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室論證是一種思維實驗,旨在駁斥傳統的人工智能思想。據提出中文室論證的人約翰·西爾(John Searle)所說,這個思維實驗表明,計算機不能說是有真正的心靈感應或對自然語言的理解。相反,人工智能的各種形式都不過是先進的...
中文室論證是一種思維實驗,旨在駁斥傳統的人工智能思想。據提出中文室論證的人約翰·西爾(John Searle)所說,這個思維實驗表明,計算機不能說是有真正的心靈感應或對自然語言的理解。相反,人工智能的各種形式都不過是先進的信號處理器而已。自然,這一理論在人工智能界有許多反對者,人們首先被要求想象一臺電腦,它被編程成漢語對話,如此令人信服,以至于它通過了圖靈測試,這意味著一個人會把計算機誤認為是另一個人,一個人被要求想象一個說英語的人坐在一個房間里,房間里有對中文材料(如手冊、圖表等)作出反應的英文指示,房間外面的人把一張寫有中文問題的紙條遞給里面的人。用英文說明,問題的答案就形成了,然后傳回去。這種交流繼續著,房間外面的人完全相信里面的人會說中文,事實上,里面的人不會說中文,也不會寫中文,這些問題都是毫無意義的潦草字跡,而是在房間里尋找圖案、符號和句法,用這些作為回答問題的線索。雖然房間里的人愚弄了外面的人,但不能說他或她真的在用中文交談。以這個場景為例,塞爾認為用自然語言“說話”的機器實際上根本沒有使用這些語言根據中文室的論點,這些機器只是簡單地解釋符號和尋找可以用來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的模式。因此,他在1980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不可能創造出真正的人工智能,因為對自然語言的理解是智能和獨立思考。各種各樣的論據都被用來駁斥中文房間的論點,比如《系統回答》,指出房間就像一個系統,因此整個系統都能用中文理解和交流,這些論據除了被用來回應中文房間的論點外,還被用來推進人工智能的研究
-
發表于 2020-09-16 07:47
- 閱讀 ( 1100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