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手指長短能決定壽命?

    男性不如女性長壽,睪酮是罪魁禍首?

    據研究,美國的8萬名百歲老人中,85%為女性;據第六次我國人口普查數據,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72.38歲,女性為77.37歲,與10年前相比,男女平均壽命差距由3.7歲擴大到4.99歲,女性平均比男性多活了5年。

    女性比男性活得長,是否跟性激素分泌差異有關?我們反過來看看身材高大、有男人味的“純爺們”情況——一項針對美國男性職業運動員的調查顯示,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50歲,且高壽者極少。

    鑒于以上種種差異現象,美國著名醫院梅奧診所針對“激素能否影響壽命”做過實驗研究,他們將實驗小鼠體內的一種雄性激素——睪酮去除后,發現小 鼠的T細胞水平明顯提高,這也就意味著免疫力的顯著增強,身體更加健康。因此,研究者認為,睪酮的存在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和強度。這一研究發表在《免疫 學》(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睪酮與長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事實上,梅奧診所的實驗正面驗證了睪酮減少,免疫力即提高,但反之,睪酮增加,免疫力就會降低嗎?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生尹卓娜 覺得兩者的關系不一定如此絕對。尹主任介紹道,睪酮是一種男性性激素,主要由男性睪丸或女性卵巢分泌,成年男性睪酮分泌量是成年女性的20倍,它是保證男 性正常發育,促進生殖器、骨骼肌肉、毛發生長的重要因素。“男女的身體狀況存在極大差異,睪酮令男性體下脂肪少于女性、肌肉和體能都更強,對維持骨質密度 和細胞造血功能也有一定作用。它是男性好動、好競爭、敢冒險的重要原因。”睪酮多了,更“純爺們”,睪酮少了,男性可能更長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嗎?

    對此,尹卓娜認為,睪酮和雌激素的差異會導致男女行為模式不同,對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許多研究證據顯示,睪酮會令男性沖動、易怒,攻擊性和活 動力增強,由于青春期初期男性荷爾蒙分泌增多,他們會進行危險系數較高的刺激活動,這段時期男性死亡率增高的現象通常被稱為“睪酮中毒”;步入中年后,睪 酮還會增加血液中“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提高男人得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相反,女性雌激素卻為停經前的婦 女提供了保護作用,降低年輕女性罹患心臟病和骨質疏松癥的風險。近來,醫學研究也顯示,雌激素或許能預防老年人癡呆癥等腦部疾病。“盡管女性平均壽命比男 性長,但就個體而言,這不是絕對的。”尹卓娜強調。

    食指VS無名指:激素大戰

    激素對人類的影響中,除了壽命,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無非是手指的長短。事實上,食指與無名指的“戰爭”,始于英國利物浦大學的一項研究,研究者們認為,無名指越長,心臟的抗病能力也就越強;食指越長,患前列腺癌的幾率則比較低。

    由于手指的長短比率在胎兒時就已經由基因決定了,因此,從一個嬰兒的手指來預測其青壯年時是否會患上疾病是很有可能的。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研究 也表明,手指長短的確能夠暗示一個人的健康、生育能力、婚姻前景甚至于患心臟疾病、乳腺癌等的幾率,此外,人的運動能力、攻擊性、孤獨癥等也與食指和無名 指的長短有聯系。

    既然食指和無名指暗藏著許多端倪,它們的長短又跟什么相關?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一項針對小鼠的新研究顯示,兩者的長短不同與激素有關。研 究人員使用基因工具改變了胚胎發育期小鼠的睪酮和雌激素含量,結果表明,在子宮中就缺乏睪酮的公鼠,食指比無名指長;缺乏雌激素的公鼠,無名指更長。這點 從生活中也可以得到驗證:人類女性的無名指往往比食指短或一樣長,而男性的無名指一般比食指長。

    對此,暨南大學醫學院的宋彬教授認為,手指長度確實可以作為人們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激素是否平衡的指標。“手指是在懷孕期最后3個月內成形的, 這個時段也正好是嬰兒大腦、性器官、心臟的形成時期。我們的手指長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但‘手指比率’卻永遠跟我們出生時保持一致。”

    如果一位男性的食指比無名指長,那么他在胚胎發育的某個時期,雌激素的含量可能較多。“因此,一些激素導致的性格和健康狀況也可以簡單通過手指 長短做初步判斷。”宋彬說。如果食指長于無名指,那么女性可能擁有更高的生育能力、比較謙虛敏感、相對容易患乳腺癌、不愛冒風險;男性則生育能力較弱、口 頭表達能力較強、攻擊性弱、方向感差,反之亦然。

    專家解惑:壽命長短由多種因素決定

    當然了,手指比率透露出的健康狀況只能作為參考,具體到所患疾病和壽命長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尹卓娜強調,像心血管疾病,確實與激素水 平有關,但生活習慣、環境等外在因素也會影響患病幾率。“雖說女性雌激素含量高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但如果抽煙過量或經常熬夜,再高的雌激素也起不到作 用,同樣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

    至于女性為什么普遍比男性長壽,兩位專家都表示原因復雜。“顯然生理、心理因素,還有兩性在行為模式、社會互動上的差異,都不容忽視。比如當下社會中,大部分男性可能要比女性承受更大的壓力。”尹卓娜說。

    宋彬教授則認為,與男性相比,女性擁有更復雜的免疫系統。他從基因角度分析了這一現象:“我們知道,男性染色體為‘XY’,而女性的染色體則是 ‘XX’。如果在一條X染色體上帶有一個影響壽命的基因,那么,另一條X染色體上很可能存在一個糾正的基因,這樣,女性受先天的遺傳影響就大為減少。”

    目前知道的200多種遺傳病中,男性易得的占75%,女性易得的只占25%。特別是因第八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血友病,基本上也都發生于男性。此 外,紅綠色盲、溶血性貧血、遺傳性耳聾、先天性無丙球血癥等疾病,也有“重男輕女”的趨勢。“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免疫基因主要存在于X染色體上,女性具有 兩條X染色體,因而可以這么認為,女性的免疫系統有著雙保險,至少要比男性強一倍左右。較完善的免疫功能可能使女性的壽命要長于男子。”宋彬說。

    兩位專家都表示,與其把焦點放在長壽的性別差異上,不如認清影響健康和壽命的關鍵要素,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便彈性應對變化,在每個人生的轉折點都具備重新出發的韌性。

    • 發表于 2015-11-03 00:00
    • 閱讀 ( 81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