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2016年華語十佳出爐,錯過它們枉過這一年!

    2016年對于華語片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收獲了像《美人魚》這樣創造33億華語票房紀錄的影片,也出現了全年票房增速變緩的現狀。全年在院線一共上映了超過400部的影片,在這些內地公映的影片中,華語片出現了有爭議的作品,也出現了有驚喜的作品。

    這么多院線公映華語片,又有幾部讓你印象深刻,看完醍醐灌頂,甚至直接列為年度十佳的影片呢?下面,要向大家公布1905電影網評選出的2016年華語十大佳片。


    評 選 標 準:

    1、評選范圍: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內地院線公映的所有華語影片。

    2、由采編部15人投出個人年度十佳影片,并按照最佳至第十佳的順序排列,最佳影片得10分,依次遞減計分,第十佳計1分。

    3、將15人的個人年度佳片結果匯總,計最后得分,并從大到小排序,便是最終結果。本次評選無滿分設置。

    4、要說明的是:此次參與評選的人數來自采編部,本部影片會略帶有個人私影的氣息,但是評選過程絕對公正。

    5、本次評選旨在向大家推薦好看的電影,不做其他之用,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說出你心目中的年度佳片。


    按照以上規則,從提名的影片中計算出的最終結果,內地院線公映的華語十大佳片分別是:


    第十名:《箭士柳白猿》

    最后得分:24分

    徐浩峰早期的文學創作開創了中國武俠紀實文學的風氣,創作過的武俠小說包括《逝去的武林》、《道士下山》等。他也是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編劇之一。作為導演,他執導過《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師父》三部影片。

    《箭士柳白猿》是徐浩峰的第二部導演作品,要早于去年上映的《師父》。宋洋飾演的雙喜成為了武林仲裁人,周旋于兩個女人之間的他,和于承惠飾演的匡一民上演了一場生死對決。這部作品中,徐浩峰依然介入了自己獨特的武俠風格處理,硬派武俠是他堅守的一塊陣地,去除浮夸的特效處理,對于摒棄威亞的寫實,還原出屬于徐氏的深意。但個人風格的強烈會給人一直“端著”的感覺,落不了地。


    第九名:《長江圖》

    最后得分:30分

    因第66屆柏林電影節獲得杰出藝術成就獎的《長江圖》在國內獲得的票房成績并不理想,但是楊超導演構造的長江沿線的生命圖景備受稱贊。尤其是在李屏賓的攝影中,能讓人感受到一種船行山水之間的別樣詩意。

    秦昊飾演的高淳在貨船沿江送貨的途中,不停地看見同一個女人。這個由辛芷蕾飾演的女人安陸迷住了高淳,兩人相會,卻在三峽之后不見了。影片通過高淳與安陸的情感故事與船行長江的航線描繪圖相互交疊,是為了構造一副具有宏大敘事的氣韻。影片用詩穿插,所呈現的效果在很多人眼中并不統一。


    第八名:《塔洛》

    最后得分:39分

    《塔洛》的導演萬瑪才旦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來自少數民族的故事,這部新作改編自他自己的同名小說,聚焦的是一位孤獨的牧羊人。這位牧羊人進城辦身份證遇到了理發店的楊措,兩人之間產生了愛情。黑白影像中,勾勒了孤獨的靈魂,對于身份的認同問題,導演也做出了準確的表達。

    《塔洛》選擇的限量上映難掩這種類型影片目前的困境,對于很多觀眾來說,能夠沉靜下來觀看這樣一部作品已經極為難得。但是觀影過程中所能感受的,是對稱構圖后的細膩處理,鏡面反射下的人物處境,還有剃發后的觀念崩盤,以及導演極為冷靜的表達。



    第七名:《七月與安生》

    最終得分:48分

    《七月與安生》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小說,安妮寶貝的文章是典型的青春疼痛文學風格,而這種風格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是有難度的。好在《七月與安生》規避了一些讓人會感受到的無病呻吟,堆砌華麗辭藻的矯情部分,臺詞也都盡量說了人話,但依然保留了一絲文學氣息。對于“雙生”導演也下了苦功夫。

    馬思純飾演的七月與周冬雨飾演的安生是一對從13歲就相識的閨蜜,兩人的關系因為同一個男人發生了一些變故。周冬雨和馬思純所飾演的七月與安生都是兩位從影以來的最佳詮釋角色,從自我而言,她們有很大的進步,金馬影后也是對她們的肯定。


    第六名:《驢得水》

    最終得分:56分

    話劇改編電影早已不是電影的新鮮事物,這次《驢得水》的改編擁有極好的劇本基礎,話劇版《驢得水》正因為它恰如其分的荒誕幽默被業內肯定。它所講述的是民國時期一所偏遠學校里,教師們把一頭驢虛報成老師冒領薪水而發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說人性的描繪在以往的影片中還不夠深入的話,《驢得水》的諷刺算是做到了一種極致。它是一則戲謔的寓言,但是對電影來說,它未能洗掉自身所帶有的話劇特點。影片的拍攝方式和表演方式都有太濃重的話劇感,導演處理得也過了一些,盡管在電影視聽方面做得不夠,但是它所帶來的困境中的癲狂是難得一見的。


    第五名:《路邊野餐》

    最終得分:62分

    畢贛導演的處女作聚焦他生活的貴州,主人公陳升為了尋找弟弟拋棄的孩子,以及幫助老女人代送給舊情人的信物,去了一趟蕩麥。在那里,時空全都發生了不可思異的變幻。在視角與空間的流轉中,仿佛做了一場屬于亞熱帶的潮濕而又綿密的夢。

    畢贛的這部作品在整體的觀影體驗上是很奇特的,它有你抓得住的東西,比如鐘表、磁帶與火車,也有你抓不住的東西,比如時間與詩。其中引發很多關注的40多分鐘長鏡頭,讓影片整體在時空交錯的旅途中與疏離對抗,是一次超現實的惶然告別。雖然是處女作,但卻完整地展現了導演獨特的個人美學風格。


    第四名:《湄公河行動》

    最終得分:63分

    《湄公河行動》的導演林超賢執導過諸如《線人》《證人》《魔警》這樣的動作片,他處理這些動作片中會塑造一些有血有肉的角色形象,我們能夠透過他的影片看到不一樣的警察形象,在這些警察的背后,都有著自己的內心故事,立體感很強。這一點同樣也在《湄公河行動》中體現,彭于晏飾演的角色也有個人情感的訴求表達。

    《湄公河行動》改編自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在槍火交戰的場面都做的十分出色,把控緊張感十足的節奏的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火爆的動作場面。本片除了動作戲上的優點,對于主旋律電影的改變而言,是一部成功的主旋律商業化的作品。


    第三名:《追兇者也》

    最終得分:87分

    曹保平導演的這部新作更像是玩出來的作品,通過章節體敘事,講述了在偏遠的西部村寨發生的一樁殘忍兇案。黑色幽默式的喜劇構思,蠻荒之地的人性表達,讓“無巧不成書”的故事本身變得更加有趣了起來。

    三人之間的追逐刻畫是故事的延伸設計,總會遇見不經意的片段。所表達的情感也正是這種偶然性所造成的,它在商業類型片的拿捏上是較為成功的。而影片中的激情戲碼的尺度也是保留住了又一看點。張譯的表演段落是很出彩的部分。


    第二名:《我不是潘金蓮》

    最終得分:109分

    馮小剛的喜劇已經邁過20個年頭,他所帶來的這部新作品做了一些革新。在畫幅的運用上,采用了圓、方、寬銀幕三種畫幅交代故事。影片較為荒誕的故事文本尺度很大,采用的主演演員范冰冰一直被質疑演技。在這部影片中,挑戰觀影習慣的不止一點。

    好在《我不是潘金蓮》做到了,幽默窺見方圓之中的官場寓言人性使然,攝影考究與加入的說書唱戲渾然交織,觀眾在進入故事之后也會忘記了那些不習慣的畫幅問題。劉震云的原小說提供了綿里藏針的劇本,加上對演員的掌控,可見馮小剛的功力。


    第一名:《羅曼蒂克消亡史》

    最終得分:117分

    程耳導演擅長打亂時間和空間敘事,這一點在《邊境風云》中已經見識過了。《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程耳再次使用非線性敘事的手法,透過群像的展示,讓一個普通的故事有了不一般的藝術腔調。這部作品寫滿了程耳導演的野心。

    亂世中的上海灘風云,大佬與小弟,管家與車夫,妹夫與性奴,從導演的敘事中慢慢拼接成一幅舊社會的浮生圖景。《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精致來自暴力美學,帶著昆汀的影子,來自浪漫影像,有著一絲王家衛的風韻,來自攝心的配樂,來自對于一個時代消亡的講述。


    以上就是最終評選出來的10部作品啦,它們中有你最愛的作品嗎?

    策劃、 撰文、編輯/結冰

    • 發表于 2017-01-03 00:00
    • 閱讀 ( 156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