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德國讀博士,知道這7條,少走些彎路

    到德國讀博士,總結了過來人的經驗,以次重要到最重要,大約進行了排序。寫完了,發現大部分其實也通用性地適合所有的讀博,未必是在德國讀博。

    7. 讀博士、讀什么?

    如果博士畢業了,不出意外,自己進入了一個很牛逼的圈子:

    在這個圈子里,成功不是以金錢為唯一衡量標準;

    在這個圈子里,追求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次;

    在這個圈子里,你知道科學研究是怎么回事,而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在這個圈子里,你有了批判和懷疑精神,不再為馬路上所謂的“磚家”肆意忽悠;

    在這個圈子里,最重要的,你有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領域成為專家,在另一個領域你也可以比常人更快速的成為專家。

    (說這么多,有雞湯的嫌疑,對不對?那么接著往下看。)

    6. 讀博目的其實很重要

    如果你還在溫飽階段,為了生存而奔波;如果你還在小康階段,為了歸屬而奮斗;那么,請捫心自問:

    真的想要明星們那種表面看起來光鮮靚麗、私底下不知道啥樣的生活么?

    真的認為那種隨隨便便日進斗金才是人生的最終追求么?

    如果答案都是“yes”,請及時懸崖勒馬,讀博士不適合你。

    當然,你也許會說,我就是為了拿到最高的文憑,做敲門磚。我始終認為,目的決定心態,心態決定好壞,抱著“拿文憑”的心態去讀博,會讀的很辛苦。

    上面的一句話,復制過來,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讓會讓你一生受用。

    其實,談及經濟條件。對于大多數在德國讀博的博士生來說,不管是拿工資還是獎學金,收入還是可以的,應該高于溫飽階段了。本科和碩士階段,很多人總想著怎么打工來減輕經濟壓力;博士階段,經濟基本沒有壓力,全力以赴做好博士課題才是真諦。

    5. 別人畢業,和你無關

    很多人都喜歡看德國學生、留學生的畢業率,拿畢業率說事,本科、碩士如此,德國也依舊如此。

    很多人喜歡問已經畢業的博士或者旁敲側擊問別人,博士幾年畢業的?發了幾篇論文?博士答辯成績是不是ausgezeichnet(德語:極優)?

    我見過的事例實在太多,有些也很殘酷。

    2-3年輕松畢業;

    發了很牛逼的論文;

    畢業后直接回國拿到教授;

    中途被勸退、自己放棄的有幾例;

    讀了很多很多年,依舊沒有答辯的;

    熬了很多年,艱難畢業、明顯是少白頭的;

    ……

    可是,這些都是極端的例子,極端的例子總是讓人更容易記住。而大多數的博士,都是4年左右畢業,發了2-3篇論文,成績是sehr gut(德語:優秀)甚至只是gut(德語:良)。所以,到頭來,你還是會明白,自己能不能畢業、幾年畢業,成績好不好,和統計數據無關,和別人無關。

    德國本科和碩士需要考試,有些科目,自己考的好不好、最終成績的績點也要看他人。

    德國讀博不一樣,上課、考試不是必須,畢業只看最終的畢業論文和畢業答辯。

    明白了這一條,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會更好地理解下面的。

    4. 英語比德語更實用

    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實是,德國的科研水平要跟上潮流,走國際化是必須的;幾乎所有的教授都有留學背景,英語都很好;出去開會,即使是在德國國內,作報告、海報都是英語。而且,德語的市場太小,在這里掘金,顯然競爭不過德國人。

    只有少部分工科的教授,為自己的研究所是純德語而得意;還有少部分的非德國博士生,為能寫一篇德語博士論文而高興。熟不知,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都是用英語寫博士論文了。

    另外,從實際的角度出發,發表科研論文絕大多數都是英語,而博士論文內容又是小論文的整合,如果用德語寫博士論文,還要再翻譯一次,對于母語是中文的我們,也是一種折磨。

    3. 過程沒有結果有說服力

    某篇重要參考文獻找不到、實驗儀器有故障、樣品買不到、電腦出問題資料丟失……一切的一切,尤其是對于做實驗的博士生而言,你會發現,讀博就是生活,一切都不會如你想象的順利。

    做好計劃固然重要,但問題就是在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但不管怎么樣,做課題的過程中,遇到這些問題,自己和相關人好好處理就可以了,不要跟導師說過程如何,更不要抱怨自己遇到的困難。和本科、碩士追求的成績績點一樣,別人看到的、評價的都是你做課題的結果如何。

    2. 科研分對錯,做事分利弊


    科學的事情只有對錯,在此不贅述,關鍵在于后半句話。

    而這后半句,是要自己在讀博過程中不斷摸索的;在德國,很多人都覺得做事、人與人之間很單純,沒有國內的那一套套那么復雜。其實不然,你覺得單純,是因為你還不夠牛逼,人家不帶你玩而已。接觸久了、層次不一樣了,你也會發現,德國人也是趨利性的,如何跟德國教授、同事打交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適用。

    1. 什么是最重要的?

    導師,導師,導師……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也不夠。

    德國稱導師為“Doktorvater/Doktormutter(德語:博士父親/博士母親)”很形象,意味著你讀博士的“出生、長大、成人”(即入學、博士工作、博士答辯)最大的決定權都在于導師。

    “讓導師滿意”是鐵律。

    ---------------------------

    注: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德國博士畢業、旅居德國的青年學者

    【德國有料】微信公眾號:deguoyouliao

    • 發表于 2016-11-08 00:00
    • 閱讀 ( 218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