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如何區分傻子、精神病、神經病?

    當面對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我們常常會用一些精神攻擊法,比如說他們是“傻子”、“神經病”或者“精神病”。在對這三個詞的使用過程中,其含義常常是混用的。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呢?

    一、傻子vs精神病

    送菜的孫師傅每天都要開車去市立精神病院送菜。這一天上午陰云密布,冷風陣陣,孫師傅將貨車駛進高墻聳立的精神病院內,將新鮮的蔬菜送到食堂廚房。

    卸完了菜,回到自己的車前,孫師傅發現車的一個前胎已經癟了。想必是在剛才路過的那個施工地旁,被什么扎了。他只得拿出工具,將備用輪胎換上。當準備將新輪胎換上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輪胎上四個螺絲居然都被碰到了下水道里。孫師傅一下子和輪胎一樣泄了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候,一個聲音對他說:“你從其他三個輪子各卸下來一個螺絲,不就能把這個輪胎固定上了嗎?”孫師傅好似如夢初醒,忙向給他支招的聲音道謝,卻發現那個人竟然穿著藍白條的病服——原來是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孫師傅好奇地問:“你不是精神病嗎?”那人嘴角一揚:“你以為精神病都是傻子啊?”

    這個故事是小明在精神病院聽一位精神病大夫講述的,當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身邊的一位真實的精神病人,也給出了故事中正確的答案。套用小學語文的格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精神病≠傻子。

    所謂的傻子,嚴謹點說就是智力低下,寬泛點說就是處理問題缺根弦。

    打個簡單的比方。要去解決一個問題,如果他選擇了大家能想到的最笨的方法或者想不出什么方法來,我們就說這個人是傻子;精神病可能也會選擇笨方法或者沒方法,但是一個精神病也還能想出大家能想到的好方法,甚至是大家誰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精神病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他們的異常,也就是脫離大家公認的正常。這些異常是包括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的混亂。比如精神分裂病人的思維障礙,躁狂病人的情緒高漲,陰性癥狀患者的意志活動減退,還有重度抑郁癥病人的自殺行為等等。

    大家眼中精神病人的智力低下,往往是因為精神病在認知、情感等癥狀方面出現的問題,也有一部分是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造成的反應遲鈍。一些精神病可能有智力低下的表現,但并不是都會如此,許多精神病患者智力正常甚至超常。

    精神病用俗話更確切的說,是“瘋子”。

    我們對于精神病會有他們是傻子的錯誤觀點,很多時候也是媒體、娛樂表演等的錯誤導向。當然,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我們所謂“正常人”對精神病偏見造成的“掃把星效應”,我們厭屋及烏的認為精神病就是傻。

    二、神經病vs精神病

    許多懂得神經病和精神病區別的男生可能都遇到這樣的場景:當惹得女友忍無可忍,氣得拋下了一句“你個神經病”的時候,你忍不住糾正了一下,“你想說的是精神病吧?”

    咳咳,別問我那個男生后來怎么了,下面進入正題。

    相比于精神病在民間的大名鼎鼎,略顯拗口的神經病其實在醫學界更加神氣十足。神經病,顧名思義就是神經系統的疾病。而神經系統則包括維系生命的兩大部分: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我們的大腦和脊髓,它像樹干一樣立在中間,而外周神經系統則是與之相連,像根須和枝椏一樣延伸出來的12對腦神經和31對脊神經。

    和精神病在情緒和思維上等方面的障礙相比,這些都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而神經病就是這些神經出現病變產生的問題,比如神經性耳聾啦,半身不遂啦,很多很多。

    到這里,想必大家已經看出了兩者比較關鍵的區別。但是實際上,神經病和精神病也常常眉來眼去。

    三、神經&精神

    這里不得不講一下我們偉大的蓋奇。

    菲尼亞斯·蓋奇(PhineasP.Gage),1823年生。25歲的時候,他在美國佛蒙特州鐵路工地工作時發生意外,被鐵棍穿透頭顱,從顴骨下面進入,從眉骨上方出去,但是他卻活了下來。當然,故事講到他從鬼門關生還這里還沒有完。讓人驚奇的是,這個大難不死之人,居然從一個溫和、靈活的三好青年變成了一個暴躁、易怒的家伙,人們都感慨“蓋奇再也不是那個蓋奇了”。12年后他因癲癇發作而死

    同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改變神經系統,人的心理、行為也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說人的心理受生理基礎影響。正因如此,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神經病患者,會出現精神病的癥狀表現。而一些嚴重的精神病患者,現代的醫學成像技術也發現在他們大腦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

    因此,在精神病治療上面,醫生們也在神經上大做文章。

    利用手術改變神經的方法,治療神經病古已有之。比較近的有在上世紀中葉之前,西方曾經流行過的額葉切除手術。說白了,就是利用手術工具將大腦額頭那個區域人為破壞掉。因為這個手術過后,原本瘋癲的病人的確老實了,所以這個技能風靡一時。但是也有反對者指出,這種手段治療的一些病人卻變得呆傻、木訥。這種方法因為其副作用日益凸顯漸漸被淘汰。

    現在治療精神病的主流方法是藥物治療,其實依舊是在神經系統上做文章。在我們的神經系統并不都是洋氣的電脈沖傳導,每個神經細胞之間還有神經遞質的化學傳導。現代醫學已經發現,精神病患者們在一些神經遞質水平上與正常人相左。而現有的精神病藥物,就是通過對神經遞質的調節來實現治愈精神病的目的。

    有醫生曾斷言,當醫學科技發展到足夠高的水平之后,精神疾病會和神經疾病合并。

    四、傻子vs神經病

    隨著現代解剖學的進步與發展,在智慧方面,大腦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神經系統作為心理的生理基礎,當然也是人類智力的生理基礎。我們常用“腦子進水了”、“腦子缺根弦”、“沒腦子”“腦子挨門擠了”等詞來形容一個人的智商不靈光,也側面反映了神經系統對于智力的重要性。

    一些智力低下的人恰恰就是因為罹患了神經系統疾病,比如腦癱。同樣,正如我們前文提到的,精神病的藥物副作用使得精神病人出現遲鈍等問題,其實,也是因為藥物的作用影響到了神經這個生理基礎。

    五、我們仨

    傻子,神經病和精神病。

    傻子相比后面二位定義更隨意,更寬泛。它既可以用作貶義也可以用作褒義。比如,你抱著心儀的姑娘,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含情脈脈地說一句“你個傻子”,會讓姑娘聽得心花怒放。但無論你在什么時候,用什么語氣說,“你個神經病/精神病”,如果你不被對方一腳踹飛,已經說明她很愛你了。

    當然,在和后兩者聯系起來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謹慎地用傻子這個標簽。如果你一味地把病人當成“傻子”,首先從道德上是不人道的,其次也是危險的,至于多危險,這類恐怖片很多,我就不贅述了。

    除此之外,我們已經學會了區分它們仨,至于用途,有以下幾點:

    你可以選擇準確地治療辦法,傻子的治療方法是教育,神經病患者請掛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精神病患者請掛精神心理科。

    你可以指導別人區分它們,很熱心也很博學地告訴他們“傻子的治療方法是教育……”

    你可以在女朋友罵你“神經病”時候,糾正她,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文:壹心理打卡板塊

    • 發表于 2016-11-16 00:00
    • 閱讀 ( 75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