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何有些聰明人追求不到快樂?

    小友(微信號:yosumn)說:人們總在想方設法讓自己內心真正快樂起來——購物娛樂、追求工作成果、參加戶外活動、下廚做飯、養只寵物。但有一些人對快樂的期望或許走偏了一點——他們追求卓越,要么成為人上人,要么就伐開心。圍繞這個現象,大西洋月刊的記者采訪了《如果你真的那么聰明,為什么你不快樂?》的作者 Raj Raghunathan 關于快樂的一些奧義,在這里把訪談整理分享給大家。

    很多人知道追求什么能找到快樂,但往往在追求的時候他們并沒有感到快樂。


    如果你想追求快樂,你有兩條路可以走。 其中一條就是很多人常走的路,也是社會公認的方向——干得比別人漂亮。他們追求幸福或快樂,往往追求的是成就感與成功,而成就感來自于你在某個領域達到鳳毛麟角的水平。這涉及到了“社會比較”:不斷趕超他人直到成為某個群體或領域的頂尖,你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但這種比較操作起來沒那么容易,最大的問題就是:比較標準是什么?比如,要成為最好的大學教授,有哪些標準來進行評判?是你的研究成果,還是教學成果?就算是教學成果的單方面標準而言,是學生們的成績,還是你的教學方法,抑或是學生們對你的評價呢?

    這些標準在不斷細化和專業化的比較中變得含糊不清、難以定義。當“標準”含糊不清的時候,人們就會抓住最直觀和最容易確定的標準進行比較,譬如獲獎數、職位、工資。

    盡管這些標準一目了然,但細細想來,“工資多少”與“最好的大學教授”之間好像沒什么必然聯系。

    而且,人對快樂的適應力非常強,你很快就會適應“比較優越”帶來的愉悅感,并且習以為常。在1978年西北大學的一項實驗研究發現,中樂透大獎的人在得獎一年后的心情并不比剛受重傷的病人好多少。

    人總會習慣在自己身上發生的好事,而且可能對能激發好心情的事物越來越挑剔。研究顯示,受到更好的教育、更有錢、更才華橫溢并不意味著一個人是否更快樂。實際上它或許意味著:那個人更難對生活本身感到滿意。

    我們以為完成一個大項目會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事實上好像并不會。一方面人們對“發生好事”的適應力很強,另一方面當我們千辛萬苦克服了一個困難之后,會無奈地發現還有更多的困難等著我們。在機遇降臨時,我們更多會擔心未來大大小小的煩惱,而不止是高興。

    所以說,快樂和成功沒多大聯系,是因為“成功”這一結果本身并不明確,它也無法積極或消極地直接導向你快樂與否。當你失戀,或是摔骨折了不得不住院一段時間,你或許會覺得“天都塌了!”然而你不也這樣走過來了?事實上,接受和恢復是我們很擅長的事情,不只是失戀,人生許多重大挫折都是我們思考和重獲新生的關鍵。

    所以說,如果依靠加多少薪水這類標準來追求幸福感的話,恐怕你獲得快樂的難度就像追求加薪一樣——沒那么簡單了。

    追求成功的第二條路,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你擅長而又享受的事情上。當你不用再和他人比較就有自發動力的時候,你就能專注在你享受做這件事本身。當你能夠專注足夠長時間時,你總能在這件事情上有所進步,直至達到精通,而你的影響力、權力還有金錢才會作為“成功的副產品”降臨到你頭上。這一次,你是通過把事情做好以達至成功,而非以比較作為手段。


    回到人類幸福感的心理需求上,研究證明,滿足人類需求的幸福感包括:

    • 歸屬感(belonging)有意義的社會關系;

    • 學有所長(mastery)擅長自己的主要工作;

    • 自主性(autonomy)能夠獨立自主地對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在前三者都能實現的情況下,我想加上第四個:你對人生的態度。

    這種態度,或稱世界觀,能概括成兩種思考方式:

    • 一種是基于稀缺資源思維方式,由于資源的有限,你死我活的爭奪結果;

    • 另一種是基于富余資源的思維方式,亦即認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成長發展空間。

    這兩種思維方式源于對世界的預設。你相信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想要發展必須與他人爭奪;還是說,你相信世界上的資源是無限的,無論是現有的,還是潛在資源,你都能夠獲得并為己所用?

    稀缺一詞在經濟學中常被提及,那么在心理學里,面對物資稀缺的環境,人的心理過程又是怎樣的呢?在戰場、貧困災區、賽場上,你需要靠爭奪換來更多生存機會,稀缺資源的思維方式能讓人提高警惕

    我們的祖先就是在荒蕪環境中生存下來的物種,食物、資源、土地都是被人搶奪占用的珍寶。作為他們的子孫后代,稀缺資源的思維方式似乎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

    但在我看來,如今的我們并不用時刻做好爭奪的準備來保全性命,作為一個智性人類,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這些人類進化過程中保留的所謂珍貴特質。

    在飛速發展的社會里,這些特質究竟起到了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在廣告和交互設計領域里,不少研究驗證了放棄稀缺性思維反而更能開拓新的發展市場。而且若你能把注意力放在過程而非結果,你反而減少了很多壓力。


    稀缺性思維似乎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總習慣去爭奪資源,去比較結果。但如今,靠結果和成就比較出來的快樂卻越來越奢侈,如何能讓人轉變觀念呢? 你看,一方面,人們天生會關注事物的消極面和不足的地方;但另一方面,我們同樣不斷追求真正的快樂和更好的自己。

    也就是說,答案其實很簡單——如果我們能找到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能讓自己廢寢忘食的事情,我們差不多就能找到快樂。

    要說不講究意義、不注重結果,孩子們不都都很精通此道嗎?他們不會被外在標準干擾,他們會筆直去追尋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的事物。我曾給我3歲的兒子買過一兩機械車,他大概著迷地玩了3天,然后她就開始和裝機械車的紙盒玩耍了。他壓根不在乎哪個更昂貴、更受市場歡迎、制作工序更復雜這些事,他只是想模仿電視里的卡通人物那樣住進紙盒里,創造一段自己的紙盒歷險記。

    在另一項實驗中,有一組辦公室職員每天都會收到一封郵件,提醒他們去做讓自己快樂的選擇,結果他們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我們的實驗目的其實是讓人們能重新關注“快樂的選擇權”——相比癱在沙發上看電視,你可以選擇陪兒子玩玩游戲,這是你可以自己選的。

    這個實驗面向的對象有財富 500 強精英,也有普通大學生。我們發現,人們每天會做成千上萬種選擇,而當你有了去選擇快樂的觀念,即使是選擇雞毛蒜皮的小事,總體來說人們的幸福度都有所上升。這種簡單且日常的備忘,提醒自己追求真正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情,能把富余思維的觀念注入現實生活當中。

    如果在私人生活中可以這么獨善其身,那在工作環境里,基于富余資源的思維方式是否還適用呢?畢竟,升職加薪的機會都要靠搶的啊!

    美國趨勢專家丹尼爾·平克(Daniel Pink)在他的書《驅動力》里提到,過去企業給員工的激勵方式類似“毛驢前的胡蘿卜”,即想辦法讓一根胡蘿卜在驢面前晃蕩,毛驢就會為了吃到胡蘿卜而不斷往前跑。

    而如今,包括谷歌和世界上最大的有機食品超市“全食(Whole Food)”在內的不少企業認為驅動力在于員工真正的激情所在,稱之“驅動力2.0”。

    我承認過去的企業發展模式慣性仍然存在——領導力哲學家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說過,企業運作模式很大程度上繼承了軍隊管理模式,非常層級化和稀缺資源思維導向。

    但真正優秀的軍隊領導不一定是這樣做的。我們對過去企業管理的思維方式有點盲目信任了,富余資源導向的管理方式正在涌現,而它可能也是更符合未來的管理方式。盡管從大局看來,這一點的實踐還是略顯混亂。比如商學院向學生不斷強調要有企業社會責任感,要找到你激情所在云云。但與此同時,反觀被企業請來做 keynote 演講的人,總是那些動不動能賺一百萬美金的人,再看看提高《商業周刊》企業排名的關鍵——你會發現仍然全都是一些外在標準。

    如上所言,在資本主義世界里,稀缺資源思維仍然占主要地位。那么富余資源導向的思維方式是否僅僅關乎個人生活呢?還是存在一種社會形態能包容這種思維方式,讓每個人都有所發展呢?

    乍一看去,資本主義似乎十分不鼓勵富余資源導向的思維方式。但你也可以這樣看待資本主義,因為它包含兩個重要的看待角度:

    其一,是人、思想、貨品的自由流動,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第二,是資源基于人的能力分配,而不是基于人的真正需求。

    前者和后者相輔相成,是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優缺點,我寧愿接受這一點,畢竟這總比反過來——資源分配基于人們的基本需求,但卻剝奪了人的選擇自由,好太多了。 最終,我相信有一部分人終會通過自我探索、尋找內心深處的需求,通過科學實證來選擇自己的思維方式,我相信這是每個人的“選擇”——這是每個人的自由。

    明天究竟會發生好事還是壞事呢,你會過得怎樣?我們沒辦法知道哪種觀點更能預測世界。但既然人只會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何不接受一種能幫你成長,讓你更加容易獲得幸福和快樂的信念呢?


    快樂其實就在于你觀念的轉變,如果你還在糾結怎樣能轉變自己的觀念,友心人情緒探索營或許是一個能幫到你的地方哦!

    -end-

    譯者:何為

    因“如魚離水”一詞

    而掉進心理坑的家伙

    原文鏈接:

    http://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6/04/why-so-many-smart-people-arent-happy/479832/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轉載前請聯系郵箱media@yoxinli.com

    • 發表于 2016-11-10 00:00
    • 閱讀 ( 118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