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破解天地會的成立之秘,真是為了反清復明?

    關于天地會的誕生歷史,一直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盡管百年來史學家們一直在天地會的內部文獻、清廷的官方檔案與流傳地的故事傳說之間搜尋著真相,但直到如今依舊難下定論。據統計,僅“洪學”界有影響的觀點便有十三種之多,其時間跨度長達一百五十年以上,甚至有學者提出天地會的雛形在明代便已出現。在大眾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關于鄭成功、陳近南創立天地會的說法十分盛行。

    相傳鄭成功進攻南京失敗,率軍渡海收復臺灣之前,采納陳永華(陳近南)的建議,命在大陸的部屬遁跡江湖,組成天地會,取朱元璋年號“洪武”,也稱洪門,而鄭成功則稱為“萬云龍”,即千萬人,云從龍之意。但因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可以證實,而不為人采信。


    而天地會中其實有自己的創會傳說,即“西魯傳說”,在乾隆年間的一次大搜捕中被清朝官方繳獲,后來這個傳說的衍生版本不斷在不同的地方被發現,可以確信這個傳說的背后便是天地會起源的真相。

    “西魯神話”在流傳過程中不斷加油添醋,增加神話色彩和傳奇性,最后演變成一部武俠小說,其最早的版本大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崇禎十二年,李自成造反奪取江山,西宮娘娘李神妃逃出京城,在云南高溪廟生下小子,被萬家收養。崇禎十六年六月初六,開封府天降洪水,露出了劉伯溫所立的石碑。康熙年間,西魯番起兵作亂,康熙皇帝令人掛出皇榜,誰能夠剿滅西魯番,就能加封萬代公侯。甘肅省有一座少林寺,少林武僧一百二十八人充當先鋒征討西魯番,并得到一顆帥印。帥印由生鐵鑄成,重二斤十三兩,上寫“正陽山”三字。

    西魯番大敗而逃,死者無數,少林僧眾得勝還朝,康熙大加封賞,但是少林寺不接受官職,繼續說法修道。然而,朝中奸臣當道,派兵追殺少林寺僧人,一番血戰之后,只有十八名少林僧人得以逃脫。四年之后,他們逃到海邊,海面上突然浮上來一個白石香爐,重五十二斤,爐底有“興明絕清”四字。眾人就在香爐前對天盟誓,此時只剩下師徒六人,師傅名叫作“萬提起”,法號“云龍”。他招納弟兄一百零八人,于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丑時結為兄弟,歃血為盟,全都改姓洪,就此結成“洪門”。

    眾人拜萬師傅為大哥(即萬云龍)。九月初九,萬云龍與清軍交戰,不幸陣亡,五位兄弟保護小皇子逃離。洪門眾人得知后趕跑了清軍,將萬云龍的尸體火化。萬云龍魂飛九霄,尸體葬在高溪廟里。五兄弟回來后,卻發現皇子已經失蹤,失去了依靠。萬云龍死后,皇子后來流落到福建,生下五個兒子,分為五大房。江湖豪杰得知之后,前來會盟,組成了天地會。

    這個故事無疑是破綻百出的,比如李自成推翻明朝是在崇禎十七年而非十二年,少林寺一在河南一在福建但沒有在甘肅的,世上根本沒有西魯番。然而這個故事在天地會中流傳多年,而且記載在內部檔案中,只有本會的高級會員才能知曉。這必然隱藏著自己創會的真實歷史,只是因為有一些不傳之秘需要保守,一些人、一些事不能被朝廷甚至不能被會中的一般成員知道。而幾十年來,“洪學”家們在經過無數次的假說、辯駁、求證中,漸漸揭開了“西魯神話”背后的秘密,其間有兩個答案最具有說服力,但現在我們還很難從這兩種都看似言之鑿鑿、鐵證如山的答案中選擇一個。

    天地會文件第一個答案是一個極富于傳奇色彩的故事,這里有國恨,有家仇,有背叛,有救贖。明末清初時,在福建漳州地區有一位和尚,俗名張道宗,法號達宗。在他哥哥張要倡議下,張道宗、張要等十八位熱血男兒,歃血為盟,全都以“萬”為姓氏。張道宗排行第五,名為萬五,加上他的法號,一般稱為萬五達宗和尚。萬五達宗和尚信奉禪宗,文武雙全,游歷四方,見多識廣,為“萬氏”中的首領人物。他率領萬氏兄弟建立武裝,抵抗入閩的清軍,一度攻打漳浦縣城,打死清軍參將陸大勛。

    順治七年(1650年),十八兄弟中的萬禮率部參加鄭成功的軍隊,萬五達宗依舊以游方僧人的身份奔走于閩南各地,聯絡各種反清勢力。1654年,達宗在鄭成功的幫助下,擴建了詔安縣官陂鎮的長林寺,成為長林寺開山主持。后來,萬禮在追隨鄭成功攻打南京時犧牲,死后他被人誣告臨陣逃脫,鄭成功撤去了萬禮的“忠臣”身份。對此,萬氏兄弟中的老二郭義、老七蔡祿對鄭成功的做法十分不滿,在萬五達宗的支持下率一萬余名精兵降清,史稱“銅山之變”。蔡祿被清廷任命為河南省河北鎮總兵,郭義被任命為湖北省勛陽鎮總兵,不久又調任廣西省左江鎮總兵。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舉兵反清,郭義追隨廣西提督馬雄相應,后戰敗被殺。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軍一時間所向披靡,收復大半個中原,蔡祿與前鄭成功部將、清軍湖北襄陽總兵楊來嘉密謀反正,被發覺后與清軍激戰被俘,隨即被清廷滅門。

    萬五達宗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痛悔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更加激起了他的反清斗志。萬五達宗在蔡祿的家鄉云霄縣靈王廟即天地會中所說的“高溪廟”,親自主持了悼念亡靈的水陸法會。七月二十五日,悼亡儀式結束,萬五達宗借群情激奮之機,沿用當年萬氏兄弟歃血為盟的故事與眾人結拜,建立天地會,而萬五達宗和尚便是“西魯神話”中的“萬云龍”。

    另一個故事則顯得平庸得多,是一個關于貪欲和平庸如何被演繹成神話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乾隆年間,故事的主人公是福建漳浦縣高溪鄉高塘村人鄭開。鄭開起初在本村寅錢寺為僧,后至高溪村觀音亭為僧。他曾名“涂喜”、“提喜”,道號“云龍”,又號“洪二和尚”。因漳浦土話中“洪”、“萬”同音,故又稱作“萬和尚”、“萬云龍”。乾隆二十六年,萬和尚創立天地會。

    乾隆二十七年,萬提喜收盧茂、方勸為徒,方勸又收陳彪為徒。萬提喜在成立天地會后的第六個年頭即謀劃反清起義,由盧茂招聚332人,“捏出趙良明姓名為宋代后裔相號召”。起義失敗,33人被殺,參與者和受牽連者共278人被捕。盧茂等3人被凌遲處死,39人斬立決,215人杖一百、流三千,流徙烏喇地方。萬提喜之弟鄭答怕受連累,逃往臺灣。萬提喜在徒眾掩護下未被官方查出。其實這次起事和“反清復明”毫無關系,而是萬提喜結會想當皇帝,打出“木立斗世知天下,順天行道合和同”的旗號。這是他效仿讖緯故伎,以“世”字暗含乾隆朝應結束于此年(“木”、“立”、“斗”各暗含順、康、雍在位年數),號召徒眾應“天命”、行“天道”,反清滅清。

    乾隆三十五年,在萬提喜策劃下,李少敏與蔡烏強糾眾結盟,試圖起義。李少敏編造出“朱振興名字,為前明后裔”,開始打出“反清復明”旗幟。事泄,李少敏、蔡烏強俱被捕殺。萬提喜與弟子陳彪隱匿各處,“不敢復行傳會”。乾隆四十四年,萬提喜將天地會傳給兒子鄭行義后病故。其后人為了神化、美化天地會,編造了“西魯神話”,以“反清復明”來吸引會眾。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10-18 00:00
    • 閱讀 ( 79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