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美國歧視現象是一種普遍性的客觀存在。
第二、中美兩國的文化差異。
第三、價值觀念的不同。
第四、華人自身的不作為
第五、歧視指針也是中美國際關系在美國國內的投影。
一、在美國歧視現象是一種普遍性的客觀存在。
(一)、無論在哪個國家,歧視鏈都是存在的。這個不能否認,即便是在中國,城里人歧視鄉下人,北京人歧視外地人,有錢人歧視窮人,甚至包括各種地域黑。何況在美國?
(二)、再說華人在美國處于少數,是小眾群體。除了猶太人可以高人一等外,在美國即便相對人口眾多的黑人拉美人,也都處于歧視鏈條之上,只不過地位有所不同罷了。華人的地位大體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畢竟作為少數種族被歧視幾乎是一種必然

種族歧視是美國的大背景
二、文化差異。
(一)、華人的文化和美國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華人崇尚讀書,認為有知識,有文化會受人尊敬。而在美國,文化體育明星、節目主持人、演員才更受崇拜。很多華人有老一代的觀念,以文弱儒雅為美。而美國社會,以強壯健康直率任性為美。

美國的猛男應該是這個人設
(二)、華人往往謙虛木訥,缺少自信,不善于表現自己。而且與人交談語言委婉、立場模糊。甚至把“喜怒不形于色”作為一種“修養”。以至于德國政治家阿登納因為面癱缺少表情被人譏諷為“清朝官員”。而美國人喜歡簡單、粗暴、直率。
(三)、另外華人沒有宗教信仰也是個關鍵原因。這些文化差異都造成了溝通的困難,也讓很多華人難于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也是歧視的根源。

他為清朝官員背鍋吧
三、價值觀念的不同。
華人的價值觀與美國有很大不同,從某種意義上是兩個國家兩種社會的縮影。華人總是沒有安全感。
(一)、讀書求職力求穩妥,多選擇一些看似“庸碌”的職位。會計醫生工程師等等。在華人觀念中,這都是受人尊敬的職位。而在美國觀念中,這些職位沒什么了不起,至少很不“性感”。在美國,不性感就和沒有魅力劃等號。

這些小會計師們就是華人的人設嗎?
(二)、華人往往有著中國社會的傳統,特別看重金錢。而在美國這種福利社會中對此看的并不是那么重要。(和美國相比,我們才更是金錢萬能的社會。)因此很多一心賺錢的華人被人看作不會享受生活,被鄙視地稱作“經濟動物”。這并不是對華人的贊揚,但很多華人卻把賺錢多作為自己的成就。
(三)、美國人喜歡參與政治參與社會活動,關心環保關心世界和平等,把這看做有愛心、有能力。這都是中國人認為跟自己八桿子打不著的東西。而中國人在海外依舊保持了“莫談國事”的優良傳統,不參與政治,不發出自己的聲音。凡事不出頭,不參與,自以為明哲保身。而偏偏這一點非常讓美國人厭惡。他們認為中國人不愿奉獻只知索取,只知道占便宜不肯吃虧。而且不參與社會活動是無能的表現。

美國的明星熱衷公益
四、華人自身的不作為。
華人在海外仍然保持了一盤散沙的優秀傳統。黑人有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還出了總統奧巴馬,而我們華人有什么呢?黑人遇到不平等待遇還知道斗爭,而華人只是默默地忍耐,甚至對同胞的悲劇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采取了幸災樂禍的態度。久而久之只能讓對華人的歧視變本加厲,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我有一個夢——華人也有么
五、歧視指針也是中美國際關系在美國國內的投影。
(一)、中國最早在美國的移民主要是一些華工作為苦力進行勞務輸出。很多是被詐騙綁架過去的豬仔。起初美國人對他們并無歧視,甚至認為中國人也是白種人的一種,只是模樣古怪罷了。然而最初的這批中國移民由于自身的文化層次素質較低,再加上弱國無外交,在美國國內的地位每況愈下,以至于最終出現了排華法案,這是美國對中國移民第一次的歧視高潮。

早期華人移民
(二)、然而美國畢竟是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在道德上畢竟還是同歐洲的那些老牌帝國主義拉開了一些差距。而且出于商業的原因,他們不愿意讓列強獨占中國市場。因此提出了機會均等反殖民等口號。更有許多美國人自以為對中國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客觀上幫助了中國。而且隨著日本在亞洲的崛起以及二戰的爆發。中國美國變成了同盟的關系,華人在美國的地位自然大為改善。
(三)、二戰結束之后,新中國成立。中美兩國在朝鮮戰場上大打出手,美國第一次嘗到了無法取勝的滋味。隨后冷戰爆發,美國國內處于反共歇斯底里的狀態,然而華人在美國的地位卻未受影響。美國人是反共不反華。而且新中國成立之后不再有這么大量的中國人移民美國,客觀上減少了摩擦。而且任何國家都是尊重強者的,當中國在戰場上戰勝美國之后,美國國內對中國人也是另眼相看。充分說明了弱國無外交。

宋美齡在美國演講受到了極高的禮遇
(四)、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兩國關系進入新階段。美國出于對抗蘇聯的需要,對中國極力拉攏。華人在美國的地位也大為改善。然而事情很快發生了變化。隨著中國國力的日漸膨脹,美中兩國的關系此消彼長,很快變成了平起平坐,甚至后來者居上。因此,美國的心理再次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中國不再是朋友了,變成對手了。
(五)、在中美兩國變成對手的大前提之下,華人的地位也變得越發微妙。很多歧視現象其實骨子里是一種敵視。不要以為只有強者歧視弱者。比如美國早就是世界第一強國,而一百年前的歐洲卻仍然把美國看作暴發戶,對美國進行逆向歧視。這點對于現在中美兩國關系很有可比性。

霸凌事件的參與者也是華裔,很讓人沮喪——相煎何太急!
(六)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現在美國對中國的歧視越來越多,而是敵視現象摻雜其中。而且以前對華人的許多歧視都不聲不響的過去了,華人都是有苦說不出。而現在正是因為中國國際地位上升,祖國變得強大,華人終于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許多沉在水下的暗流也都一一涌現了出來。2013年華裔學生鄧俊顯被布魯克學院兄弟會霸凌致死是一出悲劇,卻幾乎沒有掀起什么波瀾。2017年的審判終于等來了遲到的正義。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美國華人社會地位的改善,也是國際大背景下華人社會地位的提高。
總結:
華人在美國社會受歧視一種客觀現實。除了美國的種族主義之外,文化差異和價值觀不同是重要原因。另外華人本身不作為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從更廣闊的背景來看,華人的社會地位取決于祖國的強大,歧視指針也是中美國際關系在美國國內的投影。
(作者為百度派網友 鐵船長 鏈接http://p.baidu.com/question/598a6162633536346134345a00/4404773)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