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我們是怎樣在琥珀里發現恐龍尾巴的?

    前幾天,我們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個比較大的發現——在琥珀里找到了一截恐龍的尾巴。這是個很振奮的消息,不僅更新了關于恐龍的知識,而且以后再拍《侏羅紀公園》之類的影片的時候,不用再設定從琥珀蚊子里找恐龍血這樣繞遠的橋段了……這截尾巴保存得相當完好,栩栩如生,據說是人類第一次看到這樣“新鮮”的恐龍尾巴,其實我們已經看了它一年多了……

    它叫“螞蟻上樹”

    那么,先來看一下這塊琥珀,我帥氣的臉也很搶鏡(難得我臭屁一次,請原諒……):

    是不是比您想想中的要小啊?雖然是恐龍,但跟于謙老師收藏的那個長頸鹿琥珀是遠遠沒法比了(請參見郭老師和于老師的相聲段子)……

    請看樣本細致的樣子:

    亂糟糟,對不?其實,左邊的兩只螞蟻似乎更顯眼對吧?所以,這標本最開始被挖出來的時候,被人起名為“螞蟻上樹”!恐龍尾巴被當成了一小截植物……

    但團隊的領軍人物,邢立達博士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植物”其實是一條脊椎動物的尾巴!由于多年從事古脊椎動物研究,他的眼力還是相當厲害的。

    不過,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并沒有完全確認它就是恐龍的尾巴,也許是古鳥的尾巴?之前,我們已經獲得了不少古鳥的樣本,有羽毛,也有古鳥的翅膀。第一個在琥珀中描述古鳥翅膀的也是我們的團隊,那是已經滅絕的反鳥。與現在的今鳥不同,反鳥有牙齒,翅膀上有爪子,骨骼結構也不同。這是其中一塊反鳥翅膀的琥珀:

    雖然我們在撰寫反鳥論文的時候已經拿到了這塊恐龍樣本,但是由于鳥類樣本較多,國內外同行可能會有較激烈的競爭,所以,我們在兩組樣品同步研究的過程中,優先安排鳥類樣本撰寫和發表論文,然后才來發表的恐龍樣本的論文。

    那,我們是怎么確定這塊標本里的尾巴屬于恐龍呢?

    它確實屬于恐龍

    首先,不管是反鳥樣本還是這塊恐龍樣本,它們都來自緬甸克欽,這里的琥珀埋藏非常豐富,已經有了大量的研究。我們已經很明確地知道,這些琥珀距今的年代是0.99億年前,正是白堊紀時期。我們團隊里的白明博士也曾在其中發現過一個新的古昆蟲類群——奇翅目,他是論文第一作者。那是恐龍相當活躍的時期,年代是OK的。另外,琥珀中,與恐龍尾巴伴生的兩只螞蟻,是已經滅絕的蜂蟻,與緬甸琥珀中常見蜂蟻的類型相同,也佐證了樣本的真實性。它們很可能是在恐龍死亡后循著尸體氣味來覓食的,結果被包裹在了琥珀里面。

    另外,由于一些恐龍化石上的羽毛痕跡,古生物學家已經對恐龍表面的羽毛結構有了一些了解。你可不要認為恐龍都是電影里那樣光溜溜的家伙,其實,我們已經可以通過化石確認,很多恐龍都是有羽毛的!今天的鳥類就是恐龍殘存的后裔。我們琥珀樣本的羽毛結構顯示,它位于恐龍羽毛演化過程的一個中間位置,當然屬于恐龍:

    同時,我們利用多種顯微掃描技術,對琥珀里的內部結構進行了3D掃描,發現其中存在8塊尾椎骨。雖然古生物學界從沒見過琥珀里的恐龍組織,但通過化石對恐龍骨頭已經相當了解!尾椎骨形態顯示,它不僅是條龍尾巴,而且屬于和鳥類關系較近的手盜龍類!

    所以,這塊琥珀里面的確實是恐龍的尾巴無疑。

    恐龍伊娃

    于是,這條恐龍被起名“伊娃”,很可愛的名字。因為它總長估計也就是18厘米多一點,所以很可能是吃昆蟲的小小恐龍,結果復原的時候張宗達就畫成了這樣子:

    當這個復原圖在我們內部討論群發出來的時候,我立即就有一種想抱一條回家養的沖動,確實好可愛的樣子!

    可為什么沒能粘住一條大恐龍呢?要是有于謙老師那個長頸鹿那么大一塊該多好?

    這跟琥珀的形成有關系。琥珀來源于樹上滴落或者在內部生成的樹脂,通常不會形成很大滴,不能覆蓋很大的物件。而且樹脂的粘性有限,粘不住力氣很大的動物。所以,于謙老師那塊真的是曠世神物。

    不過,由于我們沒有在琥珀上看到掙扎的痕跡,伊娃在被樹脂覆蓋的時候應該已經是尸體了。這與我們之前發布的一塊鳥翅膀的琥珀不同,那其中有掙扎的痕跡,應該是被活活粘住的。只有被琥珀覆蓋的部分才被保留下來,一直留存到今天。而它們剩余的身體都已經腐爛消失了。

    由于我們對尾巴進行了3D掃描并且進行了建模,所以我們可以用3D打印技術來放大一個龍尾巴的模型出來。成果發布當天,我負責把模型從賓館拎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它就放在這個袋子里(我抹掉了袋子上的標志):

    模型分成幾段,需要粘起來,長途運輸中掉落了一些小結構也需要粘回去。但似乎顏色略亮麗。

    最后,拼裝出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還不錯的樣子。那個恐龍娃娃是從附近的禮品店借的,裝點一下,挺可愛,已經還回去了。但不知道是否有手快的人已經把它買走了 :D

    雖然有了一截尾巴,但你不要指望我們可以用生物技術來復活伊娃,由于里面的DNA已經極度破碎化,目前我們的技術做不到。

    不過呢,這次我們在樣本中檢出了較豐富的亞鐵離子,這是血紅蛋白的標志之一,未來從蛋白質的角度進行一下分析,倒是不錯的,未來會做這方面的研究。另外,其中一些細致結構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 發表于 2016-12-12 00:00
    • 閱讀 ( 89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