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之前了解事情的真相。
孩子不是不可以批評,但是家長在批評孩子之前,應該先把事情給了解清楚,越是接近真相,就才越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和行為,越能找到合適的辦法來引導、教育孩子。如果事情發生了,家長不管三七十二一,就立馬把孩子暴打一頓或者不斷數落孩子的話,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失敗的。
批評孩子之前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要對孩子尊重,并且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闖禍之后,先了解事情真相,然后再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畢竟也許你了解到的真相,跟孩子理解到的事情完全不搭邊呢?或者你對孩子的心理揣摩一點都不接近呢?所以你可以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看看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這樣你才更好做出正確的批評,而不是對孩子胡亂指責一通。
批評孩子之前先自我檢討。
孩子為何總是調皮搗蛋?為何總是任性發脾氣?為何總是欺負別的小朋友?為何總是不聽家長的話?是不是孩子到了叛逆期?是不是因為家長沒有好好管孩子,沒有耐心陪伴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也許孩子各種過失的行為,不過是為了能夠引起父母的關注罷了。所以,在批評教育孩子之前,家長應該先自我反省一番。
批評孩子要注意方式。
批評孩子不是什么話都可以講的,一旦涉及到孩子心理脆弱的一面,那么很有可能會引發孩子的自卑心理。畢竟孩子雖然犯錯了,但是也可以給其改正的機會,我們批評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其改過自新。所以要注意批評孩子的方式一定要對,不要亂批評一氣,免得起到反作用。
批評孩子要注意語氣。
孩子是可以適當進行批評教育,不過如果批評的力度過大了,語氣過重的話,可能也會給孩子造成逆反心理,甚至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可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注意到講話的語氣,不要太過令人驚悚了。
批評孩子要注意場合。
孩子雖然小,但是也非常注重自己的面子。所以在批評自己的孩子時,能夠避免大庭廣眾的話,那么不妨回到家里再好好批評孩子一頓。畢竟如果我們顧忌了孩子的感受,待回到家里再好好批評孩子的話,相信孩子在你為他設身處地著想,并為其保護自己的顏面后,會能夠聽得進你的字字肺腑直言的。
批評時要注意就事論事。
批評孩子的時候,只要論事論事就行了,沒必要把以前的一些瓜葛都挖出來,也沒必要指桑罵槐。畢竟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孩子在以后出現同樣的情況時,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應和決定,而不是再次犯錯。我們的目的就這么簡單,不需要太過復雜的去解決這件事,論事論事的跟孩子溝通、教育即可。
批評完孩子后給給予心理安慰。
孩子也并非不懂事,只不過有的時候他們沒辦法控制好自己,或者做事情之前沒思考那么多,所以才會犯錯的。因此,家長在批評完孩子一頓之后,應該適當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撫慰。這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策略,雖然理看起來很糙,但實際上確實可行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