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是我們感知外界環境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而當我們處在一個有各種味道的環境中時,臭味總是最容易被我們察覺到,比如我們總是很容易就會發現有人放了屁。為什么我們對屁這么敏感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來看看屁是什么。屁,簡單來說就是從肛門釋放的一股氣體,但是可能與部分人想象不同的是,屁里臭味的來源并不是我們不小心吞進肚子里的空氣,事實上由口腔吞入并進入消化道,抵達腸道的氣體僅占屁的三分之二,而且都是氮氣等無味的氣體,剩下的三分之一,包括引起嗅覺反應的成分,則來自定居我們腸道的房客——微生物。
自我們出生起,在我們的腸道里就生活著無數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既有幫助我們消化、為我們提供抗生素的有益菌,也有能產生致病毒素的有害菌。當我們吃飯時,食物通過腸道,除了被人體吸收外,生活在腸道里的微生物也會湊上來分一杯羹。在它們大快朵頤的同時,也會默默地向外排放一些代謝廢物。其中的氣體部分就參與形成了屁,并且最終從肛門排出體外。

在屁中,占主要成分的是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氧氣等氣體(沒錯,有氫氣、甲烷和氧氣,也就是說,屁是一種可燃的氣體)。除了它們外,屁中還有一些含量非常低的氨、糞臭素、硫化氫。你別看這些成分含量低,但我們的鼻子對它們異常敏感,哪怕附近空氣中只有幾個分子,也能引起我們的警覺。
那么,我們的鼻子為什么對它們格外敏感呢?這與我們的進化密不可分。在很久以前,當我們的老祖宗還生活在山洞里時,它們必須要外出采集食物,并且儲存一部分食物以備不時之需。但是限于當時的客觀條件,采集或者儲存的食物很容易就會腐敗,如果我們的祖先不小心吃到腐敗變質的食物就極容易生病,所以有效的識別食物的腐敗變質是它們必須要學習的技能之一。而食物變質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會有硫化物等刺激性氣體產生,這些硫化物生成的機理與屁的產生機理一樣,都是微生物對食物的分解結果。因此,硫化物等于腐敗的食物,等于需要立刻避免的東西,這樣一條認知線路就形成了,并且深刻的印在了我們的進化路線中,最終形成了我們對屁的敏感性。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的屁不那么臭呢?畢竟被人當眾指出放屁還是很尷尬的。要避免屁臭,就要想辦法減少屁中的硫化物、糞臭素的含量,而這些物質的主要來源是蛋白質,因此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屁中硫化物的含量。此外,良好的消化系統也能有效避免屁在體內的累積,達到少量而多次排放的目的。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屁不討喜,但要是一個人一直不放屁也是值得關注的一件事,這往往代表了他的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別拿屁當“屁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