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拉蒂耶夫浪潮是20世紀初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孔德拉蒂耶夫預測并以其命名的自由市場社會中的一個經濟周期。雖然康德拉蒂耶夫浪潮指出,經濟體大約每50年經歷一次重復的繁榮和蕭條周期,稱為超級周期,但這一概念并未被...
康德拉蒂耶夫浪潮是20世紀初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孔德拉蒂耶夫預測并以其命名的自由市場社會中的一個經濟周期。雖然康德拉蒂耶夫浪潮指出,經濟體大約每50年經歷一次重復的繁榮和蕭條周期,稱為超級周期,但這一概念并未被廣泛接受21世紀的經濟學家們。盡管事實上康德拉蒂耶夫在1870年類似的崩盤的基礎上,有效地預測了1929年美國的股市崩盤,也記錄了1789年到1926年期間支持他的理論的其他幾個經濟周期。雖然這一理論在統計記錄中是成立的,它在馬克思主義信仰體系中比在資本主義信仰體系中得到了更廣泛的堅持康德拉蒂耶夫的經濟理論在1925年出版的《主要經濟周期》(The Major economic Cycles)一書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該書從荷蘭經濟學家雅各布·范蓋爾德倫(Jacob van Gelderen)和塞繆爾·德沃爾夫(Samuel de Wolff)1913年的早期研究成果中提煉而成,孔德拉蒂耶夫在1928年前被俄羅斯農業學院和商業研究所雇傭時,提供了他的超級周期的證據。然而,他的理論受到斯大林的批評,因為這些理論與蘇聯的經濟政策相沖突,他被送往古拉格強迫勞改營系統,1938年他被處死在冷戰時期,經濟學家將康德拉蒂耶夫浪潮稱為“克里姆林宮經濟學”,這是對社會主義和左翼宣傳思想的蔑視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在2008年當選總統后,就被批評者貼上了支持這種社會主義思想的標簽從長度上講,它的證據也存在于更古老的時代,包括由瑪雅文明,以色列民族的祖先,希臘和羅馬歷史學家記錄的經濟周期。繁榮和蕭條的周期據說持續經歷四個階段。通貨膨脹增長之后是滯脹,即通貨膨脹失業率繼續上升,消費需求下降。第三階段是通貨緊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以及信貸的可獲得性都在下降;第四階段是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生產和投資水平低下康德拉蒂耶夫波模式的這些時期被比作四季,通貨膨脹被歸類為春季增長和商業和平擴張的時期,夏季則是滯脹和消費需求下降的時期涉及戰爭的爆發。秋季時期的特點是從戰爭中恢復的通縮時期,消費價格下降,第四個冬季時期涉及戰爭的重新爆發和民間投資的低水平市場上,康德拉蒂耶夫浪潮至少有四個歷史時期被記錄在案,在這四個歷史時期中,他預測的季節性繁榮和蕭條周期接踵而至經濟經歷了1784年至1844年的周期,其間發生了1812年的戰爭(1800年至1816年)和美墨戰爭(1835年至1844年),1845年至1896年期間,美國內戰(1859年至1864年)和美西戰爭(1875年至1896年)也充滿了夏冬兩個周期滯脹和蕭條。這種現象在美國持續到20世紀。1896年至1949年期間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1907年至1920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29年至1940年)的經濟影響冬季周期,即之前的繁榮期和重建期。最新的2011年周期記錄是1949年至2011年,1966年至1982年期間越南戰爭的經濟影響,2000年至2011年及以后的反恐戰爭雖然每個經濟變化時期的時間尺度和每個時期本身的經濟性質都有一定的靈活性,但歷史記錄中似乎確實存在這種周期。經濟學家反對康德拉蒂耶夫浪潮的主要論點不是它是否存在,但至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們對經濟波動的原因眾說紛紜,從戰爭的影響到創新的破壞性影響,或是土地投機的影響。康德拉蒂耶夫浪潮的各種各樣的原因,正是為什么經濟學常常被冠以令人沮喪的科學的標簽
-
發表于 2020-08-12 18:46
- 閱讀 ( 726 )
- 分類:業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