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腦中風治療,時間就是腦功能?

    2016年10月29日是第十一個世界中風日。

    世界中風日活動是由世界中風組織于2006年發起的,今年的主題是:“直面事實,中風可治”,“增強認識,快速行動”。

    有關腦中風的一些事實

    “談癌色變”還是“談中風色變”?

    如果你關注老年人社區活動,會發現有關健康和疾病是老人們最常涉及的話題。但是,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老人們并不會“談癌色變”,而更會“談中風色變”。如果你問他們為什么,他們會回答說:“我都活這么大年紀了,不怕死,怕老來自己顧不了自己。你看看,那誰,‘栓’(腦血栓)住10年了,癱在床上都8年了,床上吃床上拉,現在連誰是誰都不認識了”。

    腦中風,醫學上也稱腦血管意外,是由于腦血管阻塞(稱缺血性腦中風,約占80%)或破裂出血(出血性腦中風,20%)導致腦缺氧細胞壞死的急性發作性疾病,結局往往是死亡(12~18%缺血性中風,37~38%出血性中風會在發病30天內死亡);或遺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礙(殘疾);反復發作還會導致腦缺血性癡呆或抑郁癥。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每2秒鐘有1人,全年有1500萬人受到腦中風攻擊,其中600萬人因中風死亡,平均每6秒殺死1人,而更多的人遺留不同程度殘疾。腦中風已經形成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第三大致殘原因。

    腦中風是可以治療的

    醫學的發展已經使得腦中風成為高度有效治療的疾病,積極的治療可以挽救生命,很大程度上避免殘疾發生。

    缺血性腦中的治療

    缺血性腦中風是由于血管內形成血栓凝塊或者其他部分血栓脫落阻塞血管所致,治療原則就是盡可能早的消除血栓。

    目前有效的方法有兩種:

    1. tPA靜脈內溶栓治療。tPA是一種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也是FDA批準的缺血性中風治療的唯一溶栓劑,大量臨床實踐證明通過靜脈注射可以有效的溶解腦血栓,實現腦組織再灌注,拯救因缺血而頻死的腦組織,極大改善腦中風恢復的機會,避免殘疾的發生,是目前缺血性腦中風治療的黃金標準。

    前提是治療必須在發病3小時(部分患者最長可延至4.5小時)內實施。

    2. 血管內手術治療。也稱血管內血栓切除術,是通過動脈插管到達腦血栓部位通過機械手段將大的血栓凝塊去除,是另一種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

    同樣的,這種手術也需要及早實施,在急性中風發病6小時內完成,并且可以在患者接受tPA治療后聯合實施。

    出血性中風治療

    出血性腦中風的有效治療主要是兩種手術。

    1. 血管內手術。類似于缺血性中風的血管內手術,同樣需要訓練有素的醫生通過動脈插管達到腦出血部位,然后對造成出血的病變,如動脈瘤或腦血管畸形進行止血治療,這種介入手術的優勢在于侵入性更小,更有利于恢復。

    2. 手術治療。開放性手術(也叫開顱手術,民間也常稱“鉆孔”手術)是治療腦出血更常用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止血,另一方面可以吸出積血解除對腦組織的壓迫,拯救腦組織。現實中,我們可以見到很多腦出血病人經過手術治療后完全恢復不留任何并發癥的病例。

    無論是介入手術還是開放性手術,最關鍵的因素仍然是及時、早期。


    腦中風,并不富貴的“富貴病”

    從以上論述可見,腦中風是可以有效治療的,有效的治療可以拯救生命,挽救健康。

    然而,世界范圍內腦中風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卻持續走高。一個重要因素是,與很多人的認識相反,腦中風并不是一種“富貴病”而是一種“窮病”——近幾十年以來,歐美發達國家腦中風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穩定在一個相當低的水平,而低中收入國家卻持續攀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范圍內,70%的中風和87%中風有關的健康壽命損失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在過去的四十年里,低中收入國家腦中風發病率增加一倍以上,而同期高收入國家發病率下降了42%。平均而言,相比高收入國家,低中等收入國家人們中風發生提早15年, 并導致更多的死亡 。

    低中收入國家意味著醫療資源不足和治療的延誤甚至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結果是,目前,中風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第2大死亡原因,在歐美卻排在第5、6位。

    腦中風,“FAST”識別

    腦中風的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另一個主要原因治療不及時,更根本來說就是人們對于腦中風的認識不夠,不能及時識別中風從而延誤了寶貴的救治時機。

    這一點在我國可能更加突出,因為大多三甲醫院已經可以進行腦中風有效治療,但是多數病人卻未能早期就醫。

    那么如何及時識別腦中風呢?

    腦中風的識別,也就是家庭簡易診斷依賴于臨床癥狀。

    急性腦中風通常突然發作,表現為一側面部嘴眼歪斜或者肢體感覺、運動障礙,或伴有視力障礙(常為視野改變)和語言障礙(說話含混不清,或失語)。有時候患者也可以突然撲倒,意識部分或喪失(部分),還可伴有劇烈頭痛和惡心嘔吐(常提示是出血性腦中風)。

    一旦發現有人出現這幾種癥狀(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會同時出現,嚴重程度也可以不同),應該第一時間意識到腦中風的可能,旁觀者所能做的是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為了便于記憶和更加直觀,有人總結這幾種癥狀,以各自英語單詞首字母命名為“FAST”,并圖示如下:

    腦中風,“FAST”行動

    與前一個“FAST”不同,這個“FAST”的意思是單詞字面意思,就是快速反應、快速行動,也是今年腦中風日的另一個口號,目的是力爭在1小時內使得患者到達醫院獲得有效的治療。

    換句話說就是腦中風救治,腦中風治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腦功能。。

    在我國,無論民間還是網絡,都有大量腦中風院前(或家庭)急救的方法。最出名的當屬“放血療法”。

    最典型的比如前幾年官位流傳的南懷瑾腦出血“放血-牽耳療法”:發現腦出血病人,就地取材用任意針具,用火燒一下消毒,在患者的十個手指頭尖兒上面刺出血來,等十個手指頭都流出血來(每指一滴),大約幾分鐘之后,患者就自然清醒了。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紅,在兩耳的耳垂兒的部位,各刺兩針,也各流血兩滴,幾分鐘以后,嘴就恢復原狀了。

    事實上,這些純屬無稽之談,沒有任何研究證據支持這些所謂急救方法有任何療效,相反卻十分有害,一方面延誤呼救,另一方面這些惡性刺激可能刺激患者血壓升高進一步惡化病情。

    那么正確的家庭急救是什么?

    相對于其他很多疾病的院前急救旁觀者的大有作為,比如心跳驟停的心肺復蘇,旁觀者腦中風家庭急救除了“FAST”外,“無所作為”就是的最好的作為:

    “FAST”,就是及時識別腦中風的可能,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在等待過程中,所能做的只有,如果患者意識喪失,將其置于側臥位,目的是防止可能出現的嘔吐后的誤吸。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可以幫助其臥于最舒適的體位,就是怎么舒服怎么來。

    甚至與大有所為相反,腦中風的院前急救更應該強調“有所不為”,即幾個不要:

    1.不要搬動和過分地搖病人,特別是對于腦出血病人(很多時候你并不能做出判斷)。因為急性腦出血早期病灶非常不穩定,病人體委的的移動、頭部的晃動會增加顱內出血,加重腦水腫。

    2.不要亂用藥。原則上禁用一切藥物。

    3.保持病人處于安靜狀態,避免一切刺激,像我國民間普遍推崇的按壓或者針刺“人中穴”,和前述放血療法等,都屬于有害無益的惡性刺激,應該一律嚴格禁止。

    • 發表于 2016-10-29 00:00
    • 閱讀 ( 79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