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人為什么會做噩夢?

    “呼哧、呼哧……” 伴隨著奔跑時沉重的步伐和粗大的呼吸聲,你正在被一群壞人追趕,想要跑卻跑不快,想要呼救卻怎么也發不出聲;這種在歐美恐怖電影里才有的情形,你卻正在經歷——眼看一群僵尸襲來,你恐懼得無法動彈;和摯愛的親人去爬山,親人突然掉落懸崖……這種可怕的噩夢,很多人都做過。可是,人為什么會做這種噩夢呢?

    人究竟為何會做噩夢?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魘,夢驚也”。而在《廣韻》里,解釋得就不這么文縐縐的了,簡單而直接地解釋為“噩夢”。

    在說噩夢之前,我們先得說說夢是怎么產生的。話說人在睡眠時,大腦神經細胞會處于抑制狀態,當大腦神經細胞處于完全抑制狀態時,恭喜你,你將會睡一個無夢的踏踏實實的覺。而當大腦神經細胞沒有被完全抑制時,大腦皮層就會有少數區域的神經細胞不受管束地處于興奮狀態,這時,你就會做夢了。

    好了,現在你知道了做夢的原因,那么,噩夢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當你在夢里受到一定的驚嚇,難免會胡思亂想:難道我真的見鬼了?還是,我將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嗎?這些想法搞得你滿心焦慮,甚至聽取一些旁門歪道理,比如晚上睡覺前給枕頭下塞柳枝啊,或者放把桃木梳子之類的東西。不,真的別做這些事兒,當你明白做噩夢的原因后,你會為自己的這些行為感到可笑。

    其實,做噩夢的原因,無非有兩個:外因和內因。

    外在原因是什么?很簡單,就是你睡覺時被被子蒙住了嘴和鼻孔,要不就是手壓在了胸口。要知道,人在睡眠時,心和肺的活動能力較弱,當嘴和鼻孔被被子擋住或胸部受到壓迫時,心臟活動就會受到阻礙,呼吸變得困難。這種來自外部的刺激很快就會傳到大腦皮層,引起大腦一系列不正確的反應,于是,噩夢就產生了。這就是為什么患有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之類的人,更容易做噩夢的原因,其呼吸壓根不通暢嘛。

    那么,內在原因呢?一個是你早年受到過某種心理創傷,至今難以治愈,另一個是你最近精神上受到過某種刺激。當你清醒時,理智會將這些創傷和刺激弱化,而當你進入睡眠狀態時,理性弱化,潛意識加強,這時,那些心理創傷和刺激便會“借助”噩夢盡情“表現”在你的夢境里。

    《生命時報》聯合新浪網健康頻道曾經進行過一項調查,在4589名網友中,有32.5%的人一周至少做一次噩夢,37.7%的人每月做一次以上,半年一次以上的占29.2%,僅0.6%的人從未做過噩夢。從此調查來看,大多人都做過噩夢。現在,你還會再為做噩夢而憂心忡忡嗎?

    經常做噩夢意味著什么?

    做噩夢不要緊,但頻繁地做噩夢,你可能就需要注意了。

    德國睡眠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頻繁地做噩夢,可能預示著其健康狀況出現問題。比如,你夢見喉嚨被人掐住,那很有可能是你的扁桃體正在發炎;如果你夢到從高處墜落,很有可能是在提醒你的心臟有問題。如果是孩子老做噩夢,那你就得注意下孩子腸胃系統是否出了問題;如果家里老人老做噩夢的話,你得去檢查下他是否患了癡呆癥或帕金森癥等。

    還有,如果你最近做的噩夢總是同一個,比如夢到身體的某個器官總是在疼痛,那你真的需要上醫院去檢查一番,因為這些部位很有可能存在健康隱患。

    還有一些重度噩夢者,會在白天不分場合地出現不可抗拒的瞌睡,甚至會出現肌肉無力而突然摔倒的現象。如果真的發生了此類狀況,那么,此人極有可能患上了“睡癱癥”。

    “睡癱癥”是什么癥狀呢?就是在你剛入睡或是將醒未醒時,你突然發覺自己處于麻痹狀態,這時,你想動下腳,動下手,扭下頭,都辦不到,你想睜開雙眼,想大聲呼叫,同樣辦不到。可你的意識是清晰的,你甚至還能聽見周遭的聲音,或者看到周遭的影像,所有這些還會合并成幻覺,讓你看到白影或黑影的“鬼”,也就是民間傳說的“鬼壓床”。

    總之,如果你出現了以上的癥狀,請盡早到睡眠門診或各門診做睡眠監測和檢查,以排除是否存在睡眠疾病或者其他疾病,從而對癥治療。

    哪些人愛做噩夢?

    現代腦科學及睡眠醫學證實,無論你有無感覺,你每晚大概會有兩個小時在做夢,平均會做四五個夢。也就是說,如果你活到80歲,一生可能會做10萬個夢。那么噩夢呢?哪些人更容易做?

    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數據,但隨著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被噩夢纏繞。相對來說,習慣負面思考、容易緊張、壓抑、悲觀的人做噩夢的時候較多。研究顯示,有以下三種人更容易做噩夢:

    第一種是年輕人。據《生命時報》報道,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突然失業、工作壓力過大等,做噩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已成為噩夢的“主力軍”,不堪噩夢困擾而求醫治療的年輕人從曾經的5%,到現在已經翻了一番,增加到了10%。

    第二種是女性。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研究人員經過5年調查發現,30%的女性表示常做噩夢。這是因為女性更容易把日常焦慮等情緒帶入睡夢中,所以對噩夢的感覺也非常強烈。

    第三種是兒童。據研究表示,做噩夢的頻率還可能與年齡有關。大約有1/4的5~12歲兒童常常被噩夢驚醒。這是因為兒童的大腦還在發育,情緒更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他們做的噩夢夢境通常是被人跟蹤。從青春期走向成人期時,噩夢的頻率也會增加,此后便會慢慢減少。

    噩夢分為多少種?

    很多人一交談到自己的噩夢,就會驚訝地發現:我做的噩夢為什么和他的這么相像?這是因為,雖然全球有幾十億人,但做的夢都逃不出12種!人們最常做的有3種:被追趕或生命受到威脅;失去親人或喜愛的物品;迷路或身處完全陌生的環境。

    被人追殺或者無法逃跑屬于“無能為力型”噩夢,據調查顯示,有37.7%的人常做此類夢。專家認為,這一類夢暗示主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常感到恐懼,比如在激烈的競爭中害怕被淘汰等。

    從高空中掉下,被野獸或怪物追趕,地震、空難等,屬于“怪異型”和“事故型”噩夢,常做此兩種夢的人的比例分別為15.6%和11.4%。這類夢暗示主人有失落感,在現實中有可能,他所希望的東西沒有得到實現,認為自己是個懷才不遇,能力尚未得到施展的人。

    夢到自己當眾出丑,如赤身裸體出丑,屬于“丟臉型”噩夢,有8.1%的人常做此類夢。這顯示著主人內心感到孤獨寂寞,或者是主人白天遭遇的某些尷尬事件在夢中被進一步“演繹”。

    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噩夢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察覺現實生活中被你忽略或壓抑的真實情感。同時它也是白天焦慮、恐懼、害羞、內疚等情緒在夜間的釋放,還能起到情緒調節劑的作用。

    如何遠離噩夢?

    如果你不想讓噩夢影響自己的睡眠質量,或者成為你的心理負擔和影響白天的工作,那么你不妨嘗試以下的辦法:

    首先,你得在白天把自己的心態調節好,減少負面的刺激。對于所承受的壓力和情緒,想辦法管理好,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盡可能避免緊張和焦慮等不好的情緒。

    其次,你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最好晚上12點前就睡覺,睡覺前的兩個小時,不要做劇烈運動,不看刺激性強的書籍和影視作品,洗個溫水澡,泡泡腳,聽聽輕柔的音樂,緩解下緊張的情緒,然后入睡。


    再有,睡前少吃辛辣及高脂食物。《國際精神生理學》曾表明,辛辣食物會提高體溫,睡前吃會擾亂睡眠,容易導致做噩夢。《心理學報告》也曾指出,白天吃的高脂肪食物越多,睡眠質量變差的概率就越大。此外,飲酒過多也有可能導致做噩夢。

    最后,記錄夢境幫助解決問題。你不妨每次寫下或畫出噩夢中的場景,這些都能幫助醫生診斷病情,制訂治療方案,以消除噩夢帶給你的困擾。

    你瞧,科學認識夢境很重要吧?千萬不要被迷信誤導,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來。只要噩夢沒有影響到你的生活質量,大可輕松待之,畢竟,它只不過是你現實生活的“過去式”。總之,美夢不一定會成真,噩夢也一樣。

    • 發表于 2016-10-24 00:00
    • 閱讀 ( 77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