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點燃了全球的“火星熱”,對于火星的關注度到達了一個頂峰。然而在電影里火星惡劣的條件和航行中危險的過程也讓不少人對火星望而生畏。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人都認為火星探索只能是男人的工作,跟女人沒有半點關系。然而事實如此嗎?對于這個問題科學界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

《國家地理》開展了一次迷你模擬火星定居實驗,并且進行了全程拍攝。在整個影片中,一名女性工程師看上去非常酷,得到了眾多粉絲的喜愛。在真實世界里,女性宇航員和航空工程師的數量都非常稀少,畢竟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女性的體力和生理構造讓她們可能不如男性那樣能夠勝任相關工作。事實上,之所以有女性能夠擔任宇航員,來自于美國科學家的一次發現。在漫長的太空航行時,60.6%的宇航員會出現頭痛、失眠、惡心、情緒低落等癥狀,經過檢查后沒有發現身體上的任何問題,有心理學家就認為女性宇航員或許能夠緩解這些癥狀。經過了多次的航行后,果然發現女性宇航員與男性宇航員同行,能夠有效緩解這些癥狀,所以幾乎每一個有能力進行太空航行的國家,都會在培訓男宇航員的同時也培訓多位女性宇航員。由此可見,不管你承不承認,女性宇航員的“附屬”作用更強。

面對這一些列的研究和結論,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位美國宇航局的專家認為,在漫長的航行中,由于飛船得不到任何的補給,所以飛船攜帶的任何資源都顯得非常寶貴,而女性的平均體重比男性輕,因此消耗的氧氣、水和食物量也相對較少,更加適合這種超長距離的航行。他的理論得到了諸多支持,甚至有人認為,第一批入駐火星的就應該是女性,畢竟在補給有限的情況下,女性更容易在火星上生存。
還有一部分專家認為,進行深空探索任務可以交給男性,他們有更強的體魄和更加堅定的意志,之后的星球探索應該以女性為主導,她們可以用更少的資源完成星球探索。這樣的理論同樣獲得了部分業界人士的支持。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男性依舊是太空航行的主要力量,畢竟各個國家的宇航員都來自于軍隊里的優秀飛行員,而部隊的特性就決定了男性占據主導地位,所以在未來不短的時間里,男性依舊會是太空探索的主要力量。
當然,隨著以后科技的發展,宇航飛船的速度、載運量和科技配置越來越完善,超長距離的太空航行必然會有更多女性的身影出現。或許我們今天可以暢想一下,在某一天可能出現一次完全由女性主導的太空航行,她們將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道路上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也有可能完成男人也無法完成的任務,創造奇跡。(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khxx-wk
科幻星系官方微信公眾號:kehuanxx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