性糖類,以瀉藥乳果糖和某些食品中所含的“益生元”為代表)在腸道內“興風作浪”,都可以令腸道滲透壓突然增高,從而引發腹瀉。
腸道微環境改變:隨著“腸道菌群”概念在廣大群眾之中得到了普及,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正常人的腸道內都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微生物,在腸道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都正常的時候,它們可以幫助腸道完成消化工作,自身也能從消化過程中得到生長繁殖所必須的養料。然而在某些時候,腸道微生物會受到外來因素(如服用的抗生素)的干擾,從而使有益微生物數量和種類銳減,這樣一來,一些對腸道有很大危害的微生物便會乘虛而入并大量繁殖,它們不僅僅會危害到有益微生物的生存,還能通過分泌毒素導致腹瀉。
面對腹瀉,我們應該怎么做?
看了上面的內容,估計你的心中已經對腹瀉有了一定的印象。當然,上述內容僅僅能夠讓我們了解“腹瀉是怎樣形成的”,而倘若我們在生活中真的遇到了腹瀉,又該如何去應對呢?其實令你意想不到的是,很多腹瀉根本無需(除補液之外)的藥物治療即可康復,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常用的腹瀉處理方法,則往往存在著諸多誤區,甚至會延誤病情。
對于絕大多數不太嚴重(即次數并不過多、不伴有血便/發熱/嚴重乏力)的急性腹瀉,都可以按照如下流程來處理:
Step 1:補液
無論你所面對的是什么性質、特點的腹瀉,都有一件事是當務之急——補液!補液!補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完全是因為,各種腹瀉都會導致你的身體通過排便而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而水和電解質都是對維持體內穩態至關重要的物質,一旦它們大量丟失而又無法補充,勢必會嚴重影響你的身體狀態,甚至于威脅生命(事實上,幾乎所有因腹瀉而死亡的患者,死因都是水和電解質的嚴重丟失)。因此,一旦發現你開始腹瀉,即有必要較平時喝更多的水,而倘若你剛剛經歷了多次、大量的腹瀉,則應該進行針對性的補液后盡快就醫。一般而言,腹瀉的最佳補液手段即是飲用沖調后的口服補液鹽(該藥可在藥店購買,網上亦有售),而如果無法獲得該藥,淡鹽水也可用于替代。
與很多人的想法不同的是,補液實際上并沒有一個“規定”的劑量,一般1000-1500ml的含電解質液體攝入即可補充腹瀉所丟失的液體量。但是,倘若在補液過后依然有較強的虛弱感,或是在飲用大量液體(>1500ml)后仍覺得不適,則很有必要前往醫院就診,因為此時的病情已經超出了口服補液所能解決的范圍。
Step 2:不要亂用藥物
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腹瀉后及時服用一些“止瀉藥”或是“消炎藥”,可能會有助于從腹瀉中康復。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印象,因為在就醫之前自行服用藥物,很可能會帶來意料之外的效果,甚至于加重病情。基于此類情況,你在因腹瀉而就醫之前,可以自行服用的藥物只有能夠起到補液作用的口服補液鹽!
在這里,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腹瀉后亂用藥物的危害:對于“止瀉藥”而言,它們一般只能用于非感染因素所帶來的腹瀉,在此類腹瀉之中,止瀉藥可以有效治療腹瀉、防止體液的進一步丟失,而倘若在患感染性腹瀉時服用止瀉藥,則很有可能會令細菌或病毒產生的毒素在腸道內積累后被人體重新吸收(不要忘了,腹瀉其實也是人體排除病原體產生毒素的一種保護性措施),產生嚴重后果;至于抗生素類藥物,它們一般只適用于特定類型發感染性腹瀉,它們不僅對非感染性腹瀉無效,在有些感染性腹瀉(如產毒素病原體引起發腹瀉)之中,抗生素殺死病原體后很可能會令病原體內的毒素在人體內釋放,其后果可想而知。
Step 3:如有不適,盡快就醫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急性腹瀉經過補液治療后可以自行康復,從而免去就醫的煩惱。不過,我們仍然要注意一些需要及時就診的情況,因為嚴重的急性腹瀉(尤其是霍亂之類的產毒素細菌性腹瀉)一旦延誤就診,即很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如果你發現在腹瀉的同時還存在以下情況中的一種或多種,一定要及時就診,不要延誤:
大便中帶有血液或膿液;
大便次數過多(≥10次/天),或是腹瀉丟失的水分的量已經超出了口服補液所補充的水分的量;
腹瀉同時伴有高熱(≥38.5℃);
腹瀉患者年齡過小(≤3歲)或過大(≥65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