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對身邊的朋友說,票房高低雖然無法非常準確地衡量一部電影的質量優劣,但總括來說票房高的電影,通常都會是一部好電影。當然,電影票房泡沫時代除外。
同樣,電影上映年份,同樣不是判別電影好壞的大標準。譬如,四五十年代國產的《三毛流浪記》,現在看起來依然覺得很有意思。又如1986年邊拍邊播的《西游記》,如今不管特效做得多炫,依然無法超越經典。
如果你不相信,那么下面這10部70年代北美票房最高的電影你就真的要好好欣賞下了!
《克萊默夫婦》1979年 票房;$59.986m

羅伯特·本頓的《克萊默夫婦》講述了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比利和父親克萊默先生相依為命最后和母親重歸與好故事,該片也是70年代獲得奧斯卡獎項提名最多的電影之一。和它的原名《克萊默對克萊默》一樣,看似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卻柔中帶剛地包含了多重的人物對抗的關系,使一部家庭倫理電影能在生活化的展現中波瀾起伏,反映社會現實中人與人的溝通壁壘和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失落、逃避和愧疚。但影片也暗示了新保守主義在家庭倫理電影中的日益流行和新好萊塢在叛逆之后的必然回歸。
《Grease》1978年 票房;$96.300 m

該片講述的是在美國Rydell 高中,10位青年人如何糾纏于復雜的愛情關系,從而表達青春期的焦慮煩惱的故事。一部非常適合都市年輕人觀看的電影,故事情節里面充滿了對青春的回憶,看著看著仿佛重回18歲一樣。
《星球大戰》 1977年 票房;$270.918 m

這部電影相信不必多說了吧,很多在《星球大戰》里面出現的高科技元素都紛紛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不得不感嘆,70年代別人拍的電影就如此有質量了!
《洛奇》 1976年 票房;$56.525 m

九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史泰龍的經典之作,大家應該看過好幾遍了吧。《洛奇》用一個美國夢的故事凸現出了美國精神,作為一個下層社會的不起眼人物,他的生活波瀾不驚,平淡無奇,本人也似乎顯得有些木訥古板,但當世界拳擊冠軍決定把他視為提高自己聲譽的沙包時,他內心那股永不服輸的精神才表露無遺,艱苦的訓練證實了一個男人在面對巨大壓力和挑戰時所應該體現的精神。
《大白鯊》 1975年 票房;$129.549 m

這是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第一部描寫怪物的影片,借助這部電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向人們證明了他能夠創造和保持高度的緊張和懸念。他也信心十足的保證盡管在影片播放的將近90分鐘的時間內大白鯊并沒有以全鏡頭出現,但仍可以使觀眾們坐立不安。
《火燒摩天樓》 1974年 票房;$48.838 m

一幢位于三藩市中心的摩天大樓頂樓內,正舉行落成典禮。突然下層冒出熊熊烈火,不久已漸漸蔓延到閣樓,所有賓客被圍困。全面展現了一棟135層高的“豆腐渣”工程建筑,是如何在落成當天就照耀全城,人們親眼目睹整幢樓坍塌的慘劇,真人出演火光沖天的現場。摩天大廈中燃起熊熊大火,一些人被熱浪拋出窗戶,被困的人們不堪火烤而跳樓解脫,消防隊長及樓宇設計師被急召到現場了解情況,最后成為超級英雄。
《驅魔人》 1973年 票房;$89.000 m

曾經有位朋友說過,現在的恐怖片都是垃圾,在《驅魔人》面前就是渣渣!
影片放映的時候,電影讓眾多觀眾尖叫、頭暈、甚至是歇斯底里,以至于護理人員被劇院招來隨時待命,成為當時電影史上最具有爭議性的一部電影之一。
《教父》 1972年 票房;$86.691 m

《教父》以沉郁冷靜的風格講述了一段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黑幫史詩。它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黑幫電影之一,被譽為男人的圣經。這部電影不但在評論、藝術和票房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它還為后人樹立了一個典范,是一部眾口稱贊的經典電影,它在權威電影網站上的好評率高達百分之百。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1971年 票房;$38.261 m

該劇中的靈魂人物是男主角泰維。他是一位養乳牛的東歐猶太人,平時以給人們送牛奶維生。他具有非常開明的思想,并深愛著他五個未出嫁的女兒。為了她們的幸福,一開始他雖然接受了富有的屠夫向大女兒的求親,最后還是同意讓大女兒如愿嫁給了青梅竹馬的窮裁縫;勇敢地破壞了傳統,讓二女兒和激進的大學生自由戀愛;甚至突破了心理上極大的矛盾,最后接受三女兒和俄羅斯族青年的私奔。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慈愛父親。
《愛情故事》 1970年 票房;$48.700 m

在洋溢著青春浪漫氣息的哈佛大學校園中,富家子弟奧利弗(瑞安·奧尼爾飾)遇見了聰敏可愛的女生詹妮弗(艾麗·麥古奧飾)。奧利弗被女孩的機智和俏麗深深的吸引了,于是兩人迅速墜入愛河。
經典恒古不變,經典無法超越,有些電影,就真的是越老越有味道,越有感覺!
MU影訊下期為大家盤點60年代的北美最top電影,記得關注哦!
歡迎微信搜索“MU影訊”關注公眾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